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中国的能源总量将在2045年达到最大值

能见App 2018年1月25日 431

2018年1月25日,由瞭望周刊社(瞭望智库)与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2018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京举办。围绕“绿色改变中国”这一主题,政学研界权威人士及绿色能源企业代表深入探讨绿色能源如何助推中国绿色发展。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能源转型支撑新型发展”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杜祥琬: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谢论坛的组织者组织这样一个绿色能源的论坛,也感谢大家都积极地来支持中国的绿色发展,刚才贾康同志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他特别提醒我们大家注意现在客观上有一个逆绿色发展的问题存在。大家知道我们新时代要实现新型发展,而新型发展需要新的能源的支撑,所以,要能源绿色低碳的转型,我今天就用这个标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想把这个问题说一点自己的认识。

十九大非常明确地指出现在发展的方式要进入一个新阶段,就是要从高速度的增长要走向高质量的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也是新阶段新时代的一个标志。同时,我们这个含义里也包含我们这么多年发展非常大,进展也非常快,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扩张,是一种平面型的发展,是一种外延扩张型的增长,现在我们要从这个增长的模型进入到一个质量型的增长,这样一个发展,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变化使我们国家潜在的增长率发生了变化。

(图)现在这个潜在增长率,底下的红线是经济学家们用生产函数算的一个潜在增长率。我们曾经有几次人为的刺激,使得这个增长大大高于潜在增长率。盲目的追求高增长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要逆着那些对国家和人民带来不良效果的所谓的增长。现在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把改善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前位。为了环境,为了生态文明,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呼唤着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化。

刚才贾康同志也说到我们国家大面积的雾霾是有违“以人为本”的发展初衷的,PM2.5这个结构挺复杂的,但是各个研究组发表结果的一个共同点是2/3的PM2.5都来源于煤炭跟石油的燃烧,这一点是共同的,而引起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的3/4都来自于高碳能源。所以,污染源和温室气体这是两个概念,但是他们基本上同根同源——来自于高碳能源。所以,要实现“绿色低碳美丽”(十九大加了“美丽”两个字),这六个字不简单,它就不是平面发展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立体的深度的发展,也是“两山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这就是要有新的增长点,也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新型发展要靠新的动力、新的增长点,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型服务业等等,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等等。

年经济增长率近年来大体上保持在6.5%左右,去年是6.9%。但是我觉得可能今后几年,根据现在生产要素的情况来看,可能在6.5%左右这样一个范围发展。而年能耗增长率大约是1%-2%,以比较低速的能源增长来支撑这样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样一种新常态应该说为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能耗的增量只有1%、2%,这样一种增量,完全可以由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主要也是可再生能源,核能,还有天然气,天然气是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用这样几个能源的增长来满足是完全可以的。

还要提高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目前大约是25%左右,要大大的提高。这个提高的办法就是要把终端能源当中那些不发电的部分,比如说散烧煤这个要减下来,比如我们开车用的油也要逐渐用电代下来,提高电的比例。

第二部分我想说一下能源的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转型在我们国家的驱动力第一是改善了环境的质量,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是为了培育新的动能、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能源转型首先要强调节能提效,这是能源的战略之首,在中国用能大国首先要看重这一点。本世纪前15年,我们的能源强度下降了30%,这是一个进步;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提高了19%,这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拿2016年的数据来说,能源强度,就是生产一个GDP我们消耗了多少能源?这个能源强度仍然偏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也就是说我们2016年生产了全球15%的GDP,而我们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这样算起来就是1.55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和典型的发达国家比就是好几倍了。

现在我们正在推行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最近我们提出“无废城市”,明天环保部就要启动这个“无废城市”试点,我们希望落到一个城市都是一键式的,应该把他们相结合起来,都有利于节能减排,而且有利于社会的治理和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个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这一年首先一件大事就是做好煤炭的清洁、高效的利用这个大文章,但是同时就会逐步地减少它的占比和绝对量,应该看到这是一个进步,煤炭是有过很大的功劳的,但是也造成很多问题,现在总的发展趋势我们要用好它,同时要逐步的减量。现在的情况是煤炭最近三年的年消耗总量已经进入下降的阶段,2016年同比下降了4.7%,2017年有一点增长,但是也不会超过2013年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说是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型污染治理的必然要求。

