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发电超40亿度,荣获两项国家级大奖,龙源电力这个海上风场不一般

《风能》杂志 2小时前 1442

在蛇年新春来临的喜庆氛围中,江苏海上风电喜报频传。

1月27日,江苏省新一轮海上风电项目配置结果公示,龙源电力综合排名首位,共取得4个项目总计160万千瓦竞配指标,占本轮竞配总容量的20.92%。另有最新数据,曾连续获得国家优质电力工程奖与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射阳海上H2南区40万千瓦风电项目(简称: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在2023年TBA(全场时间可利用率)达到99%以上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于2024年继续保持了99%以上的高可靠性水准。该项目在2024年平均风速不到6.3m/s条件下,到年底已累计发电达41.5亿kWh。

这些成绩不仅是对龙源电力多年来在中国海上风电领域深耕细作的有力证明,更是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稳健发展、持续领跑的充分肯定。

面向远海的初次尝试

不久前“单三十”政策正式落地,预示着向深远海布局将成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的必由之路。事实上,我国多年前就已在摸索远海风电开发,2020年的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离岸距离就已经达到40 km。该项目总容量405MW,于2021年10月全容量并网,是江苏对远海风电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尝试。2023年,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当年全国六个上榜的海上风电项目之一,也是当年龙源电力唯一上榜项目。

“国家优质工程奖是我国工程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质量奖,含金量很高。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之所以能够上榜,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点较多,尤其是建设运营过程中体现出了多个‘首次’。”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负责人表示,“例如,它具备当时国内设计及施工最难、最复杂、单回长度最大的220kV海缆,首次实现了海上风电场约70km远距离交流输电,解决了长距离高压海底电缆线路的过电压及无功平衡问题。”
除此之外,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还在海上风电领域,首次运用了一次调频技术,加之对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和机组间网络带宽进行的优化,进一步减少了机组一次调频响应时间,为我国制定海上风电一次调频相关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项目还首次全面采用了PTC包覆防腐蚀技术,不仅对机组钢结构基础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提高了管壁厚利用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度电成本较低和运营收益稳定,其背后原因是采用了长期经典传承和持续优化的远景能源EN-148/4.5MW智能风机:
EN-148/4.5MW的机舱大部件均采用了独立外进风式空冷,为中国首个4.XMW级别的空冷,还具备国内首个4.X机型大部件空中更换能力。“它也在国内首次深度采用主机与基础一体化设计,根据各机位水深情况,考虑场区地形后续发育演变规律,对每个机位波浪参数进行个性设计。”上述项目负责人表示。远景EN-148/4.5MW也具备当时海上机型屈指可数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加之整机与核心大部件智能感知全面升级,从而在中低风速下体现出较强的发电能力。
事实上,在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实战之前,远景EN-148/4.5MW机型的优异性能就已得到国际权威媒体与认证机构认可,曾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次被《Wind Power Monthly》评为“最佳海上机组奖”,并在2018年获得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型式认证证书。截至目前,该机型在全球累计获得订单超150万千瓦。

强强携手表现不俗

龙源射阳海上H2南区项目是龙源与远景一次的典型合作,却并非唯一的成功样本。回望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历程,二者曾携手创造了不少里程碑式事件。

例如,远景的海上智能风电机组首次正式亮相,就是在2013年和2015年被分别应用于龙源如东一期、二期风电项目,支持龙源建成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场。该项目采用远景EN-136/4.0MW与EN-136/4.2MW两款机型,在2015-2017年曾连续三年上榜“最佳海上风电机组”。
再如,2018年建成的龙源江苏蒋家沙300MW海上风电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仅19个月,是当年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3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安装的75台远景4MW机组,仅用65天就一次性通过了“240”试运行。

事实上,龙源与远景不仅在单一项目上进行合作,而早已通过组成联合体,在更深层次上,携手推动江苏海上风电发展。
2021年,江苏省实施“十三五”海上风电竞配,在265万千瓦的资源总量中,龙源与远景联合竞配获得了100万千瓦,分别为射阳H3+H4+H5。

布局江苏海风的内在逻辑

2024年㡳,江苏开展了新一轮“2024年度海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据了解,参加竞配的开发主体超过10家,竞争十分激烈。参与者众的原因是,江苏在发展海上风电上,具备一系列独特优势。
首先是风能资源丰富。江苏沿海区域拥有海量风能资源,其海岸、滩涂和岛屿,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 m2左右,3~20 m/s风速的年累积小时数在5000h左右。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在离岸100km范围且水深小于50m的情况下,江苏省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为4837.5万千瓦。
其次是海上风电布局早。江苏是全国最早开发海上风电的省份之一,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完成了《江苏省海上风电工程规划》编制,并于2017年修编。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3912万千瓦,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江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千万千瓦(1183万千瓦),在10个沿海省份中占1/3以上。
再次是产业体系健全。目前江苏已经形成可支撑年新增装机千万千瓦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仅盐城一地,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就占全国40%以上。目前江苏射阳港是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母港之一,早在2020年其风电产品出货量就已超过丹麦埃斯比约港,达到200万千瓦左右。
射阳港得以跻身全国最大的风电母港之一,离不开背后产业集群的繁荣。远景作为第一个入驻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新能源企业,深度协助并参与了当地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工作。在链首企业的带动下,采埃孚及其他国内外知名供应商纷纷在此建厂,目前已集聚了十余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
远景的海上风电业务发轫于江苏,已走向全国。截至2024年底,远景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量超过5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海上风电机组订单超400万千瓦。除龙源外,远景还与华能、国家电投、国华、中广核、广投等多个中国头部海上风电开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无论是山东、江苏、浙江,还是广东、广西,都能见到远景海上机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