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委会焦建清:光热国际标准情况介绍

能见App 2018年2月24日 492

2017年9月22-23日,2017第二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行。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焦建清以“光热国际标准情况介绍”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以下是焦建清演讲全文:

焦建清: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下面我介绍一下太阳能光热电站所谓的国际标准,就是我们在IEC组织里面和我们的活动情况,以及光热电站这一轮技术在IEC标准化体系里面的建设情况。IEC太阳能光热发展技术成立于2014年3月份,委员会成立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整个系统,以及相应的部件国际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适应于我们目前所认识到的所有光热发电技术,这里面包括风电、槽式、塔式、线性菲涅尔式等等,规定了类型光热发电的术语、设计、安装的要求、性能测试技术与监测方法、安全性能要求、电网连通以及控制和环保方面的要求,这是要做的主要工作。

在IEC里面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委员会,它的代码是IEC/TC117,目前在这个委员面里面,一共有14个国家是参与国,在表决的时候有表决权的国家,这14个国家是中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葡萄牙、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埃及、摩洛哥。还有11个不具备表决权的观察员国,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捷克、丹麦、伊朗、韩国、墨西哥、波兰、南非、英国,一共25个国家实际上涵盖了全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里面没有包含印度,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包括了。

这个组织联络是联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80,还有ISO/TC192,以及国际能源署太阳能和化学能技术委员会。

IEC/TC117光热发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西班牙,主席是德国人,这个人是德国的一位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专家。技术委员会里面的秘书是来自于西班牙公司。

刚才汪处也介绍了,在2015年的时候,经过中电联推荐,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批准,IEC/TC117国内第一对口单位就是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对口单位是中国电气工业协会,这是中国和国际电工委员会TC117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下面一部分讲一下现在在IEC/TC117组织里面,一共在编的是八项标准,刚才汪处也说了,这八项标准我们中国的团队全部参与了八项标准的编制、主编或者是参编。

我主要介绍一下八项标准简要的情况,第一项标准是IEC/TS62862-1-1,这是太阳能光热发电厂术语。第二个是光热发电厂方针用太阳年辐射数据的产生办法。第三项标准是气象数据集数据格式。第四项技术是太阳能光热发电热储能系统通用特性,这四项标准是IEC/TS,就是标准里面的技术要求,这是IEC/TC117前面四个标准。

后面还有四个标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通用要求与测试方法;太阳能吸热器通用要求与测试方法;线性菲涅尔集热器通用要求与测试方法,大家可以发现五六七这三个标准其实是有类似性的,都是说集热器的要求,第一个是说槽式,第二个说是整个太阳能通用的,第三个说的是线性菲涅尔集热器。最后一项标准是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厂设计总体要求,刚才汪处也说了,这项标准是在我们2016年由中国专家团组提交给国际电工委员会,并且得到了IEC正式批准立项的的一项标准,当然这项标准是由中国的专家团队主编。目前IEC里面就是这八项标准。

下面我介绍一下在IEC里面,我刚才说了前面四个直接是编号后面加一个TS,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来,既然是代表技术要求,前面没有加TS就是国际标准,它下面是带PAS是公开规范,加TR是技术报告。它的顺序是从上到下,最上面是是很严格的,最下面是严格性差一点,共识性降低,但是审批的速度共识性越低,审批的越快,这是IEC里面对标准的简要介绍。

我简要说一下第一项标准,太阳能光热发电厂术语,这是2014年立项的,计划2018年正式发布。项目负责人是西班牙能源环境科技研究中心,这个有十个国家的专家团组参加,一共是38名专家,引用的是ISO太阳能词汇。编制进展大概是2017年7月28号完成了初稿,2017年11月20号将完成对稿件的投票,因为投票是通过网络来投票的。

在太阳能术语里面,大致内容包括这些,一个是太阳能热发电一般术语,典型太阳能相关术语和储热系统相关术语。对照一下我们国标GB/T,这里面有一个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包括太阳能光热电站设计参数术语、电站性能评估类术语、主要设备性能评价、检测及验收类术语、典型太阳年相关术语、储热系统设计类术语,这是对应国标的术语,这些术语都在IEC术语里面有所包含。

