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I视野】非凡十年:中国的十个维度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2022年10月12日 7598

  新华社记者熊争艳、王希、黄垚

  2012年——2022年,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人民书写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代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不同维度的独特标识记录下中国的非凡十年。

  中国高度

  这是对梦想的攀登。

  8848.86米!2020年5月27日,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

  成功登顶的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与珠峰大本营连线,实时传播高清视频画面。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摄)。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5G信号如何抵达世界之巅?

  2020年4月,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40名铺设组成员肩扛传输光缆,带着46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在冰川山路跋涉,运送近8吨的建设物资,完成特种传输光缆铺设。

  海拔6500米——4月30日下午,世界海拔最高的5G基站投入使用。加上此前在海拔5300米、5800米建成的基站,5G信号已实现对珠峰北坡登山路线及峰顶的覆盖。

  刷新高度的,不只是5G信号。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穿行于雪域高原,最高海拔3650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青藏铁路唐古拉站,海拔5068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并网光伏电站——西藏羊易光伏电站,海拔4700米;

  ……

  中国的发展达到崭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升到114.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提高到超过1.2万美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

  追求、抵达、再出发,中国人向上攀登的脚步不会停歇。

  中国速度

  2021年,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中国继续引领世界铁路技术的突破;“九章”“祖冲之号”问世让中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这是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无人机照片,2021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速度,折射科技实力的提升——

  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400”。37年、7年半、4年多、33个月,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个“百次发射”所花费的时间,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不断加快。

  速度,凝聚发展进步的动力——

  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1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速度,彰显社会制度的优势——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10多天时间里拔地而起,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提升,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次次快速出击,体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写照。

  中国跨度

  经过近300天的飞行、4亿公里的奔赴,“天问一号”成功“落火”;

  嫦娥四号首探月背,距地球约38万公里;

  这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拍摄的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画面(2020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运行于平均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探火”“奔月”“逐日”,跨越星球是我们从未停止的脚步。

  跨度,丈量着时间与空间,更记录下新时代中国奋力前行的铿锵步伐。

  放眼神州,以“跨越”实现“联通”。一个个重大项目,跨越山川,跨越江海,让流动的中国更显活力。

  伶仃洋上,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巨龙,一桥飞架三地。

  天山之上,乌尉公路“咽喉”工程——全长22.1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正加紧施工。建成后,这条“雪域天路”将穿越天山,成为贯通南北疆的幸福之路。

  放眼神州,以“创新”促进“跨越”。一个个高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注脚。

  2022年9月,C919大型客机成功获颁型号合格证,成为我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C919立项至今15年,攻克无数艰难险阻,见证中国航空工业的跨越。

  这是在陕西省蒲城县拍摄的C919大飞机的试飞机(2022年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10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质量更优。在一批中央企业攻关带动下,中国高铁、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新名片。

  中国精度

  2020年12月6日清晨,一份“宇宙快递”正在交接。21秒内,一“抱”一“抓”,一次堪称“教科书式”的交会对接,让历经千难万险采集到的月球样品一气呵成踏上来地球的路。

  “太空穿针”惊险浪漫,背后有百公里测量范围内、测距精度达0.2米的微波雷达保驾护航。

  国之重器,累积于每一次对精度的追求。0.01毫米,这是极小径铣刀的直径,仅相当于八分之一头发丝粗细;±0.06角秒,这是纳米时栅的最高测量精度,相当于360度圆周内任意1度的六万分之一,达到现有检测仪器水平的极限。

  致广大而尽精微。

  涉及900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需要前所未有的精准到人——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需要规模巨大的精准组织——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需要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翻开擘画中国2021年到2025年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大”文件中却有不少“细”安排: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中国追梦路上的鲜明特色。

  中国深度

  世界最深的实验室在哪里?

