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2021(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组委会打造的“电力现货大讲堂”,自6月中旬开播以来,受到业界广泛欢迎。 目前系列课已上线两期,分别由中国电科院自动化所党委书记杨争林、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两位授课老师,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力市场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等当下热点问题发表详细解说。 电力市场的作用包括:1)优化配置已有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电力生产成本;2)释放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投资,促进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3)安全经济相容,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4)一个有效的电力市场体系还应该能够对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比如优化电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 电力现货市场将带来新的挑战:1)实时发用电力平衡;2)调频、备用、无功电压、黑启动等辅助服务;3)机组发电能力、启停特性和爬坡能力技术特性;4)输电设备安全。 碳中和目标倒逼约束下要求最大力度开发新能源,实现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超常规发展。 在传统新能源消纳机制中,发电侧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政府补贴,建立清洁能源容量电价制度,降低清洁能源发电的综合成本,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用电侧建立清洁能源配额制度,调动用电侧的清洁能源消纳积极性;最后使清洁能源与常规能源发电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但在未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市场机制中,我想提出几个问题:1)我们还能不能继续采用计划为主的新能源扶持机制?2)我们能不能开辟新能源专享的绿电市场?3)国外“市场外政府扶持,市场内公平竞争”的做法能否适用于我国?4)还是我们需要实行政府对新能源托底的电力市场价? 如何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量和价?我个人建议,可以采取自主或价格接收者参与市场、最低结算电价补偿、补偿价格动态调整、建设灵活调节资源市场、鼓励参与电网调节等系列措施。 关于杨争林讲课的更多内容,请查看上方图片观看直播视频回放。 “双碳”目标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将成为各省的主要电源,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处理特点,具体包括:
1)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在本地消纳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通过能源资源大范围高效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2)新能源发电资源存在一定反调峰特点、出力波动性明显,对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出极高要求;3)新能源出力在时间上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现有技术条件下预测精度不高,需要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建立更加精细的交易机制,满足市场主体灵活调整的需求。
不同国家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市场模式等情况有别,新能源消纳方式也不同,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新能源发电以政府规定的固定电价上网,不参与竞价交易;2)有溢价补贴的新能源直接参与电力市场;3)通过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灵活性资源潜力。
国外新能源参与新货市场给我们以下启示:1)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享受带补贴的优先发电向完全市场化逐步演变;2)完备的现货市场是国外市场成功运营的关键;3)灵活的日内交易产品设计,是保证新能源发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关键;4)低碳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我国第一批8家电力现货市场在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方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从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的方式来看,主要包括报量报价参与、报量不报价参与和不参与等三种方式。
关于我国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1)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2)完善市场机制设计,鼓励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3)创新辅助服务品种,建立费用传导和分摊机制;4)建立容量成本补偿机制,保障系统容量充裕度。
关于马莉讲课的更多内容,请查看上方图片观看直播视频回放。 本次系列课是2021(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峰会是当前全球电力市场领域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专业性会议。8月26-27日,本届峰会将在北京贵都大酒店召开,峰会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为“促转型,保发展——双碳目标下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电力现货大讲堂”目前正在“电力革新社”线上平台持续更新。电力革新社是由能见科技倾情打造的最专业的电改一站式充电平台,旨在专注电力改革、助推能源革命、把握市场动向、赋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