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何锦龙:“光热+”模式是推动能源融合发展的理念体现
2018第三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开幕式于12日上午举行,大会汇集约600人与会,重点邀请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网能源研究院、青海省能源局、德令哈市政府、哈密发改委、玉门能源局、敦煌能源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行业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及重点企业,集中探讨生态能源和谐发展、新能源与生态环境、光热发电项目开发及成本下降等核心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何锦龙莅临大会并致辞。
以下为发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大美青海、绝色小城——德令哈,在这个丰收时节里,我们充满希望与喜悦汇聚于此,共同展望太阳能热发电事业的美好未来,共同点亮太阳能热发电的科技之光,共同开创太阳能热发电的崭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衷心祝愿本届光热大会圆满成功!祝愿我们的光热产业和从事光热产业的各位企业家兴旺发达!
加强节能降耗、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要求“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家发扬勇攀高峰、追求创新的先驱精神,不断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直追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在规模化方面获得惊人成就,而且在技术性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同时,紧盯时代脉搏,又在光热、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奋起直追,成为这个时代全球能源供应的先行者。
与此相伴,我国企业家围绕新能源发电产业,迅速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领域发展壮大,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光热镜面等主要产品产量均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并持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我国已基本实现光伏、风电、光热产业的全链供应。
我国“富煤、少汽、贫油”能源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光伏、风电、光热等多类型新能源供应模式前景广阔。如何发挥好多型能源互补优势,探索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最优方案,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光热在其发电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是推动多能互补的重要技术支撑。本届光热大会把“光热+”模式作为重要内容,是推动能源融合发展的理念体现,也是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一致、紧跟绿色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十三五中后期,国家将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智能升级及应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特色行业新能源智能应用,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衷心希望德令哈光热大会在今后为全国新能源,特别是光热产业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应用、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好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为保护绿水青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