  四川凉山,锦屏山隧道中部,2400米地下,有一处安静地点——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这是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锦屏山隧道。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便在这隧道中部,上方是巍巍锦屏山(2014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建设深地实验室,曾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本世纪初,锦屏大河湾建起两座水电站,后来隧道贯通。正在寻找暗物质研究场地的清华大学,联系到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希望利用隧道开展研究。仅用一年半时间,实验室建成。

  与国际其他的地下实验室相比,这座实验室岩石覆盖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大,正助力我国在暗物质和天体物理研究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在这里,中国高校取得近30项暗物质研究成果;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测量灵敏度、统计精度、曝光量等均在国际领先。

  中国不断向未知的空间开拓,向科技的极限求索,挺进深海、进军深地、探索深空——

  深海——2020年,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2021年,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

  深井——2022年,塔里木盆地,中国石油首口超9000米的深井鸣笛开钻,标志中国石油超深井钻井能力更进一步。

  深空——“中国天眼”,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由佳木斯深空测控站、喀什深空测控站、阿根廷深空测控站组成的中国深空测控网,测控覆盖率达90%以上。

  中国力度

  金沙江上,白鹤滩水电站,一座拱形大坝横亘在高耸的山谷间,承受1650万吨的最大水推力。

  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无人机照片,2022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这个被称为“胖五”的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起飞重量约85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

  湖南株洲,单机功率28800千瓦、牵引力2280千牛的“神24”电力机车,能在12‰的坡道上牵引1万吨货物列车……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10年来,我国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我国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6亿户,带动就业近3亿人,成为经济发展动力源。

  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到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一系列制度创新催生巨大内生动力。从司法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改革完善住房制度、医药卫生体制,一批批改革实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增进人民福祉。

  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取消外资逐案审批制;授权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构建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经贸平台……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激活自身发展的澎湃春潮,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能。

  中国厚度

  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年。近年,我国东北地区正在进行黑土地“保卫战”,通过推广农业科技等措施,夯实“大国粮仓”根基。以黑土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为例,根据多年监测数据,黑土区旱地平均耕层厚度由19.8厘米加深到23.3厘米。

  这是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光荣村已完成播种的黑土耕地(无人机照片,2022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底子厚,底气才能足。土地如此,发展亦然。

  今日中国,正在厚植创新的基础。10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曲线迅速上扬,2021年为1817亿元,年均增长15.4%。

  今日中国,正在传承创新厚重的文化。10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复兴文库》《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熔古铸今、激活经典;博物馆热、文物热、非遗热纷纷兴起,国潮国风成为新时尚……

  今日中国,正在打造雄厚的实力。我国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使我国实体经济底盘更稳、产业升级根基更牢,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网络零售市场。

  厚积薄发,才能走得更远。中国人将继续踔厉奋发、脚踏实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密度

  今年,一款新的动力电池在中国问世,能量密度达到255瓦时/千克,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2012年至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

  小到电池能量密度,大到国土经济密度,提升意味着什么?

  简言之,质量高了,含金量高了。

  所谓“寸土寸金”,今天的中国,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不断探索,让“寸土产出更多的金”。

  “密度”提升,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入手。“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已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水耗强度分别下降26.4%、34.4%、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

  这是中铁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货运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停放场(无人机照片,2022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密度”提升,关键在于创新能力。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比2012年跃升23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无论是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产业,还是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都是各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注解。

  “密度”提升,需要产业提质增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借助新能源赛道,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愿望正走向现实。

  中国广度

  2022年7月,地处欧洲东南部的克罗地亚,一座长2440米、宽22.5米的公路斜拉桥佩列沙茨大桥通车,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称赞这座桥“实现了将克罗地亚南北领土连为一体的夙愿”。

  4年前,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大桥项目,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中标欧盟基金项目。

  这是在克罗地亚科马尔纳拍摄的由中企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仪式上的焰火表演(2022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学军 摄

  像佩列沙茨大桥这样的工程,正成为中国贡献的崭新地标……

  在希腊,中远海运集团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希腊最大港口,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现辉煌,蒙内铁路让非洲运输更便捷……

  在这个蓝色星球,中国与世界更加联通——

  平均每分钟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吞吐;

  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车在中国与约200个欧洲城市间穿梭;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国家级“展会矩阵”,从门类齐全的“世界工厂”到商机无限的“世界市场”,中国发展惠及全球。

  今天的中国,“朋友圈”扩大。中国建交国总数增至181个,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网络覆盖全球。

