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2024年研究课题招标结果公示

4月2日,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通过省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2024年研究课题公开招标公告》。经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29个课题委托研究的中标名单。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1.《关于甘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研究》由兰州财经大学王必达团队承担。 2.《关于甘肃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问题研究》由兰州大学刘志毅团队、甘肃省卓立源产业规划院有限公司蔺全录团队分头承担。 3.《

四川省商务厅等14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川商消费〔2024〕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四川省商务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公安厅 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中国人

四川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开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三大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更好发挥四川消费的经济优势,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以标准为牵引、政策为激励、畅通循环为驱动、“蜀里安逸”活动为载体,加快发展“换新+回收”新体系新模式,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

关于印发《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经信材料〔2024〕64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财政局(金融局)、能源局(办): 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产业新赛道,布局未来新产品,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钒电池储能应用试点示范,构建上中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稳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内领先的钒电池产业基地,经济和信息化厅等6部门研究制定了《促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4年3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为贯彻落实党中

原创|新能源强配储能是“解”还是“劫”?电网又当扮演什么角色?

能见App 2020年3月13日 267

继新疆、山东、安徽之后,“新能源+储能”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征求《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指出,2020年拟定1.4GW光伏电站支持配套储能容量不低于5%;积极推动乌兰察布市6GW风电基地及配套储能设施建设。

这则《通知》备受争议。对于已陷入低谷的储能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个积极信号,但一笔复杂的经济账却足以让新能源开发商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新能源配储能带来的额外成本不是一笔小数目。按照1MWh的费用为200万元计算,《通知》中所述1.4GW光伏电站配备储能所需额外支持费用约为1.4亿元。

作为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内蒙古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全区建成并网风电3.006GW,太阳能发电1.05GW,清洁能源已在发电结构中占比高达32%。

未来,内蒙古发电结构中的清洁能源比例还将大幅增加。倘若新能源强配储能方案落地,并扩大推广范围,其所带来的额外支出也将随之大幅增加。

但这笔费用谁来承担?如何有效回收成本?电网又当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有具体的鼓励措施?截至目前,上述核心问题并未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此时强配储能,对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或许不是“解”而是“劫”。

  • 01争议不断
  • 毋庸置疑,内蒙古期待着通过配备储能解决新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

    对新能源产业来说,储能也许是解决风电和光伏的间歇性及波动性,促进当地消纳,避免出现弃风弃光现象的“解药”。

    从全国来看,内蒙古的弃风弃光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弃风率高达7.1%,仅次于新疆和甘肃的14%和7.6%,位于全国第三。

    截至目前,《通知》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诸多细节问题尚未确定。尽管如此,该《通知》依然在业内引发激烈讨论。

    争论的焦点不是新能源是否该配储能,而是配套储能的钱谁出,强制配储能的政策能否落地执行等现实问题。

    若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路径,储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未必能够达到预期。

    国网公司内部有过预测,预计2025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将新增装机1.8亿千瓦以上,市场投资规模将突破7200亿元。

    大量波动性、随机性清洁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光伏)的接入,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业内普遍认为,储能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并网的标配。

    不过,在成为标配之前,电网公司的态度至关重要。

    “在价格机制无法向终端用户疏导的情况下,要么电网来买单,要么发电来买单。因为不让储能进入输配电价,电网显然已经没有积极性,那就只能让发电端强配。”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对能见说。

    此前,电网侧储能采用租赁模式。该模式的关键是,电网公司进行兜底。电网内部希望将储能资产归入输配资产,通过重新厘定输配电价来疏导投资收益。

    但电网公司的如意算盘落空。随着国家否定储能计入输配电价和租赁制,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之前的租赁模式相当于牺牲自身利益来大规模投资电站。

    另一位业内人士称,从目前来看,电网买单的可能性不大。

    “新能源配储能天经地义,为什么要配储能?是为了系统平衡,其他电厂都很稳定,就新能源波动性大,你自己不配谁配?” 上述人士称。

    另一种观点得到更多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应在以前高补贴时代实施强配储能,用两年时间可把产业带动起来。

    “新能源企业不能只看自己碗里的那点‘肉’,既想革火电的命,又想让火电来调峰调频为自己服务,这本身就是悖论。”该观点认为。

    此项政策若被执行,对新能源从业者的境遇而言将雪上加霜。

    “目前在电价整体下降和平价上网的趋势下,新能源的盈利空间本来就很有限,加上补贴拖欠严重,企业早就不堪重负,如今再要求配储能,钱从哪来?”一位业内人士说。

    由于补贴拖欠,不少新能源企业早已不堪重负。

    据BNEF计算,自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来,如果将在目录之外的项目也考虑在内,新能源补贴缺口在2019年年底已经升至2280亿元。

    时至今日,新能源补贴拖欠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有加大趋势。BNEF预计,到2035年,所有项目累计补助资金缺口将会扩大至1.4万亿元。

    相比而言,储能相关从业者则更关心这一政策的可行性。

    他们认为:“储能要想像光伏、风电一样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的补贴政策扶持。内蒙古如果要强推储能,必须拿出相应的补贴机制、奖励机制。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新疆100小时的翻版,很难落地执行。”

  • 02落地难题
  • 在新能源+储能的政策落地上,新疆有着前车之鉴。

    2019年2月,新疆自治区发改委下发《关于在全疆开展发电侧储能电站建设试点的通知》,鼓励光伏电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储能电站原则上按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配置。

