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武钢:你好,零碳未来!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以来,中国正式开启了“碳中和长跑”,以举世瞩目的大国责任和行动力,加速成型落地了一系列碳减排政策规划和行动方案。众所周知,实现“碳中和”绝非一蹴而就。以我国当前的排放总量、发展速度、经济规模、所承担的全球制造产业链重任,以及资源条件来看,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碳中和”。
幸运的是,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未雨绸缪,30年前就开始布局谋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乘风工程”、“双加工程”,到2003年启动的“风电特许权项目”,到2006年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再到2009年发布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以至于2015年开始的光伏“领跑者计划”。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支持下,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获得了高速发展,2021年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全面脱离补贴,步入“平价时代”,而整个电力行业从对煤电80%以上的依赖,发展到现在煤电占比约50%,迈出了中国能源转型可喜的第一步。
起于风,但不止于风
双碳达标是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替代转型的过程。过去二三十年,如果没有化石能源对电网用电安全可靠的支撑,就没有各种风电、光电、储能的发展和成长空间;现在乃至未来的三四十年,化石能源在有序退坡过程中,依然起着稳定供电的坚强支撑作用。我们要对化石能源的担当与支撑作用给予高度的认可与敬意。
在中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全球的碳中和达标压力下,在高耗能支柱产业争取未来发展权的时候,在全国各省市地区面临严苛“能耗双控”考核目标的时候,已崛起的新能源是化石能源转型的好伙伴,应当挺身而出,坚定地承担起辅助产业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为“碳中和长跑者”赋能。
风电和光伏是当前全球最具经济价值和规模化发展的新能源。截至2020年底,全球累计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400GW,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4%。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新能源可以承担更多责任。
伴随着全球碳中和的发展大势,风电企业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使风机拥有“智慧大脑”,成为电网友好型的发电设备,为零碳转型和能源升级提供数字化支撑;从智慧风机升级到智慧风电场,对风电发电量预报的精准度上升到了80-90%,保障了电网可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保障新能源场站收益和能效水平,有效地推动了能源发展模式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金风科技坚持用绿电制造,2020年运营边界绿电使用率已超过63%。与此同时,公司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逐年提高链上企业绿电使用比例和产品回收利用比例,推动供应商零碳转型。只有从制造开始,走上低碳的全新发展道路,才能具备更强大的能力,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对一台GW155-4.5MW风电机组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估后,我们发现,其度电发电碳排放已降低到仅仅7.25克,不到火电碳排放的1%,而风电也正在越来越多的与多种传统、新型能源形式和储能系统高效、智慧结合,相辅相成,终将构成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一台风机到一个场站、一条产业链,再到整个电力系统,零碳未来起于风,但不止于风。
起于新能源,但不止于新能源。
零碳之路,从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工作抓起,但绝不止于新能源行业自身的发展。在“能耗双控”的政策下,高耗能产业和地区需转变发展观念,降低对化石能源和高碳发展路径的依赖,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在此背景下,“新能源+”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和社会生态,让新能源满足更高的能源消费需求,为更多产业和地区的低碳转型赋能。
金风科技积极创新,以新能源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的负荷侧零碳解决方案为基础,构建“新能源+智能制造”、“新能源+智慧园区”、“新能源+智慧交通”、“新能源+数据中心”等产业共同体,为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四大高载能行业、消费品制造业、港航物流行业以及互联网等高耗能产业的低碳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帮助制造产业应对国际贸易碳关税、碳标签、碳减排证明等形式的“碳壁垒”,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已有了一些实践案例。
北京亦庄,金风科技打造成了国内第一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并分别在福建、江苏与三峡、中车电机等合作伙伴携手,将北京亦庄园区碳中和的经验在福建、江苏等地成功实践。金风正在与遍布全国的伙伴积极探讨合作,帮助各类产业园区提升用能绿色度、降低减碳成本,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达到收益最大化。
在天津,金风科技与中石化润滑油合作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并网投运,成为天津市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该项目不仅满足了中石化润滑油天津分公司厂区的自身电力需求,帮助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还能将多余的清洁电能通过大电网为天津市民的生产生活所用。
在河南安阳,金风科技与当地政府和高载能企业共同建设的“云阳绿色冶铸一体化项目”,通过部署分散式风电、光伏、工业余热发电、供暖等解决方案,为高端铸造产业赋能。该项目建成后,将在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年铸造产能超100万吨的“双百目标”基础上,达成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的目标,将南召县打造为河南最大的精品铸造基地和3A级工业旅游景区。
除了产业赋能,金风科技还积极响应“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将“新能源+”深度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将风能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调整地区能源结构,为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低碳化发展赋能。在广西崇左,金风科技将风电开发和改善区域民生相结合,以彩绘风机的形式融入当地壮族文化,实现人文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新推动风电绿色旅游的新型商业形式,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集体收入。
起于碳中和,但不止于碳中和。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家园,在全球气候治理困局之下,中国承诺“碳中和”,不仅仅是展现大国担当,更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勾画蓝图。
“碳中和”带来的不只是气候问题解决之策,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低排放、零排放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约束条件,碳元素进入了价值体系,整个经济结构的行为规则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将面临重大调整,重大技术创新和投资机遇即将来临,这将是一次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全方位、系统性的经济社会转型,如此之大的变革,不能用简单的行政方式来调整,科学方法与管理是能源转型治理成功的保障。
双碳达标是人类生存唯一选择,是生态文明延续工业文明必由之路。零碳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能源转型离不开电源端和负荷侧的共同变革,未来负荷侧不仅是用电,还有对电网调节需求积极响应的功能,未来负荷侧用能精细化,会在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中得到快速的提升,节电、绿电的智慧负荷将会越来越普及。
作为参与这场大变革的主力军,我们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承担时代责任,把握时代机遇,大力推进能源、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为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贡献更多力量。
始于此,但不止于此。既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大胸怀,也体现了一个行业的大格局。
未来,市场呼唤新政策的出台,建立“通过绿电制造实现碳减排”的直接度量标准与认证体系,为更多的制造业积极采用绿色电力创造简单、透明的政策环境,把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效率优势,让零碳有序而来。
金风科技将与广大合作伙伴一道开拓进取,采取以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进步提供不同场景特征的美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在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翼齐飞。在碳中和的这条长跑之路上,我们愿赋能更多长跑者,脚踏实地,不惧风雨,打造“可持续,更美好”的零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