  中国温度

  从百姓不断改善的生活,最能感受中国发展的温度。

  大凉山腹地,绝壁千仞。一座2556级的钢铁“天梯”,让“悬崖村”告别下山需要爬17段危险藤梯的历史,村民搬下“悬崖”,开启新生活。

  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实现人们的美好愿望,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3.5亿人次的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均衡的餐食,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

  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中心学校食堂,学生在吃营养餐(2021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0.4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近3700万老年人正在享受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

  13.6亿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能用更低的价格、用上更多的新药好药,不少人开始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

  这样的温暖,日渐充盈着中国人生活的不同切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人将有更暖心的日子。

来源:新华社

编辑:胡 博
审核:宋小威

动力电池 / 水电站 / 水电 / GE 查看更多
资讯

山东明确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公关方向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科技攻关方向,包括:核能。突破新一代反应堆、先进乏燃料后处理等技术,开展核能综合利用、核电站运维技术与设备研制,推进核岛装备等首台(套)产品研发应用,推进商用超高温气冷堆技术应用示范;储能。突破先进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

资讯

欧莱新材董事长文宏福:精准瞄“靶”14年 “小巨人”仍有大梦想

 高性能溅射靶材,是制备溅射薄膜的源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由于自身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的性能,溅射靶材又被业界视为支撑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过去多年,一批本土溅射靶材企业通过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成功进入国内外下游知名企业的供应链环节。欧莱新材就是其中之一,历经14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溅射靶材企业之一。5月9日,欧莱新材在上

资讯

新能源汽车崛起 国产锂电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夏铭)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12.7GWh,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28.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锂电池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去年开始,国产锂电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多家锂电企业2023年年报显示,在国内市场有所放缓的情形下,海外市场带来巨大增量。 海外市场成调整国内锂电产能结构突破口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

资讯

超充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产业链龙头公司纷纷加码布局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近日,亿纬锂能举行商用车电池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商用车超充电池——开源电池。 据亿纬锂能介绍,公司的开源电池具有两大产品特色(高性能和超耐用),三大技术亮点(极致电芯、极致传热和极致结构)。该系列产品采用领先的3C超充技术,15分钟即可从20%快充至80%SOC(荷电状态),相较于常规电池,充电时间缩短了67%。 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产业由于其快速补能的特点,被看作是解决消费者里程

资讯

创新塑“核” 产业筑“基” 绿色为“本”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记者陈健 胡旭 谢佼)量子光源芯片、新一代人造太阳创新突破,六大优势产业焕“新”提“质”,经济“含绿量”显著提升……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坚持创新是核心、产业是基础、绿色是本底,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开花结果” 量子光源芯片是未来量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成功研制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使输出波长范

资讯

中匈经贸合作日益拓展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双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深度对接,中匈各领域务实合作结出累累硕果。匈牙利现在已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的第一目的地,2023年中国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外商投资国和在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更广阔的合作新机遇,为匈牙利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增添了新动能。 中国的“新三样”促进了匈牙利经济发展。2017年首列从西安抵达布

资讯

光伏要闻:两大光伏龙头联手!

证券之星 光伏行业周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次报价多晶硅价格再度下调,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企业检修预期加剧。 财信证券最新观点指出,钙钛矿电池生产流程中,目前仅有激光设备确定性较强,其他环节中镀膜和涂布均有自身技术特点,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宏观方面,工信部鼓励企业调整用能结构,使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了

资讯

华友循环与启源芯动力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绿电交通全生命周期服务

5月9日,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华友衢州基地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图片来源:华友循环 据“华友循环”发布消息,5月9日,华友钴业(603799)旗下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友循环)与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启源芯动力)在浙江省华友衢州基地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条件与技术优势,聚焦绿色交通与绿色运力领域,共同打

资讯

固态电池装车,现实还是梦想?

  动力电池作为当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汽车,一直是影响汽车续航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众多汽车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此前,智己汽车宣布,其上市的智己L6将率先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固态电池时代”。此举一出,立刻在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何为固态电池?   所谓固态电池,顾名思义,是和液态电池相对应的,一种使用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的电池。目前市面上主要

资讯

Mysteel早读:铁矿石价格上涨,建筑钢材成交放量

◎国务院领导人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要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要统筹做好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安排,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更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更大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 ◎5月13日,Mysteel62%铁矿石指数117.25,涨1.05,月均116.93;65%铁矿石指数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