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平顶山公司:全电烤烟助力烟农增收致富
国网河南电力 2021年9月7日 4178
9月6日,在郏县茨芭镇管村烟叶烘烤基地,烟农们忙着编烟、装炕、出炕,空气中弥漫着烤烟的醇香,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在几年前,因传统烟叶烘烤工艺难以满足市场、环保要求,烟农种植烟草后续加工始终没底气儿。 “之前,烘烤烟叶就靠烧煤,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每个阶段所需温度都不同,全凭添煤师傅来控制,稍有不慎,烟叶烘烤质量就不行,所以一到烤烟季,就别想睡个安稳觉。”从事烤烟近10年的王建伟感叹道。 今年4月,平顶山供电公司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对该村炕烟基地实施了“煤改电”工程。经过4个月改造,基地5台变压器顺利投运,同时将燃煤烤烟房升级为电力驱动的热泵式电能烤房,并定期帮助检查用电设备,确保基地用电安全可靠。 “改造后,温度能够准确控制,绿色又环保,浓烟不见了,刺鼻的气味也被烟叶的香味取而代之。”如今,王建伟拥有烟炕40个,每提到电烤烟带来的好处就赞不绝口。“相比燃煤,电价有补贴,人工费也省了,一炕就能减少开支近1000元。” 今年38岁的宋娟娟是茨芭镇烟草种植大户,之前一直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今年,当她看到烟叶基地安装了电力驱动的智能烤烟房解决了烟草烘烤质量难题后,她憋足了劲儿,一下子种了80多亩地,面积是两年前的三倍。 “烟草烘烤质量有了保障,种烟致富也更有信心了。现在平均每亩烟烘烤后卖4000元,光靠烟叶一年就能进账30余万。”宋娟娟说。 如今,烟叶已成为郏县特色农业的致富“黄金叶”。目前,郏县种植烟叶6.3万亩,覆盖12个乡镇230个村1700多户,预计烟农收益2亿元以上,直接带动上万名群众在烟叶产业链上务工增收。 截至目前,郏县全县498座电烤烟房完全通电,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1.1%,超额完成了今年烤烟季通电任务,其余项目预计年底前全部完工。届时,将实现替代电量4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用煤16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400余吨,等效植树21000余棵,以实际行动落实“双碳”目标。(李闯李永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