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初见成效,互联互通(电力)工作组确定十项新年度计划

能见App 2022年3月16日 5242

3月10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互联互通(电力)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在京举行。会议明确了工作组工作机制,形成了2022年度五大类、十项工作计划,旨在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取得务实成果。

来自国家能源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工作组成员单位及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的90多位嘉宾在现场或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会议。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去年10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成立,绿色能源、国际传播等7个工作组正式组建。其中,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当选互联互通(电力)工作组组长单位。

国家能源局国际司杨洋处长在会议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能源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总体部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积极贡献。能源电力互联互通是实现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电力)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组长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实践经验,建议工作组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持续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交流,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转型,推动能源电力互联互通,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新格局。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指出,作为工作组牵头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将发挥好宣传、智库与合作的平台作用,积极听取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高质量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努力提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际影响力,服务好国家绿色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和众多国家的实际行动,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球电力行业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互联互通(电力)工作组成员单位代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指出,2021年中国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电力市场方面,新能源项目签约持续增长,绿色低碳转型初见成效。

据机电商会统计,2021年,中国企业实现签约境外电力项目667个,较上年同期增长24.4%,项目合同总额约为502.8亿美元,增长14.1%,签约发电装机容量约6673.1万千瓦。其中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签约电力项目355个,占全部签约项目数53.2%,项目金额309.2亿美元,回落3.0%,占全部签约项目总金额61.5%。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重点电力设备(包括汽轮机、发电机、锅炉、线缆、变压器等41种重点电力设备,不含光伏设备和核电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约为182.4亿美元,增长32.5%。

石永红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国家深度统筹机制和顶层设计,构建绿色能源伙伴关系网络。围绕能源投资与贸易规则、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数据统计、能源新技术推广及能源应急协调与保障等功能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引,引导企业开展电力、热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储电、蓄热、蓄冷、储氢相结合的多能互补项目示范,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项目合作示范区和区域对话机制,推动绿色能源合作成为协调利益冲突、开拓经济增长点的新引擎,以更加开放合作和携手发展的姿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此外,还应大力开发适应新能源特点和企业转型需要的金融产品,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投资运营和国际化经营能力,持续开发新兴中高端市场。

根据2022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组及成员单位将聚焦电力互联互通、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22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第11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等会议活动;组织“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级人才发展培训、中非青年气候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围绕电力互联互通重点问题深化专题研究,推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规划及重点项目对接;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搭建国际能源合作平台,促进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发起成立的首个能源领域国际组织,致力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目前会员总数已达1302家、涉及141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发布对接“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成果,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全球能源互联网现已纳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和全球环境治理等工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