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头条:洪博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双管齐下,是清洁供暖的能源作为
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双管齐下,是清洁供暖的能源作为
《电网头条》2019年1月9日
电网头条记者:去年北京蓝天白云一度稳定向好,今年冬天几次“等风来”,是雾霾返场吗?
洪博文:大家可能对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有类似的疑虑也很正常,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
首先,从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实施以来,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协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全国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整体水平是持续、平稳下降的。当然,2017年较为特殊,可能改善的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现在的情况离理想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空气质量改善的总体趋势不会扭转。
其次,我们看到了政府环境治理的决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其实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都面临调整压力,也更强调因地制宜,强调部门协调,强调整个行业的贯通。一方面,替代的过程是因地制宜的,甚至局部地区是可以用清洁煤去替代的,另一方面,总体减煤减碳的指标没有降低,减排的效率和手段是提升的,但我们的目标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更加坚定。
电网头条记者:刚才您提到了“大气十条”,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有解读说是“大气十条”的升级版,您认为有哪些亮点?
洪博文: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既全面宏观又民生落地的政策。由于已经有很多业界解读,我这里主要结合能源领域说一下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个“协同”:
一是部门协同。《行动计划》的每一条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参与部门,我认为这是保障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础。环境工作是系统化工程,是多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只有建立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产业、能源结构才能得到优化。我2017年参与承担国家发改委关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项目,其中一个关注点就是部门之间的协同,对同一个产品如何既体现环保价值又体现能源价值,比如一个垃圾处理项目单从能源生产的角度排放可能不达标,但如果从整体环境效益的角度影响可能却是正面的。
二是区域协同。《行动计划》将目标聚焦到几个重点区域,包括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实际上是强调了区域协同的价值。在具体的治理办法上,则更加灵活,比如在技术路线上,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这也给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多样化的清洁取暖方式提供了条件,同时更有利于从区域治理的角度实现各地的互补和协同,以更有效的方式落实总体目标。《行动计划》发布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积极响应,陆续出台各地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具体的方案、措施、手段上,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与智慧,体现出因地制宜,突出精准施策。
三是产业协同。《行动计划》强调突出抓好工业、散煤、柴油货车和扬尘四大污染源的治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推进“散乱污”企业的综合治理,优化能源结构来推进农村散煤清洁化替代,优化运输结构来解决机动车污染问题。
总之,《行动计划》在“大气十条”的基础上,结合过去五年治理过程中发生问题,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更大决心,也面临着如何调结构、修布局等更加艰巨的任务。在这其中,多个行业的贯通和多个部门的协同,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手段双管齐下,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电网头条记者:您多次提到多行业贯通和多部门协同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对能源转型来说,这是否也是趋势?
洪博文:能源转型与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确实需要多个行业的贯通和多个部门的协同。
从这个点,可以联系到再电气化,这也是我的一个研究内容。再电气化的一个特色,就是多部门耦合加强,发挥低碳清洁的电力优势,电力企业自身采用可再生能源,除了电力企业之外的交通部门、供热部门等,也都有清洁供暖的需求。清洁供暖的需求,就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再电气化,长远看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与当前的综合能源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利用衔接的重要方面。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报告《全球能源转型:2050线路图》中也提到了,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占比会达到三分之二,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85%。我们可以看到,能源行业正在飞速发展和变革,身处其中的我们,应该主动作为,在整个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
电网头条记者:那么,除了清洁能源更广泛深入地利用,还有其他方面值得关注吗?
洪博文:我想强调一个能效的价值。能效这方面,被国际研究机构,比如前面提到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关于全球能源转型报告就多次强调,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双管齐下,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整个碳减排90%以上的贡献,都来自这两个方面。
短期来看,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是核心。对能效的重视和投资程度,在工业部门节能改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能效的提升可以减少家庭的用能,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在民用建筑供热方面,一方面要用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和其他传统能源,同时建筑的保温、节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能效的提升,如果不能同时实现的话,必然造成用能成本的攀升,系统的供能需求会大量增加,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相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效益,也能保证当地居民的供暖水平。
电网头条记者:说到能效保障,具体有哪些措施可以保障清洁采暖的“温度”呢?
洪博文:冬季供暖是否能让居民暖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除了供能方式的选择,也和我上面谈到的能效也有一定的关系。
居民建筑的防风、保温是否做得好,是否有能效保障,都值得关注。造成可能不暖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能源供应不充足,二是能效需要提升。比如我曾经和欧洲热泵协会负责人Thomas Nowak聊起一个现象,在中国尤其是北京,热泵快速发展的应用超出他的想象,热泵技术去解决供暖问题,是非常有典型性的解决民生供暖的事。北京市政府在清洁供暖上下了大力气,补贴力度非常大,只有建筑的节能、资源的保障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达到既节能减排,又实现高质量高品质。
提到供暖质量和保障民生,又要再次说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了在具体工作中,要先改造完,确保没有问题再拆老炉子,在清洁取暖没有落实之前,不拆除原有的取暖措施。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散煤治理的同时,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使环境质量改善和温暖过冬两个民生问题都得到切实解决,可以再次看出政策的务实性,先把民生放在最高的高度,再推动全社会清洁能源的替代。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电网头条记者:关于清洁供暖和能源转型,国外有哪些经验?对我国有哪些建议吗?
洪博文:谈到国外经验,结合个人的研究经历和内容,说一下我对欧洲的两点经验总结,和对中国清洁供暖的借鉴意义。
一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从能源体量上说,欧盟的总量恰与中国相当,比如北欧水电资源充足,挪威水电装机占99%,基本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2017年电动汽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占到四成,2025年目标达到100%,其总量占到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德国则高度重视光伏发电和风电的发展,形成与传统化石能源并立的格局,同时重视储能技术和电制氢技术的应用推广。
资源禀赋的差异,路径选择的不同,对我国因地制宜选择区域能源发展路径是很好的借鉴。我们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一个行业、一种技术的角度去看能源转型,要跨区域,跨行业,从民生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去看能源转型,这样的跨部门合作,才可能真正实现能源合作。
二是互济互调,充分利用跨区域的电力池。还是以欧盟国家为例,各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并不是各自为战,比如丹麦的风电和挪威的水电就是互调互济比较好的例子,很好的协调了风电输出不稳定的问题。而2015年日全食对德国电网的冲击远没有想象的夸张,甚至可以说十分平稳,也和德国与丹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调互济不无关系。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明显,灵活性资源较为缺乏,更需要利用好电力等基础设施实现地区间的互调互济。
三是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在能源转型的路径选择中,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协调推进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欧洲,一些机构和学者提出天然气绿化(greening the gas)的概念,目的就是要在实现能源转型的同时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天然气绿化的技术包括电制氢、生物制气,以及碳捕捉与封存等,它们分别可以对应三条不同的天然气绿化路径。这一措施无疑可以延缓天然气管网的退役,从而降低能源转型的综合成本。对于电网和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如何对已有基础设施进行充分利用,特别是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也是我国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转型路径选择时需要统筹考虑的重要内容。
这样,全国一张网、一盘棋,在具体方案、措施、手段上,发挥地方的特色和智慧,是比较好的任务分解的方式。相信在政府推动、规划引领的前提下,有长远的目标、有方向的把握、有科技创新、有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有全社会倡导的节能文化,一定可以加快能源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