下面是刚才介绍的,一般术语是117项,典型太阳能相关术语7项,主要系统术语是27项,下面是更细的内容。

第二项是典型太阳能年产生方法,这项标准是2014年5月立项,计划在2018年2月发布,项目负责人是来自西班牙标准化和认证协会,由六个国家参加,24名专家参与。它的标准草案来源是西班牙标准化和认证协会。

典型太阳年产生方法,大体包括两大项内容。光热发电厂方针用太阳年辐射数据集的产生方法,气象数据集数据格式这两项内容。标准内容用于光热电站模拟的年太阳能辐射数据及产生办法,并定义辐射的数据集构造方法与参数描述。这部分内容是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10月5日TC117年会专题讨论,2017年3月投票阶段,标委会征求意见稿,后续留存将在2017年6月交标委会稿以及翻译稿。

第四个是太阳能光热发电热储能系统通用特性,这项是在2015年1月立项,计划是在2017年1月发布,项目负责人也是西班牙能源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六个国家参与,20名专家参加,它的来源也是西班牙标准化和认证协会。内容包括光热电站的储热系统分类与系统组成单元,储能系统特性参数包括效率、存储容量、热损失与储能系统自消耗等的测试方法,计算公式与验收依据,以及运行环境条件等等。所以在编写的过程当中也是逐步学习和认识的过程。

第五个立项是2014年11月,计划发布是2017年4月,现在还没有发布。项目负责人是西班牙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六个国家参与,17名专家,参考文件有ISO,有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有IEC的,这是参考文献。内容规定了几何聚光比大于7的大型抛物面槽式集热器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户外测量配置单轴跟踪系统的抛物面槽式集热器的光学和热性能,不适用与使用相变传热截至运行工况下的集热器。2017年1月完成编委会稿,2017年4月完成征求意见后的修改稿。

第六项标准是2014年立项,计划发布也是2017年4月,项目的负责人是来自以色列太阳能公司研发总监,标准来源仍然是西班牙标准化委员会,参考文献是ISO标准,这项内容规定了太阳能吸热器主要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吸热器光学与热力学性能的参数,适用于有吸热管、保温、中空玻璃管组成的吸热器,这个主要是针对槽式的,编制的情况是因工作组负责人变更,标准进展缓慢,但是现在标准进展的还是比较快的,这是2017年1月完成工作组初稿,2017年4月完成征求意见和修改稿。

第七项线性菲涅尔集热器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这是2015年立项,2017年5月计划发布,项目负责人来自意大利一家公司的CEO,因工作组负责人变更,编制工作刚刚启动,重新制定新的工作计划,相当于是严重滞后,这里面的内容是规定线性菲涅尔集热器等典型公众单元的要求,集热器的光热性能以及相关评估方法描述,以及集热器运行性能的测试方法描述,这个进展是比较缓慢的,现在大纲的内容还没有确定。

第八项是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设计导则,前面我们说是设计总体要求,导则是翻译上的原因。2016年5月申请立项,刚才说了由中国的专家团提出来,2016年5月提出来立项,批准是2016年10月,在投票的过程中,有14个参与国里面的10个国家投票,有4个国家没有投票,这10个国家投票里面有8个国家同意立项,我们在申请和最后投票的阶段,实际上包括汪处,中国参与的专家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们在前一次在德国参加年会的时候和相关国家的专家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相当于说服他们接受我们的意见。回来以后又通过各种邮件、电话不断的跟主要的国家专家进行沟通,最终我们还是以高票立项。中国提出来的导则有5个国家的18名专家参加,这项标准实际上在我们中国由汪处他们主持,已经接近编制完成,基于中国政策编制的国家标准,名字是一样的,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规范,这是2017年3月22日在IEC总部召开标准编制的启动会,今年正式启动了这项标准的编制,这是我们在光热领域中国主导的标准,大概占了1/8。刚才也看到了国际标准一共八项,中国占一项,西班牙占五项,意大利占一项,以色列占一项,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代表团参加的情况,从2014年IEC/TC117组建以来,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国专家团组连续三年组织参加了在各个不同国家主办的IEC/TC117年会,最近我们专家团组又要启程前往摩洛哥参加2017年的年会。中国专家团组在参加年会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积极,这是基于中国专家团组人数众多。另外,也机遇我们中国光热事业在中国国内蓬勃发展的状态下,所以我们的声音越来越被国际技术领域所接受。

