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电新闻网:劳模陈炳勤的电力人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实现了从封闭、贫穷、落后到开放、富强、文明的历史性转变。陈炳勤,这位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的老电力工人,从当初的一名普通下乡知青、线路工人,到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铜川市建市6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创新专家等,历经近40年的风雨,不仅见证了祖国发生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铜川电网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近四十年只做一件事
1981年5月,刚刚上山下乡结束的陈炳勤被分配至铜川供电公司从事线路带电作业工作,这一年,他年仅20岁。
80年代初的铜川电网110千伏的线路仅有5、6条,约近400公里,变电站也只有几座,大部分是单电源运行,全年用电负荷只有10多亿千瓦时。初当学徒的陈炳勤跟着师傅去山里巡线,出门坐的是大卡车,崎岖蜿蜒的山路一走就是一天。山里的天气寒冷,每年的10月初就穿大衣,一直到第二年的五月才脱大衣,他们身背工具包,衣衫褴褛的背影常常被当地百姓戏称“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架线的。”恶劣的环境下,从早到晚一天只吃一顿饭,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一起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患有胃病。艰苦的工作环境,每个月拿到手仅有18元的工资,令与陈炳勤一起工作的许多年轻人纷纷离开了这里,选择了当时热门的商业等单位。而陈炳勤始终在这个最艰苦的岗位,每天忙的不是上杆架线,就是巡线检修。
1984年的某一个春日,陈炳勤与同事前往宜君参加焦宜线检修,行至哭泉境内,车辆突然抛锚,瞬间翻出公路40多米远,车内一个班近10人连带工具一起随着卡车翻滚。当所有人爬出车外时,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车再翻一个跟头,前面将是一条深沟,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不同程度受了伤,陈炳勤的头上也磕了一个深深的口子。从医院回来时,亲人们都在门口焦急地等待,陈炳勤的未婚妻也在人群当中。握着亲人的手,陈炳勤不禁流下了热泪。望着暮色中远方亮起的一束束灯火,他更多的是对这个职业的自豪,由此也更坚定了在这个行业继续干下去的勇气,而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1989年,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铜川大地,金广线履冰造成50米的铁塔弯曲。凛冽的寒风中,满地都是冰雪,陈炳勤与同事展开紧急抢修。线路履冰比碗口还粗,到中午时分,导线产生共振,铁塔忽然从25米处反方向倒塌,而陈炳勤与同事就站在24米处。事后想想,陈炳勤内心一阵阵后怕。这一年,他27岁,刚刚结婚不久。
同年,陈炳勤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开始担任铜川供电公司送电处带电一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走遍了铜川大地的沟沟峁峁,大山深处,有线路铁塔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
2008年,南方电网遭受史无前例的冰雪天气影响,陈炳勤主动请缨奔赴江西萍乡抗冰抢险。担任技术指导的他每天忙着制定方案、措施,向总部汇报第二天的工作,几乎彻夜不睡。
2018年7月31日,德宝线路架空地线发生断股,该线路为跨地区联网线,负荷大,必须及时处理,及时缩小故障范围。省电力公司紧急抽调技术力量积极应对。年过半百的陈炳勤作为参与专家之一,与大家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方案,制定措施。
工作之初,在铜川变电站参加等电位作业,第一次登杆时的紧张、期待、自豪,到如今成长为一名电力行业的技术专家,几十年来,他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并且努力将这一件事做好。
从学徒到创新专家
还是才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时,业余时间里,陈炳勤就是出了名的“爱捣鼓”。工作中一旦遇到难题,他总是喜欢追问,反复琢磨、试验、创新、改进,有时想出了好办法,就立刻展开尝试,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在创新过程中,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享受着创新带来的乐趣。
1998年,面对线路工作时双钩紧线器松紧导线过程中,由于没有防脱装置,极易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对此,陈炳勤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利用业余时间,他反复琢磨、试验,一次次尝试,绘制图纸,最终为下双钩加上了防脱装置,彻底解决了实际难题。至此,打开了陈炳勤的创新之路。20余年的时光里,他始终坚持对工具管理及作业方式进行创新,在细微之处仔细观察、捕捉信息,并为此展开研究。在创新的路上,他越走越远。
在长期的实践中,陈炳勤早已经成为输电线路工作中的行家里手。2012年,以陈炳勤本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铜川供电公司正式成立,这不仅为今后工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新、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为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作为一班之长得陈炳勤努力营造创新工作氛围,将创新精神在年轻人中传承、发扬。每每分来青工,他就引导青年思考、学习、不断摸索实践,研究新的工艺方法,进行小改小革。经过一番努力,一茬茬年轻人在这里得到成长、积累,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
经过不断实践,陈炳勤和他的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先后有40多项创新成果获局、省和全国获奖。获得10项专利。其中《330KV金锁变改造负荷专供线路搭接方式研究》、《研究拆放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新方法》创新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电力公司一等奖;六项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陕西电力建设史上开辟了330KV变电站全站停电负荷转供线路搭接的先河。
陈炳勤以对工作近乎严苛的“工匠”标准,带领班组实现了安全生产7000多天的长周期记录,创造了连续20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的奇迹。他的40多名徒弟纷纷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这样创新精神的感召下,铜川供电公司先后成立了10个炳勤创新分工作室。
2015年,炳勤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陕西省十佳创新工作室。2017年,荣获国家电网劳模创新工作示范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汗水伴随着荣誉。陈炳勤先后荣获2014年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杰出能工巧匠、优秀班组长等诸多荣誉称号。2018年6月10日,在铜川市建市六十周年杰出贡献人物颁奖典礼上,陈炳勤作为科技创新贡献专家出席了活动。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带电作业班,创新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传承。
见证电网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陈炳勤不仅见证了铜川市由昔日的煤城到如今的绿色养生旅游名城的发展,也见证了铜川电网的巨大变化。
40年前,铜川地区110千伏变电站寥寥无几,整个铜川电网以35千伏为主,线路总里程不足80公里。40年后的今天,线路已经由当初的300多千米发展到了1300多千米,变电站发展到了36座。330千伏、110千伏、35千伏的变电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电网架构,大大提高了铜川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及外输能力,构成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为铜川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
曾经,陈炳勤和他的同事掌握上下导线距离,全凭目测、经验判断。或用经纬仪测量,操作复杂,对人员技术、地形较高。如今,有了测高仪,不仅携带方便、操作简便,还精确度高。巡视线路更是有了无人机,现代化的手段极大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曾经,山路崎岖蜿蜒,交通不便,陈炳勤带领的巡线队伍早出晚归,饿了,到群众家里借点盐巴,买些鸡蛋就地煮着吃。渴了,捧起山路上牛蹄印里的积水喝。为了工作,往往开车数小时后,还要徒步4个多小时是常事。如今,山里的村村通公路四通八达,遇到问题,再也不用徒步数公里区乡镇邮电所找电话,一部手机从此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曾经,农村用电量和需求量日趋增大,老化的电力设备不堪重负,特别是随着农民实现了生活电气化,用电带来了安全隐患愈加明显,变压器“小马拉大车”超负荷现象严重。而如今,户户通电工程使村民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农网改造升级使农村电网变得更加“坚强”。
陈炳勤,这位年过半百的老电力人,每每提及电网的发展变迁,他总是高兴地掰起手指,细数新旧变化,言语中充溢着新时代的自豪与满足。
(新华网9月27日)
(中电新闻网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