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曹志刚: 创新、稳健、协同、标准化,共促中国海上风电高品质发展
提要: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大会开幕式上,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董事兼执行副总裁曹志刚应邀参会,并围绕“国际合作,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加快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发表了题为“中国海上风电行业高品质发展建议”的主旨演讲。
曹志刚表示,中国风电人喜于看到我国海上风电正迎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感受到朝着高质量目标前进的挑战。如何促进全行业高品质健康发展?曹志刚给出了“创新”“稳健”“开放协同”和“标准化”四个关键词。
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认真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海上风电发展的期许和计划,认真学习了温(温湛滨)市长对阳江海上风电的发展规划,既有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愿景,又有高质量、高标准、可持续、脚踏实地的实施路径,代表了中国海上风电前沿发展的先进水平,也预示着海上风电迎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令人非常兴奋,也感受到挑战。
如何保持行业健康发展,从战略、全行业层面推动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LCOE降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上风电发展的思考。
当前,中国海上风电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能源转型。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迫切的增长需求。
2018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国发电总量的占比达到了26.7%。其中,风电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5.2%。风力发电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具有功率密度高、可推广性强、产业链条长、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规模化以及高精尖技术研究与发展等优势。迫切的能源结构转型将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持续发展。
二是得益于企业发展需要。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肩负国家能源转型重任。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核准的海上风电总量达到54GW,而已吊装总量仅为4.44GW,核准可供建设规模近50GW,发展潜力巨大、鼓舞人心。与此同时,有不少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整装待发。
三是陆上风电平价上网的榜样作用。19个月后,国内陆上风电将全面实施平价上网。达到平价上网的过程无比艰辛,但苛刻的高标准也极大地促进了技术革新、产业进步,和项目精益管理。同时,海上风电的度电经济性要求已提上日程,也将逐步降补并向平价过渡。这一定会激发一场创新的盛宴,激励企业抓住机遇。
四是海上风电相关产业链已经取得的进步。截至2018年末,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达到3.63GW,经过“十二五”及“十三五”这几年,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能力已获得了不小的进步。
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抓住发展契机、具备能力释放的条件主要有四点:一是海上机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断突破。大型风机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如叶片从陆上70米以下分类已经发展到了海上90米及以上级别;单体铸件的重量从陆上到海上跨越了3倍还多;单机容量也从3MW发展到现在的6MW、8MW,甚至10MW、14MW。二是海上风电工程设计建设实施能力取得长足进步,海上安装工艺提升打开了更多的作业窗口期;开展的海洋渔牧生态等创新研究,也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海上输变电技术能力提升。海底电缆已经规模化实施,同时开启了海上柔直的研究与应用。四是海上风电的智能运维服务和资产管理能力,包括港口、海上物流能力等配套能力的进步,是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机遇的重要保障。
在令人振奋的机遇下,海上风电发展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海上风电刚刚步入初期阶段,即要开启“平价路线图”,压力之下是否会有过激的“创新”。
我国风电发展20多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15年后,才实现了陆上风电“平价上网”。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正在初期阶段,就要快速实施“平价路线图”,算上“十三五”小规模发展阶段,预计总共10年就要实现海上“平价上网”。我们需要创新的效果“两头甜”:既要提高性能、又要降低成本,对安全设计边界的把握挑战巨大,成功与失败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隔”。
第二个风险是单机容量、叶片长度、塔架高度快速大型化的质量保障要关注。
尽管中国海上风电起步已有10年,但仍处于初期阶段。大型化风电机组小批量并网也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而已,且随着竞争加剧,大型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企业海上大容量机组发电运行的时间,与25年的运行期相比并不长,在井喷的市场需求下,质量风险如何预防,如何建立高可靠性发电能力,如何培养符合高技能要求的团队,都是马上要面对的考验。
第三、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产业链长度和广度需要极大地扩充与协同。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是优势,同时各个海域的海况复杂度高,施工环境难,增大了风电场的实施风险。
依靠企业单体能力,不足以支撑海上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风电机组在海上总投资中的比重下降到33%左右,电力送出、支撑结构、施工、运维等与风电机组在全寿命期价值链上同等重要,海上风电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努力。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规避风险,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现给出四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加快创新并应用。加快技术创新,核心是要加快技术创新的变现速度并推广应用,把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紧密连接起来。如创新控制策略,降低载荷水平;如风电场定制化带来更优化的成本;如场群控制提升发电量;如模块化、平台化加快产品迭代等等。
第二个建议是加大实验、检测、培训的投资,保障稳健发展,避免2006~2010陆上风电高增长发展后质量问题爆发造成的行业之殇。
要重点投入在研发创新、试验台、人员安全认证、1:1真机培训平台、整机及零部件产业链产能扩大等方面。
加快创新变现速度,并不是让客户当试验的小白鼠。要通过数字化模拟和实体载荷技术,通过零部件实验、子系统实验、整机实验、风电场实验等,最终实现创新技术的快速变现。
第三个建议是倡导开放和协同的文化,共建共享海上风电生态圈。
海上风电行业链条长,相关方多,包含开发商、设计院、海工、水文气象、洋流、海运、安装、运维、输变电、电网、风机企业、零部件企业、认证机构、标准机构、保险、金融等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以开放的心态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合作、务实协同,才能实现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快速发展。
第四个建议是推动海上风电标准化工作,为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海上风电发展初期阶段先行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有利于统一市场标尺和要求,避免过度承诺、避免劣币驱除良币。
从风电场视角来看,海上风电是一小部分陆上风电的成熟技术延伸,加上大部分新技术、新领域、多学科的组合应用。借用相关行业成熟标准,如电力、海洋、港口工程等其他行标以及欧洲成熟规范,有利于提高标准的建立速度,少走弯路。
所谓“突破标准”,是指敢于打破不符合中国风电实际状况的标准,通过理论和实践建立适合中国海上风电特点的行业标准,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行业创新和提升,为地方经济做好支撑。
为客户发展做好服务、为地方经济做好支撑,金风愿意协助风电同仁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赢得挑战,让海上风电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 END /
收看最具影响力电力市场盛会
2019年6月1日-2日,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基金会共同举办了“2019(第三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EM.IS)”。各级主管部门、20余家交易中心、国内外顶级专家共聚一堂,研讨“现货交易下的电力市场发展与展望”。行业内500多位观众共同参与了本次大会。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本次大会的图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