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利康达孙建文:“竞价”模式下风电机组运维的新思路
以“创新驱动 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18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于11月22~23日在重庆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能见APP全程直播。
北京优利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孙建文发表题为《“竞价”模式下风电机组运维的新思路》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孙建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竞价模式下风电机组运维的新思路”。
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19年要实现竞价上网,2020年要实现平价上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意味着不管投资商也好、整机制造商也好、供应商也好、运维商也好都应做出积极改变,在各自的领域进行探索,寻找更切合实际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我们根据行业内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在如何实现降本增效上也在进行一些探索,基于我们的平台严格管控,也在部分环节上实现了一点点成绩,下面我就以运维的某一个风场为例子,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经验,写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挖掘潜力,人员优化;第二部分,平台为基,数据驱动;最后有一个小结。
一、挖掘潜力,人员优先。
在运维成本中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概能占到一半以上的费用,所以首先从优化人员上来说就有两个步骤:一是降低人员数量;二是降低人员级别。2016年和2017年我们分了一个对比,2016年我们单位在这个风场是4个员工,在2017年前3个月我们仍然用的是这个配置,但是在后9个月,我们的配置降到3个中级别的工程师和1个低级别的工程师。人员从高水平上降到低水平上,我们整个能保证风场运行的质量吗?怎么来保证这个事情?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分了三步:第一步,在过程中始终贯彻应用Mlearning人力平台和TS平台进行培训,这是我们公司专门为培训打造的两个网上平台,一个是实时更新课程和一个课程库。第二步,平台考核能力提升机制。在线上培训的过程进行学习和在线下进行一系列考核机制,在3个月的缓冲期当中我们是怎么做好控制。这是我们线上的一个培训机制,这是手机客户端,我们考核周期是每月一次,不单单这个项目,公司整体项目来说都是针对平台对员工每个月要进行一次考核的。第三步,缓冲器的利用。
线上的考核大约是这么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就是线上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成绩进行录入,作为这个工程师晋升或者淘汰的手段。但是在成绩出来以后,我们的技术团队和技术支持,针对他考核的成绩,他们的缺失点,我们及时把这个课程进行补上,再放到课上进行下一次的学习和下一次的培训。整体的一直在形成对这个风场薄弱点的强化,最后形成一个闭环。
平台考核能力提升机制,在三个月当中现场要有一定的实操,我们要从理论结合实际上来做这件事情。所以第一现场的这几个员工,我们要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通过我们的平台会实时发工单制,他要根据工单来完成工作。对于他完成工作的好与坏,会在平台上时时录入和进行点评。如果低级中级工程师要服务这个现场的话,那他在现场对于整个现场的管理,比如说平台的使用、客户的一些沟通,在于各个方面的协调管理工作,都要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习,都有相应的工作,并且这时我们也要对他进行考核。
再有就是机组实际操作培训,风场的一些指标要保持一定的程度,在我们的运维平台上都有一定的警戒线,如果低于这个警戒线我们会马上进行反馈,并且这个指标要作为考核能力的鉴定。再就就是我们的培训机构,针对这个风场也要制定专门的线下培训和考核机制,对比风机的实操、现场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尤其是安全和技术这方面的事情进行严格的把关和考核,通过这一轮下来以后,我们经过上一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应对这个人员进行优化。
有一个缓冲器的利用,在三个月当中有两个月按照这个系统进行管理,考核全部通过中级别的人员,他在做代理项目经理的工作,原有级别的那个人还在这块对他进行监督。其实在现场这几个人,主要是执行我们技术团队,由项目管理平台和智慧运维平台进行。我们的后台会对每个月风场的指标,比如故障复发频率、平均故障排除的时间、平均故障时长等,这些都在平台上有一个红线,始终要监测他们做的工作是否达标。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技术团队要给他下发一个工单,要保证对现场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和缓冲器,做到了在第4个月中这一班现场人员可以来做这个工作,他主要是执行。
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其实一年对它进行了线上培训次数11次,线下培训次数8次。我们进行的人数一共有5个人,有1个人不合适要进行再培训淘汰制。通过人工这方面,我们在这个项目努力执行下,仅针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我们比2016年的同期下降了12.5%。
二、平台为基,数据驱动。
我们总的一个思路就是以预防性运维为主,我们行业里一直在提,各个产业也有相关的运维软件来监测风机的性能,我们也是基于SOP和SPM平台,对影响的每一步进行监控管理,来降低我们的成本,并且保证质量。
