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提速!密集发布专利,工厂完成度近半,备好100亿美元

能见 2022年4月14日 4267

文/ 冯优
进入4月以来,小米造车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
4月12日,小米汽车公布了5项专利,包括:电驱动桥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车辆终端、电动车辆及其控制电源电路、自适应巡航启动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
图片源于企查查
仅在4天前,小米汽车就已曝光其首项专利——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与此同时,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所在地块已开工建设。报道称,该地块正在进行平地整理工程,约已完成了十之四五。按照规划,该生产基地将为小米汽车 完成30万辆的年产能。
此外,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也在积极布局。4月初,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事实上,自小米创始人雷军正式官宣造车后,这一年以来,市场上时不时就会传出有关小米造车的种种动态,有的关乎战略规划,有的关乎人才招聘,还有的关乎造车进度……
无论当初决定造车是为了跟风、蹭热度,还是真的出于生态战略考虑, 在外界看来,小米造车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那么,已在手机市场所向披靡的小米为何造车?小米有何优势?在看似喧嚣的背后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何造车?
或许小米造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 智能手机出货量逐年下降,增量空间有限,小米手机天花板可见。IDC预测,202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不过15亿部,CAGR只有3.7%,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动力总体不足。
从国内数据看,小米手机市占率在2015年见顶达到16%后开始回落,此后基本维持在12%左右,虽在近两年受益于市场格局变动市占率有望提升,但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创新乏力、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汽车市场规模约为智能手机的3倍。
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约13亿部,全球市场规模约5000亿美元。而2020年全球乘用车出货量为5583万台,市场可达约1.5万亿美元。
相较于智能手机市场,汽车市场对小米来说更具备战略前景。并且,汽车市场虽然不能完全复制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但其 背后大的方向和趋势是一致的。
当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破坏式创新出现时,既得利益的企业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 这就给像小米这样的创新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其次,小米造车的时机其实恰到好处。随着国内“双积分”政策持续推动和产业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渗透率已达20.62%,首次突破20%。
业内普遍认为2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方面市场的教育普及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供应链开始趋于稳定。
参考智能手机发展史,2010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超过20%,终端市场开始进入洗牌阶段。
从现在的数据看,全球乘用车市场电动车的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超过20%, 中国市场则有可能在2025年前超过20%。
根据小米3月22日发布的财报中所披露造车的最新进展,首款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正好赶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的格局洗牌。
这与雷军当年带领小米手机搅局国产手机市场如出一辙。
小米的优势
如果要问,新势力车企最怕啥?肯定是融不到钱。
造车烧钱,是公认的事实。人才、技术、生产,方方面面都要花钱。对此,雷老板选择直接“All-in”,并且 已在未来十年,自己准备好了100亿美元。
图片源于小米发布会
为了证明确实具备这样的财力,“雷布斯”还亮出了小米截至2020年底的现金余额:1080亿元。不差钱的小米,赢能漂亮的赢,输也能有回旋的余地,说起话来自然也底气十足。
其实,小米不仅有钱, 在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及产业链布局方面也颇有心得。截至目前,包括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以及雷军个人的天使投资机构顺为创业,合计已经投资了超5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涵盖智能驾驶、车载芯片、动力电池、整车等众多产业链核心技术领域。
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小米先后完成了激光雷达提供商禾赛科技、智慧停车方案提供商爱泊车、ADAS技术供应商纵目科技、智能车供应链公司上海几何伙伴、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等的投资。
在芯片领域,小米投资了黑芝麻和国内车规级MCU公司云途半导体。另外早在2021年之前,小米也有投资比亚迪半导体、思特威和灵明光子等半导体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又相继投资了赣锋锂电、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卫蓝新能源等电池企业。
产业链打通的背后, 人才储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去年9月,小米汽车成立之初,团队仅17人。而后不久,小米积极招兵买马,为了吸引人才开出了 高于同行20%-30%的薪资,在放出招聘需求的短短几个月里,小米收到了超两万份简历。
“挖人”也是小米招揽人才的方式,原吉利研究院总院长胡峥楠,原北汽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等资深人士都加入了小米造车计划,百度以及多家头部车企的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都流向了小米。
最新数据显示, 小米造车的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 1000 人。
诸多挑战
虽然有钱、有技术、有人才,但是小米在汽车市场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研发问题。参考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路程,蔚来ES8研发到落地历经37个月,小鹏G3上市用了四年,理想2015年7月成立,理想ONE 2019年底才交付。
平均下来,初创公司从一款新车设计研发到量产交付, 大概要用4年左右。即使小米的整合资源能力以及资金储备优于上述几家, 但要实现2024年量产,仍存疑。
其次是疫情之下芯片短缺。当前车市恢复速度高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小米共投资了8家国产芯片企业,除比亚迪半导体排在行业靠前的位置,其余几家在行业里并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
电池短缺也是小米需要直面的问题。小米试图通过投资珠海冠宇、中航锂电、赣锋锂电、蜂巢能源这样的电池供应商来缓解电池短缺问题,但因动力电池的产能无法跟上能源汽车增长速度,也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说芯片荒,电池荒是整个行业的痛点,那么 内部团队磨合则是小米需要特别注意的。
根据小米财报披露,其造车团队规模达1000人以上,这些员工主要来自于小米内部转岗员工,互联网大厂跳槽人员,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
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员工相互磨合是最耗时的, 且造车团队中的17位核心高管中有16位都来自于小米内部,均没有汽车行业经验,而唯一一位有车企背景的只是外饰设计师,并不涉及造车的核心技术。
此外, 消费者心智占领也非常重要。小米靠饥饿营销与高性价比,已在手机市场杀出一片天,但日用消费品与大件消费不同,汽车的使用场景较手机更为复杂,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考虑的因素更多。
并且,小米造车主打的中高端定位也与消费者认知有出入,据雷军在微博上发起的小调查,接受的价格区间在10万以内的网友占比最多,这与小米汽车10-30万元的定价有一定偏差。
总之,无论小米造车成功与否,这趟被雷军视为“最后一次创业”的造车之行,已经吊足了大众胃口,至于年轻人是否真的能像以前的米粉一样支持小米汽车, 还有待其量产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参考资料

