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 西藏日报2版、西藏日报客户端:织就“光明网” 照“靓”新西藏
“明确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完成多项重点工程……显著地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近期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获得单位——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部的一段颁奖评语。
自2015年中央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广大电力建设者团结拼搏,在雪域高原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织密“一张网”助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十二五”以来,国网西藏电力先后建成了青藏、川藏、藏中3条“电力天路”,使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大电网时代,在世界屋脊织起了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和“光明网”。
2010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海拔5300多米的青藏联网工程唐古拉山沼泽地冻土基础施工攻坚战打响。“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40%,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8级以上的凛冽寒风是家常便饭!”说起那段经历,时任青藏联网工程突击队队长张明勋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施工期只有20多天,因为天气异常寒冷、缺氧严重加上连续高强度作战,12月上旬项目部和施工班组患感冒的人非常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76人同时输液。为了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大家是白天上工地、晚上打点滴,甚至还一边输液一边开会。正是凭着这股子‘轻伤不下火线’的劲头,提前三天圆满完成任务!”每当说到这里,张明勋既自豪又兴奋。
“藏中联网工程建成后,我们的用电水平大幅提升,村里现在还实现了自动化灌溉,浇水快,出水多。有了可靠的电力,我家去年还靠种了花椒,收入2万多元,加上家庭旅馆的收入,一年挣的真不少!”西藏林芝市朗县洞嘎镇卓村村民扎西顿珠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西藏依托3条“电力天路”的强力辐射,主电网已覆盖了64个县区,供电人口278万,使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基本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战注入强劲动力。
延伸“一条路”服务边疆群众脱贫致富
昌都地区江达县岗托村是西藏和平解放第一村,也是第一批进行农网线路改造升级的贫困村。
2019年,村民普巴向县里递交了申请,打算开个家庭旅馆。普巴说:“以前没电的时候,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干。现在有了电,我们就有了信心和胆量,大伙都在向前奔。好日子呀,离不开电!”
同样,充足的电力也为林芝朗县产业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朗县核桃远近闻名,以前,由于完全依靠手工加工,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效益差。接通大网电后,生产链全部实现了电气化,生产效率提高了,种植规模扩大了,核桃树成了群众实打实的“摇钱树”。
农牧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的大幅提升,不仅让普通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产业扶贫项目和易地搬迁等提供了强力的电力支撑。
“搬来安置点后,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以前太阳能电板每天只能保证2到3个小时的用电,洗衣机、冰柜等家电都没法用。到了这里,随时可以用电,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来自那曲双湖县的村医才多在拉萨当雄县羊八井精准扶贫风湿患者集中搬迁安置点满怀喜悦地说。
2016年以来,我区相继投入245亿元实施了农网“户户通电”、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暨农网线路改造升级、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一系列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国网西藏电力已完成248个易地扶贫搬迁供电工程,解决了近8000户贫困人口供电问题。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国网西藏电力助力脱贫攻坚,不只是停留在电网建设的主业上。
家住阿里的次仁顿珠是国网西藏电力近年来实施“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政策的受益者。三年来,国网西藏电力定向培养了像次仁顿珠这样的本地贫困生源共300多名,公司不仅加强了本地电力专业人才的储备,也为区内贫困生源家庭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国网西藏电力还结合西藏实际,大力实施“三优三降”优惠政策。即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对本地生源、少数民族生源优先组织招聘、面试、录用,降低学历条件、专业要求、录取分数。目前,公司累计招聘高校毕业生2896人,其中,西藏籍贫困大学生1530人。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手段方式上,公司始终坚持发挥优势、务求实效!”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部主任何龙寿说。近年来,国网西藏电力还在电网建设中,吸纳当地农牧民群众1.1万人,用工104万人次,近2000人实现就业,共计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8.6亿元。
另外,近年来,国网西藏电力先后累计向7地市21个村派出13批共1000多名驻村队员,投入扶贫资金上千万元,帮助村民危房改造、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开办专业合作社、建设扶贫光伏电站、改造用电线路……通过一项项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举措,实现驻村点脱贫115户635人。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阿里电网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国网西藏电力人正不遗余力地朝着实现主电网覆盖全区74个县区的目标迈进!”何龙寿说。(次吉美朵本报记者刘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