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臻院士:仅靠西电东送解决不了中国中东部地区电力需求,大力开发中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很有必要
2019年12月6日-8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500位国内外海上风电专家学者相约首都,发表主题报告及专题研讨,并同期举办“2019年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奖颁奖典礼”,表彰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优秀单位、个人,揭晓并颁发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开发、设计、施工、运维、监理等工程技术奖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出席大会并为大会致辞。
以下为发言内容:
刘吉臻:尊敬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9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
能源始终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遇大变局,国家能源格局加速演变,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持续上升这样的背景下,能源问题无疑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受到了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国内、国际的种种压力,一场实现能源转型发展的革命正在蓬勃兴起。
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由三个方面:一是化石能源清洁化。二是清洁能源规模化。三是新旧能源综合化。能源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重点的任务是推动非化石能源由辅助能源到替代能源到主导能源的转变,同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电力为中心,推动高比例电能替代和高效的电能利用,以及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的比重。
中国整体上是缺油少气,2018年我们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5%,美国通过二十多年努力实现能源独立情况下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积极攀升,一个能源不独立的国家我们可以想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预计到2030年能源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4万亿千瓦时,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最大的负荷将达到9.7亿千瓦,中国工程院对我国未来电网格局的研究表明仅靠西电东送解决不了中国中东部地区电力需求,必须采取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和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并举的模式,因此大力开发中东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陆上可再生能源有限,我国海上能源储量大,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预计可开发资源达到5亿千瓦,海上风电仅临复合中心,解决电力输送和消纳比较容易,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技术以及海洋工程能力来看我国基本可以做到自主可控,不存在被人卡脖子的技术瓶颈问题。
到2018年底我国海上装机445万千瓦,在建467万千瓦,能源局的领导也在讲,我们现在形势大好,仅广东就规划预计2030年建设成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目标,我们可以预计如果海上风电发展到1亿千瓦中国能源电力格局将发生重大根本性的改变,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当前海上风电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我认为一是对于海上风电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还缺乏认识,把它简单的看作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二是虽然政府企业各方面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国家层面还缺乏宏观统筹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三是海上风电对电网格局和电力流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也缺乏海上电网的顶层设计。四是技术装备的研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力量尚显不足。五是缺乏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评价。为此中国工程院设立重大战略咨询研究项目,题目是“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在这里我也特别邀请政产学研有关专家和工程院一道来推进这项研究,共同为国家和海上风电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我国海上风电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生态、民生、战略各方面因素,立足高远,系统分析研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研究方向,战略布局、步骤、外部条件、基础支撑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明确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从实践的层面谋划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路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转型提供坚强、绿色、持续的支撑。
预祝本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