————

1,《2021盘点:小米造车,孤注一掷》,车评社;

2,《小米造车第一年,嘴上不急心里急》, 价值星球;

3,《小米造车难在哪?》,澎湃;

4,《小米造车一周年幕后事》, 豹变;

END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

雷军 / 院士 / 小米 查看更多
资讯

雷军谈造车: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跻身世界前五

10月19日,雷军在社交媒体表示,“我相信,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言之,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雷军表示,他认为电动汽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顶级玩家手中。 雷军还表示,他相信,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

资讯

雷军再出手,联手“宁王”进军光储充检赛道

小米紧随宁德时代,成为上海快卜第三大股东。 6月2日报道(文/王非) 小米再次联手宁德时代! 继联合宁德时代入股芯迈半导体后,小米近日通过实控的瀚星投资,战略入股宁德时代合资企业——上海快卜。 入股上海快卜进入光储充检赛道,也是小米继今年初入股富特科技后,第二次在储能领域布局。 据介绍,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补给站”,其建设情况将很大程度地影响产业的发展。而“光储充检”耦合了光伏、储能

资讯

1-2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24.7万台 累计数量超286万台

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7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涨120.8%,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82.1%。截止2022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86.4万台,同比增加62.9%。 3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公布了2022年1-2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相关信息。 据悉,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7万台,公共充电基

资讯

小米造车提速!密集发布专利,工厂完成度近半,备好100亿美元

文/ 冯优 进入4月以来,小米造车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 4月12日,小米汽车公布了5项专利,包括:电驱动桥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车辆终端、电动车辆及其控制电源电路、自适应巡航启动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 图片源于企查查 仅在4天前,小米汽车就已曝光其首项专利——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与此同时,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所在地块已开工建设。报道称,该地块正在进行平地整理工

资讯

智能汽车市场有多火?互联网造车势力竞相入局!

  小米造车,华为造车……互联网公司的造车消息时有传出。让人不禁发问:为何大佬们热衷造车?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押注,互联网造车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为了赢在未来,互联网企业才会争先恐后地加入到造车大军中。   但造车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2016年,造车新势力登场,100多家车企发展到如今稳定下来的只剩下蔚小理、哪吒、威马、零跑等不足十家企业,足见市场竞争之残酷。   5月6日

资讯

充电桩迎接“两年考” 代表委员就“规划”“快充”“换电”提出建议

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充电桩正式跻身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两年来,充电基础设施在各地迅速落地。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4.5万台,而到了2022年1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73.1万台,与2020年2月相比增幅达到119.36%。 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仍待解决。其中两个问题最受关注:一是用户充电体

资讯

肖亚庆: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超预期

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1月、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1倍多,预计今年会实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会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将延续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在此前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肖亚庆表示,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将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

资讯

布局“光储充检”,“二搭”宁德时代,雷军的野心不止于造车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在今年5月份的小米发布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谈到了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他表示,目前小米公司涉及造车工作已经有了1200多名员工,将在2024年交出第一张答卷。 而自宣布入局造车以后,小米在新能源领域一直动作频频,近日,在刚刚投资了锂离子电池材料商法恩莱特之后,小米又再次将投资触角伸向了新能源充电桩行业。 乐居财经获悉,小米集团实控的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入股了上海快卜新能

资讯

手机换代速度加快,智能手机回收行业未来可期

  手机在这个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以安卓为例,国内厂商最多的时候一年发布几十款新机。如此快的更新频率会导致一部分人追逐新品,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成为闲置物品。   与此相对的是智能手机回收赛道的火热。对于回收的旧手机,往往有三种处理方式。成色较好、功能完好的手机直接出售;成色较差、功能完好的则进行翻新处理后出售;对于损坏严重,或者型号老旧,没有再销售的价值的手机,则可以通过

资讯

乘减税下乡之风,新能源汽车发展再加速

  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利好消息连连。先是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的政策落地,财政部、水务总局《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5月31日,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正式启动了。本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持续半年时间,拟在山西、吉林、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