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林农光互补地面电站:正泰铸就锦绣“江山”
光伏近些年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变得越来越紧密。尤其在“光伏+”应用落地方面,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成熟的“光伏+”项目越来越多,光伏与生态的融合也逐步实现。
其中,国内最大林农光互补地面电站、全国示范工程——正泰江山20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位于江山市凤林镇和石门镇的正泰江山20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规模200兆瓦,总投资约20亿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林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可满足江山市10万户家庭、40万人全年生活用电需求。
正泰江山电站于2015年11月正式并网,是浙江省首个220千伏电压等级并网的大型光伏电站。通过应用正泰光伏产业集群所提供的发、输、变、配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成功开创了集光伏发电、高效农业、工业旅游和生态观光三位一体的新型开发建设模式。
2018年,正泰在业内率先提出“锦绣光伏”的概念,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将其定义为高附加值与人文景观的融合。陆川表示,江山20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在浙江地区独树一帜,展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魅力与活力。
“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投资了将近20个亿,整个占地6300亩,原来是荒山坡,因为土地的肥沃度相对较差所以也不耕种。我们做了光伏以后,这个项目已经并网三年多了,通过不断的土壤改良,使得当地荒山坡上面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有关经济作物还通过我们所在地方的其它兄弟公司的食堂进行消纳,这样的话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循环。不仅是光伏本身的经济价值比较高,农业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按照“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开发建设的江山光伏电站,在打造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同步建设华东地区大规模中草药种植基地。正泰通过成立专业的农业公司,大规模种植铁皮石斛、芍药、覆盆子、白术、金线莲等适应环境的中药材,实现了“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现代农业”的共同发展。
陆川介绍,“春天芍药非常漂亮,秋天很多农作物可以收割,同时6300亩的土地当中还有水塘在做养殖,有关的家禽家畜都可以供应到我们的食堂。”
除此之外,正泰江山20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也是浙江省特级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中——光谷小镇规划中最具特色的项目以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正泰已在国内外建了上百座太阳能电站,而且摸索出一条在西部沙光互补,在东部农光互补的新模式,不仅发电,还为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找到一条新路子。特别是最近几年,正泰承接光伏+农户结合的项目,已经超过了400MW。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正泰在光伏应用领域进行了持续探索和投入,做了例如江山电站、杭州东站光伏项目、金田铜业BIPV项目、库布齐沙漠项目、张家口奥运廊道项目、白城领跑者项目、慈溪海涂项目等附加值创新。
电站建成后,未来二十五年全生命周期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运维的提升来做到。通过采用智能化运维分析平台,正泰实现了对项目质量的严格把控。陆川指出,在电站运维过程当中,正泰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方案,引进了无人机的检测、机器人的安排,同时很重要的还有运维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们在全国布局,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分布式比较密集的区域,运维队伍实际人数已经超过700人,很好地覆盖了一定公里数范围,多长时间内可以快速响应提供运维支持。随着运维光伏存量资产越来越多,运维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行业当中大家都非常重视运维的工作,我们在这方面上面已经走得比较靠前。”
通过公开的数据,正泰全国所有运维的电站年均的等效利用小时数高于省均线的5%以上。陆川解释道,“也就是说我们比平均数超发了5.13%,相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就是净利润,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正泰2006年进入制造业,2009年成立新能源公司,主要做电站开发。目前电站开发的平台做的资金超过70个亿,实际净资产超过100个亿,为整个光伏的投资和新能源的投资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
公开数据显示,正泰累计建成全球的光伏电站超过4GW,是国内比较领先的民营电站投资商。组件产能超过3.5GW,在户用屋顶光伏领域,正泰在2018年“6.30”已经建成了6万多户,目前是国内户用光伏生产份额最大的企业。
陆川表示,未来正泰的探索主要在两个维度:大数据与微网、正泰工业云、能源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智慧能源蓝图。“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布局热点联产、生物质和储能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会进入到多能互补区域型的微电网领域。” 在锦绣光伏中,正泰将把开发EPC的运维优势结合在一起,推出更高质量的项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