首先基础就是基于我们这个平台,在有这个平台指挥情况下,进行计划巡检和主动消缺,如果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要查原因、再优化,形成一个整体的闭环运维方式。
具体我我再分说一下,首先是基于SOP智慧运维云平台,我们要求每次现场的数据,要在每月3号之前必须上传到平台,这时候平台自动会生成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在5日内必须要发到项目现场,来执行这个工单。现场在这一个月当中,就是由于这个工单,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我们一直来指挥他在现场主要做什么,他的巡检工作,隐患性消缺工作要根据这个来执行。在过程中,我们的平台还始终每天要检测他们的工作状态,要保证工作的及时完成率。如果执行完了工单传回来以后,各个部门进行审核,我们分三个步骤,每次现场做完的工作,要求一天必须要传到平台上,项目经理在两天的时间必须完成他自己风场项目审核,初步判断。如果有问题,他要及时下到现场进行修整。再由技术团队通过后台的技术支持,要在3天时间内对这个东西进行审核,审核完了以后,如果有问题要下发到下面,让他及时去完成,回头再审核,直到相应的标准再保存,我们公司管它叫1、2、3管理法则。
这是我们平台的一个每月样本报告图。这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会对现场派发工单。再有就是风机的巡检管理,对于巡检来说是有目的性的,我们要从平台上需要什么项目由系统派发工单,现场派发以后要反馈检查的信息,平台根据上传进行两项审核,如果有问题进行继续处理,如果没有问题,最后处理符合到标准要求的时候,我们就把工单关闭掉了。我们始终做到一个从开始到最后的闭合,在平台上始终要有一个追踪。
这是我们两年可利用率的比例,我们保持得还比较可以,只是人员的降低。再有从主动消缺上,其实就是我们主动处理问题,这比2016年上升了很多。这是我们初步巡检的次数和每个月故障的次数,以前这个机组平均每个月要发生故障7次左右,目前下降到3次。
再就是我们是如何做定检的,其实定检很简单,但现在随着成本的降低,我们必须要严密把控,不管是从人也好,首先从计划我们就要严密的有一个很好的计划,通过优化的人员和之前的工期以及质量中间的把控,怎么控制到符合我们可控的计划内。我们都知道,如果定检的话,隔两个月或者三个月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其他由于物料等原因要耽误时间,会影响很大的效率和成本。
首先,我们公司在这个风场我做完以后要录入一个定检时间,在定检要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前45天,现场就要结合,因为我们要约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我们从平台上去启动定检的时间,所以提前45天我们就把这个事情做了。做了以后,我们后台的技术支持,看到启动时间风场要进行定检了,他就要提前把这个风场的基本资料,比如这个风机的运行手册是什么,就要把这个东西标准的一些工单和相关的物料,在一共三天的时间里,把这个东西直接上传到我们的平台上,由现场的项目经理进行审核,因为结合业主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一些项目的增多,进一步进行现场审核。审核以后五日之内传到平台上,这就生成了一个对这个项目的检查。我们的管理团队需要多少车辆、多少人、多少工具,再有需要一些协调的,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开始,或者需要一后备件,跟业主也是及时沟通,以保证后面的工作顺利进行。
2016年我们没有确实凭借这个平台进行管理,所以故障率稍微多了一些,在2017年故障率小了,所以就给了现场人员可以定检的时间。2016年度,半年定检还要派人去,2017年实现现场人员独立定检和协作定检,所以我们也实现了人员的优化。
在优化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个工期的控制,所以我们也是通过平台每日对效率进行监控,什么问题现场要及时反馈出来,登录平台上,各个部门根据平台上的问题,属于谁的问题直接派到哪个部门再去协调。再就是根据备品消耗,在平台上进行时时监控,首先我们知道这个项目用了多少耗材和耗品,第二个我们时时监控现场的物料用到什么程度了,是否能干完,需要及时补充,来保证我们的工期。
再有就是质量这块,我们每做完一台的时候都要录入SPM项目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录入以后,我们要根据以上这些项目,会负责的标准、现场检查的照片、做的是什么程度,也是分1、2、3,现场一天传,项目经理两天审核,我们后台要对这个东西进行整体的校正,如果有问题马上提出把工单退回进行优化,达到平台上规定的分数以后,我们才会通过。这是我们在整体的一年检和半年检的过程中,我们大概节约了以上这些成本。
再就是备件的原因检查和再利用,我们针对平台上录入比较多的备件,如果达到了我们的数量,我们平台上要启动备件,进行根本原因查找,并且形成相应报告。根据相应的项目不同,我们还会对一些备件进行现场使用维修。这是我们的一个根本原因分析报告,我们一定要把原因查出来。结合我们的技术团队,我们能怎么解决?如果要是质量或者其他问题,要提供给客户有比较完整、详细和确实是问题的报告,方便客户进行下一步的措施。
对于备件维修上,如果这个备件需要维修,根据合同不同,我们要对备件进行维修,是不是需要维修呢?备件经过平台上的判定参考,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就是下工单维修,测试对这个东西再投入到风机上运行。我们的维修主要是基于风场,为了提升风机的可用率和风机效率。新备件回来以后,在巡检过程中进行更换,这也是保证机组的缺陷不会存在隐患。
这是单独的项目,我们这个是整包项目,当然整包不包括齿轮箱发动机这种大备件,我们一年消耗的价钱大概是这些。我们公司基于这个平台模式严格进行把控,领导也比较重视,严格控制我们的每个环节,所以在2017年底整体风场项目大约能降到这个水平。
三、总结
在整体行业水平上,我们是一年一招标,或者是很短的时间一个招标,但其实不是正常的流程。整体的运维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稳定以至于提升的阶段,我们没有整个的时间还是做不成一些事情的,所以我也希望与各行业的各方面进行合作,提高我们总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行业也风险出我的一份力量。
(根据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