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综能集团交流合作中心总监刘伟: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圈的现实意义
10月30日上午,《2020年全国智慧用能与节能技术发展论坛》分论坛“综合能源系统与综合能源服务专题论坛”在北京贵都大酒店举行。
会上,国网综能集团交流合作中心总监刘伟作了题为《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圈的现实意义》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刘伟指出,由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拥有业务链条长、能源形式多、客户类型多、专业领域多等自身特点,因此这个新兴领域内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
刘伟表示,共享、共赢、共存一定是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他还认为,在建设生态圈的过程中,参与方要抱着相对开放的心态,摒弃项目心态,观念上“从头部企业能给我什么”,“生态圈能给我什么”,转变到“我能在这个生态圈中分享什么”。
最后,刘伟表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需要由志同道合,有相同认知、求同存异的成员组成。
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
我们经常说要建立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生态圈是什么?它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词,在能源行业讲生态圈讲的比较少,但在互联网行业生态圈已经很普遍了。
比如说阿里的生态圈里,做芯片的是平头哥,最早的是天猫,还有犀牛,所有有人说阿里的生态圈就是动物园,马云就是动物园园长。
回到我们最初对生态圈的认识。其实它来自于一个生物学含义,讲的是有生命的生命体和无生命的生命体共同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复杂的自我调节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每一个组成体要从中获取它所需要的东西,无论是维持生存还是存在,而这些组成体共同推动了往前循环滚动的迭代。
其实产业生态圈简单来说四个特点。第一,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建立一个共同价值平台;第二,所有参与者都能通过这个平台发挥各自特点,且所有参与方共同参与,创造价值;最后,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利益,这就是产业生态圈的概念。
再说的直白些,就是参与其中,有好处,有钱大家一起赚。
刚才说到这个概念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其实这些企业中有几家比较典型的做生态圈比较成功的。
比如说苹果,它搭建了从硬件的微系统,到软件五大系统,再加上配电授权零售等服务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玩法。华为的打法相对开放。华为做通信起家,生态系统的搭建都是围绕产品打造的。
我认为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是小米。小米最初的产品是手机,后来围绕周边打造生态圈,比如说充电宝,这是延伸出第一类。
第二类是智能家居以及各类与生活有关的智能硬件。到后来,就跟手机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我查了下,小米投资的生态圈企业超过280家,为小米体系大概贡献了287亿营收。可以说,生态圈的企业,不仅给小米获得巨额回报,也实现了小米成为一个生态圈企业。
刚才讲的都是大企业,是不是只有大企业才能获得好处呢?其实不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小米大概在2011年投资了一家做蓝牙耳机的企业,这个行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小米通过生态赋能,2019年卖出了400万只智能耳机,顺势还做了移动电源。
按照小米对它的预估,2021年这家企业非常有可能做成中国消费量最大的移动电源生产商。这就是生态圈对参与其中的非核心企业的赋能价值。
用小米联合创始人的一句话说,小米的生态圈像竹林,通过寻找竹笋,给竹笋更多能量成长为竹子,所有竹子根是交叉在一起的,然后形成了庞大的体系,迅速蔓延。
从这个角度来看,某一个领域要打造自己的护城河——以前都是以为护城河就是围绕着自己挖,小米的打法是围绕我和我的朋友挖。
所以生态圈给小米带来了三个重要的价值,第一个是实现了从单一的手机产品,到生态圈企业;然后是大大提高了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是通过与生态圈成员间的相互引流,实现相互赋能;第三,这种矩阵式的全方位的孵化生态系,最短时间内实现物联网布局。
那么,综合能源服务为什么也需要建设一个生态圈?这个原因是,这是由综合能源服务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的确,综合能源最近两年特别火,从2017年国网提出了要做综合能源基建,出了相关的文件后,综合能源备受关注。
但综合能源的官方定义还没有。从最早发改委发的文中提到了“综合能源”这几个字,往后就是国网营销部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涵盖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
南网,华润电力,浙能电力等公司都给了定义,都要自己的立足点。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自身特点就是业务链条长、能源形式多、客户类型多、专业领域多。这个可能是大家相对有共识的。
在目前的业态下,不可能是某一家独大。第二,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现状,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都具备自己的特点,比如电力、石油都具备自己的优势,但它们有相对来说都存在自己的短板。
这种现状决定了,需要互相互补的生态圈,实现大家循环迭代的前进。而且目前一些传统企业缺少开放共享的思维,业内企业要加强横向的联合,综合能源也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生态系统。
第三,生态圈一定有一家核心企业,它不是自我标榜实力最强,而是像阿里一样,按照源网荷储。
“源”端,能源央企为代表的企业,还是以远景、协鑫为代表的民企,它们的格局是相对固定的,一定会跑出一批头部企业。
“网”,国网和南网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这个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在虚拟电厂,微网方面也会跑出一批企业。
“荷”端,节能服务,运维,直接跟C端客户接触。储端就不用说了,它是相对完整的体系,最后是路线之争。
但最后一定会出现每个链条上都跑出相对强大的企业之后,有一些企业通过金融的手段,把这些企业纳入到生态当中,形成生态圈。
这是我们的一个猜想,跟大家汇报下。
接下来汇报下我们在做什么。国网在这方面有很多的提法和布局。比如说,几个文件中可以看出,最早的时候2017年发的意见中,提到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综合能源业务;到2018年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到2019年,在《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以及后来《关于优化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到了要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国网综能集团做了相关工作。2019年,开展了关于综合能源服务的生态圈建设的转向研究,从建设意义,路径,保障措施等,根据生态圈中成员的关系,对生态圈进行了分类,包括服务商,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发挥什么作用,进行了研究。
2019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行业组织的形式为生态圈形成开了局,铺了路。
另外,通过持续对外投资合作,补齐了自己在非传统领域的业务短板,比如说供热,新能源开发等。
我们还尝试做了麒麟学院,定位为做能源界的知识共享平台。半年运营来,累计播放量突破了150万,形成了能源领域内较强的影响力。
此外,还建设了绿色国网,目前建设了九大业务模块,预计年内实现与15家省级综能公司的集成,到2021年,能够实现国网区域内的27家省级平台集成专控,为下一步生态圈建设提供了线上的资源池。
未来,绿色国网的定位是通过精准的推介,交易撮合,金融增值的方式来实现价值的落地。
生态圈建设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积点成面的过程。我们畅想的是,未来的生态包括核心层、平台层、生态层。
可以清醒的看到,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既强调了多元性,也强调了一致性,强调了价值观的相同。未来,综合能源服务的竞争一定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共享、共赢、共存一定是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而且在建设过程中,生态圈的参与方要抱着相对开放的心态,摒弃项目心态,从头部企业能给我什么,到我能在这个生态圈中分享什么。
另外,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需要志同道合,有相同认知,求同存异的成员组成,欢迎一起探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