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节能增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

能见App 2018年1月26日 459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办的第14届“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于2018年1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节能服务新时代,绿水青山中国梦”为主题,全面回顾2017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状况与发展经验,展示产业发展成就,在十三五中期承上启下之年,共议热题、共论方向、共谋发展、共享未来,努力推进节能服务倍增计划目标的实现。能见APP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全程直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杜祥琬院士出席“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并作题为“节能增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杜祥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再次参加节能服务产业的年度峰会。在座的企业家们、专家们做了大量的卓越的工作,不仅为中国节能作出了贡献,而且让中国节能在世界上有很好的口碑。为此,我向大家表示敬意。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节能提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这个话题。

正如十九大报告里所说的,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首先跟大家说几句世界能源发展的三个趋势,这三个趋势就是转型加快、增速趋缓、创新活跃。

转型加快:向哪儿转型呢?走向清洁低碳高效。之所以是这样一个方向,它源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且《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低碳转型的新阶段。大家可能了解,全球一次能源结果有一个变革的历史过程,可以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也是以煤炭为主,我们经常说中国以煤为主,其实一百年前全球的能源结构也是以煤为主。比如说1913年全球一次能源里面70%都是煤炭,它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油和气发展起来了,油和气加上超过了一次能源的50%,进入了一个油气为主的阶段。现在还处在这个阶段,但是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会走向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

现在的全球一次能源结构是这样的,大家看这个饼图就知道了,煤炭是由天然气和非化石,左边是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天然气是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左边这两块现在趋势是增加的,右边是稳定和逐步减少的。美国的能源结构跟全球差不多,只不过煤炭比例更低,煤炭只有16.5%。

第二,全球能源总需求进入了低速增长的状态,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在2016年全球能源增长1%,其中中国贡献了1.3%,如果把中国抛掉全球只增长了0.8恩%的样子。另外一个就是能效进步了。2016年能源强度全球下降了2.1%。

第三个趋势,科技创新非常活跃,各国都积极抢占能源战略制高点。我这儿只举几个例子。第一,储能技术,回到光和风的发展需要储能,但是储能的应用方面非常多,包括物理储能、普通化学储能。另外是分布式的电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低碳的能源网络跟现在集中的电网,将来是分布式跟集中式相结合。再就是智能化,能源管理跟IT,就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度的融合。

刚才提到分布式,什么叫分布式?有很多种,比如移动式太阳能,太阳能墙,一个楼上都是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屋顶、太阳能道路、地热站等等,还有相应的一些储能站。说起来太阳能道路,前两年还是在纸上,现在中国济南首先推出了首条光伏高速公路,去年底通车了。大家很难以想象,这是一个透明的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足够走卡车,但是在太阳光下照样可以发电,路面上是光伏的组建与并网发电。总而言之,世界能源在转型。

中国能源,习总讲了四个革命,我想用四句话给大家概括一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四句话的意思。

一个是能源消费国家,消费革命就是一句话,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能源生产革命也可以概括为由黑色高碳逐步专项绿色低碳。第三个革命是体制革命,还有一个是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是他们的保障,是消费革命和生产型的保障,而能源技术革命是他们的支撑。能源技术革命也提到了主要方向智能化、低碳化、高效化。我们国家的能源战略几个主要支柱是什么呢?有三个战略支柱。第一,节能有限,提高能效;第二,现在还不能不用煤炭,煤炭跟石油要高效洁净化的利用,同时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第三,高质量、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来改善能源结构。

提高能效对任何一个,如果它是一个先进的能源体系的话,追求的基本目标就是明确,效果要高,所以节能是最洁净的能源,是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期货安全的要素,是一个社会公民素质和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体现。刚才报告里面提到我们现在还缺乏节能的意识,这一点就非常重要。我们要提高这个素质,要有节能的意识。而国家现代化的程度也体现在节能和能效上。在人口众多和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这一点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能源署有这样一段话,为了实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需要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靠节能体效可以贡献40%。大家可以知道,大家做的节能体效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国家降低能源强度和排放目标,同样也有很大的贡献。

我们国家认识到经济发展和能源发展需要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

单位GDP的能耗在2010年单位GDP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倍,就是2比1的关系,到2015年进步到了1.7比1,现在又进步到了1.5比1。现在每千瓦时的供电消耗多少煤,拿这个数来说,2015年全球平均达到了130克煤可以供1千瓦时的电,但是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厂只需要276克煤甚至更低就可供1千瓦时的电。也就是说像我们所有的电厂只要276克煤就可以发1度电,我们还可以节约15%的煤炭。

