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小米汽车公布了5项专利,包括:电驱动桥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车辆终端、电动车辆及其控制电源电路、自适应巡航启动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 仅在4天前,小米汽车就已曝光其首项专利——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与此同时,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所在地块已开工建设。报道称,该地块正在进行平地整理工程,约已完成了十之四五。按照规划,该生产基地将为小米汽车 完成30万辆的年产能。 此外,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也在积极布局。4月初,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事实上,自小米创始人雷军正式官宣造车后,这一年以来,市场上时不时就会传出有关小米造车的种种动态,有的关乎战略规划,有的关乎人才招聘,还有的关乎造车进度…… 无论当初决定造车是为了跟风、蹭热度,还是真的出于生态战略考虑, 在外界看来,小米造车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那么,已在手机市场所向披靡的小米为何造车?小米有何优势?在看似喧嚣的背后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 智能手机出货量逐年下降,增量空间有限,小米手机天花板可见。IDC预测,202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不过15亿部,CAGR只有3.7%,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动力总体不足。 从国内数据看,小米手机市占率在2015年见顶达到16%后开始回落,此后基本维持在12%左右,虽在近两年受益于市场格局变动市占率有望提升,但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创新乏力、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约13亿部,全球市场规模约5000亿美元。而2020年全球乘用车出货量为5583万台,市场可达约1.5万亿美元。 相较于智能手机市场,汽车市场对小米来说更具备战略前景。并且,汽车市场虽然不能完全复制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但其 背后大的方向和趋势是一致的。 当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破坏式创新出现时,既得利益的企业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 这就给像小米这样的创新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其次,小米造车的时机其实恰到好处。随着国内“双积分”政策持续推动和产业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渗透率已达20.62%,首次突破20%。 业内普遍认为2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方面市场的教育普及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供应链开始趋于稳定。 参考智能手机发展史,2010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超过20%,终端市场开始进入洗牌阶段。 从现在的数据看,全球乘用车市场电动车的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超过20%, 中国市场则有可能在2025年前超过20%。 根据小米3月22日发布的财报中所披露造车的最新进展,首款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正好赶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的格局洗牌。 这与雷军当年带领小米手机搅局国产手机市场如出一辙。 造车烧钱,是公认的事实。人才、技术、生产,方方面面都要花钱。对此,雷老板选择直接“All-in”,并且 已在未来十年,自己准备好了100亿美元。 为了证明确实具备这样的财力,“雷布斯”还亮出了小米截至2020年底的现金余额:1080亿元。不差钱的小米,赢能漂亮的赢,输也能有回旋的余地,说起话来自然也底气十足。 其实,小米不仅有钱, 在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及产业链布局方面也颇有心得。截至目前,包括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以及雷军个人的天使投资机构顺为创业,合计已经投资了超5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涵盖智能驾驶、车载芯片、动力电池、整车等众多产业链核心技术领域。 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小米先后完成了激光雷达提供商禾赛科技、智慧停车方案提供商爱泊车、ADAS技术供应商纵目科技、智能车供应链公司上海几何伙伴、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等的投资。 在芯片领域,小米投资了黑芝麻和国内车规级MCU公司云途半导体。另外早在2021年之前,小米也有投资比亚迪半导体、思特威和灵明光子等半导体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又相继投资了赣锋锂电、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卫蓝新能源等电池企业。 去年9月,小米汽车成立之初,团队仅17人。而后不久,小米积极招兵买马,为了吸引人才开出了 高于同行20%-30%的薪资,在放出招聘需求的短短几个月里,小米收到了超两万份简历。 “挖人”也是小米招揽人才的方式,原吉利研究院总院长胡峥楠,原北汽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等资深人士都加入了小米造车计划,百度以及多家头部车企的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都流向了小米。 最新数据显示, 小米造车的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 1000 人。 虽然有钱、有技术、有人才,但是小米在汽车市场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研发问题。参考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路程,蔚来ES8研发到落地历经37个月,小鹏G3上市用了四年,理想2015年7月成立,理想ONE 2019年底才交付。 平均下来,初创公司从一款新车设计研发到量产交付, 大概要用4年左右。即使小米的整合资源能力以及资金储备优于上述几家, 但要实现2024年量产,仍存疑。 其次是疫情之下芯片短缺。当前车市恢复速度高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小米共投资了8家国产芯片企业,除比亚迪半导体排在行业靠前的位置,其余几家在行业里并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 电池短缺也是小米需要直面的问题。小米试图通过投资珠海冠宇、中航锂电、赣锋锂电、蜂巢能源这样的电池供应商来缓解电池短缺问题,但因动力电池的产能无法跟上能源汽车增长速度,也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说芯片荒,电池荒是整个行业的痛点,那么 内部团队磨合则是小米需要特别注意的。 根据小米财报披露,其造车团队规模达1000人以上,这些员工主要来自于小米内部转岗员工,互联网大厂跳槽人员,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 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员工相互磨合是最耗时的, 且造车团队中的17位核心高管中有16位都来自于小米内部,均没有汽车行业经验,而唯一一位有车企背景的只是外饰设计师,并不涉及造车的核心技术。 此外, 消费者心智占领也非常重要。小米靠饥饿营销与高性价比,已在手机市场杀出一片天,但日用消费品与大件消费不同,汽车的使用场景较手机更为复杂,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考虑的因素更多。 并且,小米造车主打的中高端定位也与消费者认知有出入,据雷军在微博上发起的小调查,接受的价格区间在10万以内的网友占比最多,这与小米汽车10-30万元的定价有一定偏差。 总之,无论小米造车成功与否,这趟被雷军视为“最后一次创业”的造车之行,已经吊足了大众胃口,至于年轻人是否真的能像以前的米粉一样支持小米汽车, 还有待其量产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参考资料
————
1,《2021盘点:小米造车,孤注一掷》,车评社;
2,《小米造车第一年,嘴上不急心里急》, 价值星球;
3,《小米造车难在哪?》,澎湃;
4,《小米造车一周年幕后事》, 豹变;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