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梅:到2035年中国需要新增1663GW风电装机容量
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0)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本届大会以“引领绿色复苏,构筑更好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在14日下午召开的新能源行业助推绿色发展分论坛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保护信息高级经理发表了《风电开发的绿色途径:国际经验分享》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罗永梅: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TNC在过去,在国际上一些促进新能源开发绿色途径的一些途径和案例。
大自然保护协会成立于1951年,致力于在全球开展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陆地和水域以保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截至目前,我们有3600个员工,其中有400名是科学家,所以在工作中会基于科学方法,做了很多实地的项目来验证我们的方法是否可靠,最后来把方法进行扩大和推广。
TNC是1998年应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进入中国的,02年在北京成立了办公室,和当时的发改委、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在中国开展各种各样的保护项目,以期将我们在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国内的这些地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我们的宗旨是保护与发展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希望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合理的选址,让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的同时,把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而言,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无疑是清洁的,对于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清洁并不直接等于绿色,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它们的用地强度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预见会有大量的土地的利用,如果不进行良好的规划,尤其是在资源的土地上进行开发的话,普遍会对野生动物和土地产生一个影响,造成栖息地破坏等等。
大量的土地使用也会对环境和社会影响方面造成一些冲突,根据2019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到2035年我国为了满足升温2度的这样一个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可能会要新增1663GW风电装机容量,为了达到这个装机容量,按照当前每平方公里3.5万千瓦这样一个装机强度,那么会要用到多少土地呢?按照当下平均的一个装机容量进行的非常粗略的估算,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为了满足2050年新增装机容量这样一个目标,可能要用到整个青海省那么大的一个面积,是不是非常大?如果按照今天早上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的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会要用到更多的土地。
TNC在2020年发布了清洁能源绿色发展报告,里面总结了TNC在过去在全球和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发展这个领域的六个途径和相关的一些案例,以期能为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发展行业提供一些参考,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个途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低影响的区域进行开发,也就是说在选址的阶段把环境因素就纳入到可再生能源开发区域的识别过程中去,从而找到一个低影响的区域来进行开发,对企业来说降低生态风险,对政府来说加速审批流程。
第二个途径就是提前规划,在长期的规划和采购流程中,加入对栖息地和物种的考虑,这个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的长期规划了,在长期规划里面把环境和社会因素都纳入到里面去,从而找出那些定向区域,鼓励企业在定向区域进行开发,实现人和资源的双赢。
第三个途径是正确引导项目的选址和运营,其实就是开发好的科学的指南和标准,多方协作去开发一个好的指南和标准,从而让这个标准引导企业将项目开发到低风险的地区去,如果这样的标准能为监管机构和贷款机构来作为指南和要求的话,那么它的推广和实施会更加地好,对整个行业的引导也会更加的有效。
第四个途径是很简单,选择棕地而非绿地,促进废弃矿区和工业区的开发,主要在选址的时候把开发潜力和棕地同时都纳入到选址当中去,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双赢,因为现在国内其实已经有很多很好的这样的实践,这里是安徽定远的一个光伏电站,其实是用废弃的矿山进行再次建设的,实现了双赢。
第五个途径就是去正确的购买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就是购买绿电,其实我们说绿电,绿电并不是对生态影响最小的那种电,企业在购买可再生能源的时候应当购买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的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第六个途径其实就是刚才提到的ICF的一个绩效标准,主要针对金融机构而言的,就是在投资气候与资源的时候,运用贷款绩效标准确保可再生能源投资绿色清洁,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绩效标准,投资指南,以及一些评判标准等等,把他们的这个对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影响最小的这种标准放到他们的这个评判标准里面去,从而引导企业向低影响的区域进行开发。
这个是国际金融公司的一个绩效标准,主要是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出的,第六条主要的核心的关键就是要求客户避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造成影响,在重要地区客户不得实施任何项目活动,除非满足其他的一些条件,例如说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在开发过程不会对栖息地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不会造成濒危物种减少,以及最后就是你在这些地方做开发还必须有健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项目,这是他们的一个绩效标准,具体的一个案例是ICF在约旦塔非拉地区风电项目的一个评估,在约旦塔非拉地区进行风电项目投资之前,他们联合当地的风电企业、金融机构、保护组织和政府共同合作,来进行这样的一个评估,他们通过对当地环境的一个监测和调查,提出了风电运营商可以采取,提出了低影响的选址以及相应的尽可能减少减轻影响的一些措施,从而帮助减轻监测和管理当地这种开发可能会对蝙蝠和鸟类造成的威胁,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的企业,满足开发条件的企业,才可以得到ICF的投资,这就是绿色投资对风电影响的一个案例。
以上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自从2017年我们在中国开展生态友好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以来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左边这张图是我们根据这种生态系统重要性的划分,把中国划分为了三种类型的区域,最深褐色的一些区域是生态价值最重要的区域,在发展的时候我们建议规避开发这些地区,浅黄色的是低风险的区域,推荐优先开发这些地区,根据这个区划中间那张图对现在的风电项目进行了评估,大概收集了两千多个风电项目的分布电进行评估,发展现有的建设基本遵循了生态保护的宗旨,70%的项目都位于低风险区域之内,需要指出的是甘肃一些项目在高风险发展区甚至是需要规避的一些区域,相信大家在新闻上也看到不同的报道,有风机在自然保护区周边拆除了,最后用这种区划和风力发电资源较好的区域做一个叠加,就得出了开发风险又低资源条件又好的区域,我们发现这样的区域已经足以满足我国2030年高比例集中式风能发电这样一个目标,未来我国完全是有可能生态友好的发展绿色风电的。
最后每个国家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条件、发展目标、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都不尽相同,尽管有了一些好的科学方法,但是我们仍然因地制宜结合具体情况开发不同的应对方案,我们并不认为一药可以治百病,因此TNC也愿意与各界合作,更好的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