近三年来我们淘汰了落后产能,钢铁9000万多万吨,水泥2.3亿吨。中国的水泥现在能淘汰2.3亿吨,只需要16亿吨就足够了,结果产能搞得这么大,钢铁也是这个问题。所以中央提出来去产能、去库存都是有所指的。新欢经济年节能量已经超过了3亿标准媒。

中国能源体系的总体效率有待提升。

拿数据来说话,单位GDP能耗仍偏高。2016年已经进入了,但是现在的能源强度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比高能效的国家,日本是一个非常节能的国家,我们的能效比日本还高出4倍多,所以我们的能效提高还有很大潜力。就拿世界平均水平来说我们还有百分之好几的潜力。整体来说,煤电行业低效运行。2015年全国煤电长平均运行时数只有4300小时,大家知道煤电厂可以运行1600小时,哪怕5000小时,现在因为煤电厂太多,大家都低效运行。2016年4100多小时,2017年估计比2016年好一点。大家可以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的煤电厂已经多于需求的情况下,煤电装机仍然在扩张,就会产生新的产能过剩,这是我们的问题。全国的散烧煤平均大概有几亿吨,这是最低效,而且是最污染的,要替代散烧煤没有错,工作要做细,要把它计划好。

石油行业整体效率偏低。中国的石油产量是全球的5%,但是我们却拥有2000台钻机,占全球的30%。我们拥有300万石油工人,是全球其他各国的总和,这就是我们石油业的效率。炼油的资产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一倍。

可再生能源,国际上也很有口碑,但是三弃问题研究。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很快,弃水、弃风、弃光情况比较严重。弃风率平均约为20%,2016年西北五省弃风33%。比如说云南的水电永不完,但是邻省宁可用自己的煤电不要水电,这就是行政壁垒的问题。可见,节能提效是中国能源体系面临的一个系统性的课题,我们大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改进自己的能源体系的效率。

如何来提高中国能源体系的效率和如何提高节能,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以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迎接新常态,应从追求速度、贪多求大专项追求质量和效率,新常态是改善能源结构的机遇。能源增长大概是1%-2%。

城镇化肯定要增加每一个人的能源消耗,包括城市、农村,遵循环境优先、节约高效的原则,应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要努力发展分布式低碳能源,大家都很注意散烧煤的替代,可以用气、可电,也可以用光伏、太阳能。我在这儿提一句核能,低温供热核反应堆,提供90度的水,足够各种取暖用水,这是一个绝对安全的核反应度,供热、余热用低碳的能源来替代散烧煤,在城镇化过程当中防止攀比城镇化率。

应该认识到,今后一、二十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将出现有效劳动力。为健康跨越这个阶段可能的陷阱,我国必须大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能力!提升全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成为一个更高效、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社会。

产业结构调整来节能提效。高耗能产业,比如说水泥、钢铁,客观上已饱和,不应该继续扩张。世界各国的钢铁产能,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河北,第三是唐山,就是这样一个排序。河北省要淘汰6000万吨钢铁,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像这样一些东西该下就要下,但是有一些新的产业就要上来,有上有下才是进步,有新常态才能走向新型发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既利节能又吸纳就业。虽然我们的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但是每年吸纳的就业都超过了计划,就是因为结构升级。

靠技术进步节能提效。13种工业重点产品每年节能潜力有3.3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刚才住建部的同志也说了,特别是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比如采暖、照明等。交通节能,绿色出行,提倡小排量电动公民车来化解堵车。北京市的交通部门发布过一个统计,由于北京堵车所造成的各种浪费加起来占北京市GDP的约7%。同时我们现在注意到,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已经开出,而传统能源车的淘汰倒计时恐怕也要在某个时间段开始。智慧交通将带来深刻的变化。智慧能源互联网,能源的网络跟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电网和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的优化结合,并且和储能技术结合,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能效。

刚才提到了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就会使能源的产者,同时是消费者。既是能源的生产者同是是消费者,这样能提高便利化、低碳化、能源化和网络化。我去了一个新疆吐鲁番的新能源小区,屋顶太阳能,楼的墙都是太阳能电池,这个小区里的水和电是靠太阳能和地热,供热供冷就靠地热。太阳能加上地热都是可再生能源,这个小区可以说是无碳能源的小区。太阳能不稳定,如果我们发的电太多就给大电网造成了压力,这就是集中电网跟分布式电网相结合,我说你们小区,我把平时纸上谈兵的话你们实现了,什么叫微网?就是微网,把光能、地热能、储能,因为太阳能不稳定有一个储能站,管理也是大数据的管理,这样就做到了上下纵横的结合。