刚才说到脱钩,这个图是经济增长,黑色的柱状图是中国GDP每年增长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来GDP的绝对值一直在增长,GDP的总量并没有下滑,它在增长,只不过以百分比表达的那个数从高速变成中高速而已,这是总的经济在增长,而同时煤炭是个什么样呢?煤炭2013年最高,2014、2015、2016年下降了,2017年稍微有点增长,但是也不会超过2013年的值。(PPT图)GDP增长,煤炭是这样一个的发展,煤炭消费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现在是62%稍微低一点,2020年会降到58%,这个已经写在了我们国家的“十三五”能源规划里了。2030年到2050年会进一步下降,2050年它应该小于30%,这个数已经写在了我们国家公布的2030年能源发展战略里。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煤炭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它的占比和它的绝对量都会要逐步的下降。到2050年那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能源结构的变化应该说还是很明显的,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政策引导我们要防止刚才贾康同志讲的逆绿色趋势,有很多政策引导好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引导能源结构的优化就会比较有效,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特别是向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特征。

我们国家的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现在大概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已经超过了2015年,这个数上面是2020年的,2020年是按照国家的规划要实现非化石能源15%,我们天然气现在是百分之六点几,希望它增加到10%。所以,两个加起来低碳能源应该能占到25%。上面的是2030年,2030年国家已经公布的非化石能源要超过20%,再加上希望天然气能到15%,这样就有35%。我们到2050年,低碳能源的比例会到60%的样子,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也就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实现并且争取超过这样一个转型的要求。

这是工程院2011年公布的中国能源结构到2050年以前,底下蓝的是煤,紫色的是油(见PPT),现在实际情况比我这个图还要积极点,这个图是2020年煤炭达到峰值开始下降。煤炭加上石油这两个比较高碳的能源到2025年左右应该能够达到峰值下降,而这两个达到峰值下降就是我们国家承诺的2030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的一个基础,这是个前提。黄色的天然气会增加,上面是水电、核电,还有非水可再生能源,这一块现在看起来应该比我图上画的还要大一点,中国的能源总量也就是这个线大概到2045年左右会要达到饱和的样子,达到最大值。

大家可以看一下2050年的结构,我们上面黄的以上这块会超过50%,这一点现在应该比我这个图画的还要积极一点。

新一代的电力系统有这样几个特征,一个是非化石能源电力高比例,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另外,集中式跟分布式相结合,要体现一个多能互补,同时因为有间歇式的风能、太阳能,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储能相配合,同时和智能的控制相结合,发展一个智能的能源互联网。所以能源转型是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基础。现在有一些研究所研究表明,我们现在国家提的是2030年达峰,他们研究认为2025年左右达到峰是可能的。

能源转型和新型发展应该说是一个长期的,也是相当艰巨和复杂的,但是方向是清晰的,这是国家的目标,是老百姓的诉求,也是全球的大势。我们要抓住这个新常态的新机遇,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今天主要给大家讲到这儿,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杜祥琬 / 太阳能 / PM2.5 / 化石能源 / 院士 查看更多
资讯

借力可再生能源——农村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在全社会节能降碳大趋势下,农村能源降碳路径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8月25日全国低碳日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与中国沼气学会联合倡议,号召农村能源从业人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农村能源节能低碳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期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30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中也表示,正组织编制《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

资讯

储能爆发前夜 新能源配储若干难题待解

近日,连续高温让全国多个地区的电网再度突破历史最高负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许久未见的分区停电情况。对于能够削峰填谷的储能,大众再度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武魏楠) 在明确中国将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后,如何平衡高比例新能源给电网带来的波动就一直是热议的焦点。在《能源》杂志主办的“第二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

资讯

杜祥琬院士: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之路该怎么走?

核心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究竟长啥样?又该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业内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其构建方式和具体技术细节方面,仍处于探讨和探索的阶段。 “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走向碳中和的一个关键举措,需要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实现安全、可靠、灵活供电。”9月11日,在第五届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为主题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

资讯

杜祥琬院士:拉闸限电的症结在体制机制 而不是技术

电力安全始终是中国电力发展的首要命题,也是电力规划工作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源结构转型速度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由煤电主导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配套政策机制和解决方案尚不完善。 结合中国电力系统现状,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与中国能源网推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专家谈”系列栏目,定期邀请电力行业专家分享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内核以及其在“十四五”期

资讯

杜祥琬院士: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降低1/3,未来10年再降66-80%

文丨新浪科技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 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 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1/3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3亿辆,每辆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城市副中心要“能光伏处皆光伏”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城市副中心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将安装光伏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打造“无废城市”。城市副中心要构建安全、低碳、绿色、高效的综合能源体系,在不影响建筑美观的前提下,实现“能光伏处皆光伏,和储能相结合”,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要大力发展可再

资讯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怎么“转”?

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实现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推动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对于落实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应该怎么“转”?在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这一话题引发专家热议。 从两个路径、两个角度推动农村能源转型 农村能源是农业农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保障。“因此,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依托能源效率提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