    其中,《通知》还特别指出,配置储能电站的光伏项目,原则上增加100小时计划电量。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配储能的积极性,2019年7月,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项目试点的通知》,公示36个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试点项目,总规模为221MW/446MWh。

    新疆在鼓励新能源配储能的进一步动作,让2019年深陷“逆境”中的储能行业一度在新能源领域看到了“希望”。

    但好景不长,同年12月4日,新疆发改委发布《关于取消一批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试点项目的通知》,叫停了31个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项目,只保留了5个试点项目。

    至此,距离落地执行新能源配储能政策仅一步之遥的新疆,也陷入了“僵局”。

    在新疆之后,能源大省山东下发过类似政策。

    2019年9月,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我省平价上网项目电网接入工作的通知》,鼓励较大规模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自主配备适当比例的储能设施。

    彼时,有开发企业向媒体透露,虽然文件中是“鼓励”,但电网方面在给业主的接入消纳批复文件里则明确提出要求配置储能系统。

    “山东能源局虽然没有要求必须配储能,但是电网要求了就必须得配,因为你不配储能就不让你并网,这直接‘掐住’了发电企业的命脉。相对而言,发电企业对执行政府文件不太热衷。”一位熟知电力系统的资深人士为能见分析说。

    而后,电网方面明确回应,并无强制规定。但对于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配备储能装置,电网方面也表示,尚在探索,暂无明确措施。

    山东省鼓励配储能的政策因此暂时“搁浅”。

    相比而言,青海省的相关政策则在落地过程中“夭折”。

    2017年,青海省发改委印发《青海省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其当年规划的330万千瓦风电项目,要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

    此《方案》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行业巨震。业内专家和企业纷纷提出异议。

    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不惜发文批驳,“五追问”青海可再生能源搭配10%储能为哪般?

    秦海岩认为,以当时电网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并不需要以配套储能的方式解决限电,更不应以此为由将配套储能的成本转嫁给开发企业。

    甚至,他还质疑青海这一地方规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相冲突。

    多方压力之下,《方案》中提出的配套储能建设要求又被撤销,并未真正推行过。

  • 03任重道远
  • 无论是山东的“搁浅”,青海的“撤销”,还是新疆的“叫停”,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研究室主任吴俊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储能的应用对于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性能优化和安全运行大有助益,但如果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逻辑,可再生能源发电侧储能的推行必定困难重重。

    以新疆为例,其被叫停的31个项目之所以进展缓慢,除了时间因素,更重要的是缺乏经济性。

    根据能见了解,围绕此前增加的100小时计划电量,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直接给光伏电站增加100小时发电量,100MW的光伏电站收入每年会增加300万-500万元。

    另一种是,在原有保障收购小时基础上增加100小时。即由交易电量转为保障电量,如原本600小时,变为700小时保障量,其余依然为交易电量。

    如此一来,100小时发电量大概每度电会多出几分到一两毛的收益,100MW的光伏电站,每年的收益会增加几十万元不等。

    但同样是100小时,上述两种方案导致的收益差距甚大。新疆政策被叫停或许很大原因是按照第二种理解执行,收入会有所增加,但力度却大打折扣。

    业内资深人士向能见透露,安徽省的风电项目也被要求配置储能系统。这也是国网内部的规定,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发布强配储能的政策文件,不过这已基本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根据招标公告数据,华润濉溪孙疃风电场装机规模50MW,配套10MW/10MWh储能系统;协合新能源安徽风电场装机规模100MW,配套20MW/20MWh储能系统;远景濉溪风电场装机规模为26.35MW,配套5MW/5MWh储能系统。

    这意味着安徽的风电项目要按照建设规模的20%左右配套建设储电装置,这一比例已超过此前青海省已被撤销的要按照建设规模的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

    由于国网未公开相关文件,具体的有效回收成本路径暂不得知,但显然安徽风电项目配备的储能系统是由风电场买单。

    这亦让一位储能从业人士感到担忧。在他看来,强配对整个储能产业来讲未必是好事,因为没有买单机制,开发商只愿意花更少的钱来解决问题。

    “这很可能导致,谁家的储能系统便宜就用谁家的,不管质量的好坏,甚至演变成单纯的价格竞争,最后很可能将是一堆‘破铜烂铁’堆在那里”。他说。

    若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渠道,“新能源+储能”的推广和执行依然任重道远。

    电网 / 太阳能 / 限电 / 发改委 / 储能 查看更多
    资讯

    盐城供电:扎实推进变电检修核心班组建设

    报载:为开展“班组建设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阶段性检查”活动做足准备,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启动班组建设行动全面提升活动,该中心参培人员宣贯了公司《班组建设行动手册汇智专班》学习内容,简要介绍了各部门及县公司分享的手册编制经验。 变电检修班组作为电网企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单元,班组核心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电网安全,主要负责辖区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高压及仪表试验、油务化验,并承担

    资讯

    盐城供电:迎战强对流天气 赢得市领导肯定

    报载:最近,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盐城供电公司《关于突发强对流天气应急抢修及恢复情况的专题汇报》上批示肯定公司工作:“囯网盐城公司在我市迎峰度夏、应急抢险、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予以充分肯定!希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批示:“很好!市供电部门服务保障有力!” 近年来,盐城供电公司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在电力保供、稳

    资讯

    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01.7万台 桩车增量比1:2.5

    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5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