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涛:用脚丈量“线路人生”
11万公里巡电之路,他用27年时间默默丈量。
12500处线路隐患,他用27年时间一一消除。
50多本巡线笔记,他用27年时间慢慢写就。
20多项国家专利,他用27年时间潜心钻研。
用脚丈量铁塔银线,用爱点亮万家灯火,用心锻造工匠精神……他,就是国网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张涛。
今年46岁的张涛,在室外高空“风刀霜剑”的磨砺中,已是花白头发。1992年,19岁的张涛参加工作,第一个工种是带电检修,跟着师傅学习“带电手艺”。第一次“干活”是到濉溪县双堆集镇,岗位在118米高空。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带着爬杆铁鞋、扎着安全腰带、戴着手套、拿着钳子和测电仪等工具,在1800多公里长的线路上奔波忙碌,这就是张涛的“线路人生”。
“心中存大,眼中有小,手中见细”,张涛总结出带电作业的十二字经验。27年来,他带电作业1280余次,发现并消除大小隐患12520余处。他带领的班组仅在一个月内便完成了280余基杆塔的调爬任务,创造了一天内带电调爬12基杆塔的安徽省电力公司最高纪录。
张涛说:“这个岗位,不可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那就怀着大爱做小事,并且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小事做得圆满,就是一种成功!”
2011年,淮北供电公司成立了以张涛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张涛创新工作室”已经形成32项颇具影响力的革新成果,这些成果还得到了普遍地运用和推广,大大减少了输电线路停电时间和次数,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只有高中学历的张涛,在跟随师傅出门时,除了日常必备的作业工具,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在从事带电检测、检查和维修的过程中,张涛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遇到师傅讲的新的知识点,张涛就一一记录在本子上。27年,这样的笔记,张涛写了50多本。
靠着这样的执着,仅在输电运检这一专业领域,张涛就拥有20项国家专利,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张涛创新工作室”也先后获得淮北市十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