改进管理模式节能提效也有大大的潜力。

甚至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提高中国能源体系效率的关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垃圾就是资源的理念,在十九大报告里面专门讲了这句话,要强化政策引导和管理的措施,把城乡固废的减量和严格的分类资源化,这一点不仅国际上有很多先进的国家做的很好,我后来去了台湾,发现我们国家台湾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明显的好,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把它变成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有了这个问题,就向中央提出来无废城市试点。有些城市已经有了这个基础了,对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都有企业治理,试试看能不能变成这样一个城市,把废物变成资源可以利用。瑞典就有这样一个研究报告,99%的垃圾都变成了资源,所以这样一种理念把它树立起来,在强化政策引导管理措施,我们就可以把城乡固废的减量针对资源化利用做的非常好,也可以造就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现在我们国家不同部门在推行低碳城市试点和智慧城市试点、无废城市试点。无废城市试点推出来以后环保部非常积极。三个城市试点的提法到了一个城市是一回事儿,既要低碳,又要智慧,又要无废,把它结合起来对于节能减排、社会治理、提高公民素质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

消费方式的节能提效。

要大力抑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攀比奢华、浪费之风,值得中国高度重视,这也是优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素质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消费方式方法要提倡健康的物质享受,丰富的精神追求。我们去巴黎开气候大会有一个观感,巴黎街上很少跑车,巴黎有500万辆车,因为公交特别方便。第二,在街上跑的车辆多半都比北京的排量小,他们把车当成代步工具。我们在日本看到了0.6排量的车,我们在自己的国家,至少一些家庭把买一个大排量的豪华车当成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这应该是一种落后的观念,在巴黎有这样一个感想。后来问了一下,也不是巴黎人政治觉悟有多高。在巴黎买小排量车政府给补贴,买大排量车政府征高税,以政策相配合引导企业。北京堵车有一个数据,北京城单位平方公里城市面积上有多少个交叉路口,就是可以拐弯的路口,北京14个交叉路口,巴黎单位平方公里里面有104个交叉路口。这个差别将近10倍。什么意思呢?一走不动就可以拐弯,我们走好远才能拐弯,对城市化要有一种设计,设计好了就可以减少浪费。

节能、提效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中国也需要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病程护理、创新、包容、共享的精神,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也注意到了我们协会也非常重视国际的协作。立足现实,来务实推进节能、提效工作是我国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关乎人民的长远福祉和根本利益。而放眼未来来说,争占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这一工作对于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基础性意义。这一点跟大家工作密切相关,所以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也就是要把节能体校置于中国能源战略之周,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素。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杜祥琬 / 能见APP / 太阳能 / 化石能源 / 院士 查看更多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1/3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3亿辆,每辆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城市副中心要“能光伏处皆光伏”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城市副中心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将安装光伏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打造“无废城市”。城市副中心要构建安全、低碳、绿色、高效的综合能源体系,在不影响建筑美观的前提下,实现“能光伏处皆光伏,和储能相结合”,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要大力发展可再

资讯

借力可再生能源——农村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在全社会节能降碳大趋势下,农村能源降碳路径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8月25日全国低碳日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与中国沼气学会联合倡议,号召农村能源从业人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农村能源节能低碳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期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30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中也表示,正组织编制《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杜祥琬院士: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储能爆发前夜 新能源配储若干难题待解

近日,连续高温让全国多个地区的电网再度突破历史最高负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许久未见的分区停电情况。对于能够削峰填谷的储能,大众再度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武魏楠) 在明确中国将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后,如何平衡高比例新能源给电网带来的波动就一直是热议的焦点。在《能源》杂志主办的“第二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

资讯

杜祥琬院士:拉闸限电的症结在体制机制 而不是技术

电力安全始终是中国电力发展的首要命题,也是电力规划工作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源结构转型速度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由煤电主导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配套政策机制和解决方案尚不完善。 结合中国电力系统现状,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与中国能源网推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专家谈”系列栏目,定期邀请电力行业专家分享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内核以及其在“十四五”期

资讯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之路该怎么走?

核心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究竟长啥样?又该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业内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其构建方式和具体技术细节方面,仍处于探讨和探索的阶段。 “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走向碳中和的一个关键举措,需要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实现安全、可靠、灵活供电。”9月11日,在第五届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为主题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

资讯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怎么“转”?

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实现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推动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对于落实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应该怎么“转”?在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这一话题引发专家热议。 从两个路径、两个角度推动农村能源转型 农村能源是农业农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保障。“因此,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依托能源效率提升与

资讯

杜祥琬院士: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降低1/3,未来10年再降66-80%

文丨新浪科技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 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 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