在标准提交并且成功立项以后,2017年8月4号我们中国又提交了一份新的标准申报,就是刚才所说到的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总体要求,这个是10月27日提案投票结束,是不是能够申报成功,还有待于最后的投票,当然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我的讲解主要内容就介绍到这里。

在这里我想说几点感受:

第一,在西班牙、德国以及其他像以色列、意大利这些国家,在引导光热事业往前走的过程中,我们中国的光热事业今天各位也听了大会正在蓬勃的兴起,而且绝对有压倒前面所有国家的优势。我们在国际标准领域,中国专家团组已经占了绝对稳定的一席之地。

第二,国内光热电站大规模的开发,为标准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大规模的开发,国外可能在这方面领先了。但是我们大规模的开发以后,所有的经验积累,首先会在中国产生。

第三,因为国内光热事业的发展,我们会产生大量的国内和国际的专家。

第四,未来中国的光热事业必将成为全世界光热事业界的领头羊。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如果您从事光伏、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 App 光伏侦察员饭饱饱手机:18501929214微信:kangxiMM

国际能源署 / 太阳能 / 光热 查看更多
资讯

业界:镁电池在多个应用场景下都有望替代锂电池

研究人员宣布,以镁、锌等金属为材料设计了一种“镁水电池”,该款电池使用水替代传统有机电解液,不仅拥有更高安全性能,还具有可拆卸、可回收的特性。据悉,镁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类似锂枝晶的“镁枝晶”,可避免出现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并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的情况。   该款电池研发人员表示,最新研发的“镁水电池”可实现安全拆卸,凭借其安全特性,随着技术进步,户用储能、便携设备等小型储

资讯

专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的背景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肖新建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发展前景广大。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今年一季度继续表现亮眼。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肖新建特别指出其中两大亮点:一是新能源电力装机高速增长,绿色低碳电力总量超全国一半,增量贡献超九成;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4月份前半个月乘用车

资讯

G7国家拟推动全球电力储能规模翻六倍

从本周日开始,G7国家的能源和气候部长将齐聚一堂。根据媒体提前拿到的草案文件,部长们接下来要谈的事情也对资本市场颇有影响。 这次会议也是能源部长们自去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后首次碰头。在迪拜举行的会议上,他们曾同意到2030年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并将可再生能源容量翻三倍。 直面新能源核心痛点 可再生能源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也让人类看到了替代化石燃料的可行路径,但这里仍有显著的问题——以光伏、风力

资讯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媒体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事实上,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的国家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为由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一、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

资讯

IEA发布电动车展望报告

北京时间4月25日媒体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日前正式对外发布《2024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分析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猛增35%,达到创纪录的近1400万辆;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销量将达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有望增至1000万辆左右,约占中

资讯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60% 四大关键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超70%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过6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位;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超过70%。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比上年增长77.6%,出口目的国涵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共180多个国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在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中位居前列,彰

资讯

国际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

《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电池部署规模需要大幅扩大,以使世界能够走上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的正轨。在这种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这其中增量的九成来自电池储能容量。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 据新华社消息,4月2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报告称,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

资讯

国际观察:“产能过剩”是美国打压中国的又一话语陷阱

近期,美国频繁炒作中国工业制造品“产能过剩”,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妄称中国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美国打压中国的新话语陷阱罢了。      中国到底有没有产能过剩?      从产能利用率看,长安、埃安、理想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高位,比亚迪2023年产能利用率甚至高

资讯

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 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难以立论

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过剩产能”在国内难以消化,只能以低价向全世界销售。事实上,各国依据要素禀赋、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相关产品通过跨国贸易互通有无,是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现实。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媒体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事实上,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

资讯

金观平:中国新能源发展惠及世界

近期,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又抛出抹黑中国的言论,诸如“中国新能源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中国的产能过剩打乱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种种奇葩论调既不尊重事实,更经不起推敲。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新能源对外贸易持续扩大,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贸易合作,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