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场景下,发电量谁家强?DeepSeek这么说
近期,关于TOPCon和BC发电量优势讨论热度不减,最近爆火的深度思考平台AI工具DeepSeek依托万亿级参数规模的行业数据库和动态学习模型,那么它是如何看待这两种技术在大基地场景下的发电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Q1:在大基地场景下,TOPCon和BC组件哪个发电量更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DeepSeek首先整体对比了TOPCon和BC组件核心特性,并指出TOPCon在双面率和量产成本等方面均优于BC。
根据指令,DeepSeek分析了大基地场景与TOPCon和BC两款组件的需求适配性,认为TOPCon适配性更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双面率带来的增益:TOPCon双面率比BC至少高15%-20%,凭借高双面率(尤其在沙地、雪地等高反射环境下),背面发电增益显著,提升单瓦发电量1.5%以上;而BC电池电极全部置于背面,金属栅线遮挡导致背面透光率低,背面发电增益非常有限。②低LCOE:TOPCon量产成熟,成本接近PERC,适合大规模部署;而BC效率虽略有优势,但是BC组件高成本会抵消甚至超过这一优势。③生态可靠性更强:TOPCon工艺兼容性强,且上下游生态链成熟,更易保证大规模项目的可靠性;而BC结构复杂,产品良率不如TOPCon,可能影响长期稳定性。
DeepSeek的结论显而易见:TOPCon凭借高双面率、低成本、成熟的量产能力,在大型地面电站中综合发电量更优,比BC更适配大场景基地。DeepSeek还特别指出尤其在高反射地区,TOPCon优势更加显著,增益更加明显。
图片内容由DeepSeek生成:
Q2: TOPCon和BC谁在双面场景下发电量优势更高?目前全球70%的场景为双面场景
DeepSeek首先明确了双面场景的关键因素,包含组件双面率、温度系数、背面增益等。目前全球70%以上是以双面发电为主的应用场景,根据权威第三方InfoLink的最新数据,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将达到86~88%,接近90%。因此在双面场景下,TOPCon组件的整体发电量优势显著高于BC组件。
DeepSeek指出双面率是核心驱动力,决定了组件背面利用环境反射光的能力,TOPCon的双面率远高于BC组件,在相同的反射条件下,TOPCon组件背面发电增益比BC高1.5%以上。DeepSeek强调了由于TOPCon双面率高带来的背面增益较大,即使BC单面效率稍高,但TOPCon综合发电量大于BC。
DeepSeek特别强调了TOPCon在高、中低反射场景下的普适性:在沙漠、雪地等反射率≥30%的地区:TOPCon背面增益显著,发电量优势最大;而在中低反射场景(草地、土地,反射率10%-20%):BC单面效率优势可能部分抵消双面率劣势,但全球双面场景中高反射地区占比更高(如中东、中国西北等大型光伏基地),TOPCon仍占优势。
DeepSeek同时也分析了BC组件的局限性,主要包括BC自身结构限制导致双面率低下并难以改变,BC量产成本远高于TOPCon,且在双面场景中背面发电显著低于TOPCon,导致BC的度电成本在项目中竞争力低下。DeepSeek明确表明TOPCon是双面场景下的绝对主流,并建议在双面场景主导的大型项目中,采用TOPCon组件。
图片内容由DeepSeek生成:
DeepSeek的结论与已得到权威第三方的结论一致:国网冀北风光储输公司主导的张北实证项目显示在2024年12月-2025年2月测试期间,天合光能至尊N型TOPCon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较BC组件提升3.61%-4.17%;近期权威第三方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公布的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的实证指出N型TOPCon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最高,高于BC。TOPCon组件具备卓越的发电能力和客户价值,将为客户做项目投资提供更为客观的科学依据,为当前平价时代下大基地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