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客户端】从炭烤到电烤,沙县“状元饼”路更宽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16日讯(许琰 谢美芳)12月14日,走进位于三明市沙县区班厝巷内的老字号烧饼——罗兰烧饼店铺内,梅梁华正忙着将烤好的烧饼从电烤箱里一个个夹出,肉香、葱花香、芝麻香……饼香阵阵,透过电烤箱直往外冒。
罗兰烧饼是沙县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字号,梅梁华和妻子罗兰靠着做烧饼的手艺,在这个小作坊里一待就是半辈子,用小小的烧饼撑起了一片小天地。
沙县特色小吃状元饼。
上世纪六十年代,梅梁华的父亲靠着做烧饼的手艺摆摊卖饼,凭借着好口味,烧饼越卖越好,名气越来越大,烧饼摊变成了烧饼铺子。
沙县烧饼又叫“状元饼”,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烧饼的传统烘烤方式为炭火炉烘烤,用木炭作为燃料燃烧加热,其温度不易控制,全凭烤饼师傅的经验进行判断。而且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灰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卫生问题无法保障。
1990年,高中毕业的梅梁华接过了父亲的烧饼事业,专职做起了烧饼。在刚接手的头几年,因为不熟练,让他吃了不少苦头。“炭火炉内温度很高,因为对温度把控不好,经常把烧饼烤焦了。”梅梁华回忆,因为炭火炉深,自己手臂也常常在烤饼过程中给烫伤。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梅梁华接触到了电烤箱,这让他萌发起了电气化做烧饼的念头。他把想法告诉给了父亲,但是并没有得到认可,“电烤温度不够,是很难像碳烤那样酥脆。”父亲的反对并没有让梅梁华气馁,在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摸索后,梅梁华终于用电烤箱烤出了酥脆可口的烧饼。
“烧饼要经过和面、包馅、擀饼等近十道工序才能出炉,其中烘烤烧饼,控制火候更是关键环节,容不得一点失误。”梅梁华介绍说,自从用上电烤箱,不仅烤饼时温度和火候的掌握越来越精确,而且节省人力提升效率,现在每天的产量比过去提升了一倍以上。
梅梁华从电烤箱中放入烧饼。
1999年,梅梁华以妻子的名字命名,为小店取名“罗兰烧饼”。
之后几年,凭借着匠心的工艺和地道的口味,小店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最多可以卖400多个烧饼。为了满足需求,2010年,梅梁华先后又购置了两台烤箱和和面机等电气化设备。
增添了设备,但梅梁华遇到了新问题。小店里的用电容量已经满足不了这么多电气化设备的用电需求,于是梅梁华向供电公司申请业扩报装。经过负荷测算、实地勘察,沙县区供电公司迅速为烧饼店安装了三相电表,为电烤箱和和面机接通了动力电。
近年来,在电气化的推动下,像罗兰烧饼一样的那些小、乱、散的烧饼作坊摇身一变都成了全套电气化的现代生产模式,班厝巷也成了沙县区有名的烧饼一条街。2020年,随着用电量的增长,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对班厝巷所处的老旧街区进行电力改造,将原先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至630千伏安,保障巷子里店铺的用户需求。昔日烧炭的烤饼炉换成了电烤箱,香喷喷的烧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节假日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有了供电的可靠保障,我们家的烧饼一定能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尝到地道的沙县风味 。”梅梁华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