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孙捷:分布式光伏的创新离不开能源物联网平台
第二届分布式光伏嘉年华于4月18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們联合主办。远景能源副总裁兼光伏业务总经理孙捷出席大会并作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谢主持人,也感谢王秘书长,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远景在分布式光伏这一块的数字化实践与创新。
介绍光伏之前跟各位介绍一下远景公司,因为很多朋友了解远景更多的是从风电开始的,我们公司是从风电开始起步的,从十年前开始自主研发风力发电的设备,到2018年已跃居到中国第二大风机供货商,去年还是占据第二的位置,但与第一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而且我们也已成为全球第六大风机供货商。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历史。
大家知道远景在过去的几年里做了非常多的跨界突破与模式的创新,所以我们从风电开始到2014年我们进入了光伏行业,到2015年进入能源物联网的领域,所以目前已拥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物联网的平台。同时我们在风电和光伏领域,在下游的投资这一块目前也是国内大的投资运营商之一。
这是全球的一个布局图,大家可以看到远景虽然公司不大,但我们还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公司,单在美国就有四个研发中心或创新中心,在欧洲、丹麦、汉堡都有,在中国的上海及南京有研发基地。当然,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新加坡也设了整个数字能源创新中心,所以布局非常全球化。
我们在2015年推出了业界第一个智能物联网操作平台EnOS™,这个平台跟很多的领导交流时我们也在介绍此平台最主要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实现万物互联,因为不管是发电设备还是用电设备还是充电储电设备,它最终要接到一个平台进行协同的。过往每一个发电系统、用电系统都有自己的软件及管理平台,但他们互相之间是没有打通的,是垂直的,通过物联网平台首先解决了连接的问题,第二将这些在不同能源垂直体系的系统能够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更好的超级应用。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楼宇,坦白而言它其实是一些超级应用,因为它已经跨了很多领域,它需要将不同领域的垂直体系进行打通。
所以我们在过去几年帮助香港最大的电力公司中华电力,我们在帮他们进行整体的转型,基于能源互联网平台。其中帮它把发电侧、用电侧、储电侧、输配电全部接入到能源物联网平台来进行整体的打通与协同,这是我们帮助大的电力公司转型的案例。
而我们在智能楼宇、智能园区这一块和微软公司合作帮它形成智能楼宇的整个解决方案。当然,这个解决方案也是基于微软本身的过往的积累,包括微软云,整体形成智能楼宇综合管理解决方案。还包括前两周与上海的临港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我们思考如何让智能园区或人工智能园区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打造,因为对于园区来说整体的能源成本的降低对于园区无论是建立自身的竞争力,还是招商引资,都可以形成巨大的优势,这是在楼宇跟园区的实践案例。
上周新加坡总理在上海的时候也到我们公司进行了参观访问,原由是我们与新加坡政府以及新加坡其他大公司一起合作,在助力新加坡整体“智慧国家”的大项目,也是基于整体的能源物联网的平台。当然,“智慧国家”比较大,因为新加坡一个国家就一个城市了,切分下来包括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怎样将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变得更智能,而且互相之间可以形成打通,我们在新加坡共同合作的项目。
下面回过头来,刚才对于公司作了整体的介绍,我们公司在数字化创新,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创新是离不开能源物联网平台的,接下去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实践。最近有一个词“清洁能源,美丽中国的新动能”是比较火的,所以今天我将这个词也放到这个场合来,坦白而言,我们一直在等待有一个非常好的引领清洁能源行业往前走的激动人心的话,这让我们非常振奋,国家的层面也非常重视和认可此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非常坚定地往这个方向去推进和推破,甚至有时候需要做先锋队和引领的决策。
前面谢主任大概介绍了一下分布式能源和分布式光伏近几年的发展,这就不再赘述了,专家领导非常清楚分布式光伏这几年的发展动态。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趋势,分布式光伏整体的占比在未来的2到3年内占整个光伏装机的一半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共识,无论是户用还是工商业的分布式。
刚刚结束两会的期间,我公司CEO提了对于整个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建言献策,这几年我们公司发展得比较快,但还存在着很多政策和机制的壁垒,远景作为此行业的头部企业我们也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推动发展,所以企业需要来带动,但也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包括前面王秘书长提到的整个行业如何做到自律,形成一个非常良好优质的标准,将这个行业往良性的方向去发展。
再是分布式光伏,据我了解不全是行业内的嘉宾和领导,还有一些行业外的,他们感受到了这几年行业的发展,对于新兴的业务和模式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很多领导也在问我作为一个企业分布式光伏对我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好处?这里总结了一下,当然现在网络上也有非常多的教育文章,但从我们的角度:
首当其冲的是能够利用屋顶闲置的资源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用电成本。坦白而言绿色电力的发电成本越来越低,每年都在呈大幅度的下降,跟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真正绿色电力的经济性已非常明显,所以我们用绿色电力一定能够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
第二,整个电器也是非常短的,因为这与我们做风电相比动辄要一年甚至一年半,但分布式光伏也没有这么多的困难,所以可以看到发电产生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了发电之外我们在做分布式光伏屋顶时肯定会对于一些屋顶进行处理,包括加固和防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帮企业将这一块做好了,原来没有要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关心厂房屋顶的情况,有可能有时候会漏水、承重会有一些问题,所以已经同步将这些事做了。
最后,除了经济价值以外还有环保的价值,这是对于企业的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当然还有一些品牌价值。所以对于分布式光伏而言,与工商业的紧密结合是非常有基础的,而且我们也看到去年一年整体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装机也差不多要接近20GW,规模非常惊人,而且今年尽管看到了一些政策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但我想这也不会完全浇灭整个光伏发展的势头,这是从标准和规范上加的一定的限制。
那回到我们公司本身我们有些什么样的优势?或什么样的能力?我稍微总结了一下。
第一,整体端到端的产品化、数字化能力。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广泛认可的标准。
第四,强大的生态合作伙伴体系。
我依次来进行解释。首先,远景虽然是做风电设备的,但我们在光伏领域是完全的第三方,因为我们不做任何的设备,我们自己也不做具体的施工,所以我们跟大量的设备厂商、设计院、EPC是非常紧密合作的关系,因为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一点跟各位来大概地解释一下,因为我们不是光伏设备厂商出身的平台公司或投资商、开发商。
第一,端到端数字化能力,谢总前面提到了分布式光伏云网目前比较聚焦在建站一直到建站结束运维的监控管理,但在行业内我们往前走了一步甚至两步,我们从屋顶资源获取时就已进入到数字化环节,所以现在通过大量的无人机去扫屋顶,通过采集来的数据直接在3D数字世界里建模,建模有几个好处。第一,大大缩短了整体设计周期,第二是避免了人员经常上去的风险,即使你上去也拍不全。第三,对于投资决策整体的精准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通过无人机+3D数字建模的实践降低了60%至70%的时间,人数也进行了相应的缩减。因为我们现在整体在设计这一块的人员还不到15年,整个量一年要评估超过10GW的项目,所以我们是大量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去进行评估和投资决策的。我们开发了很多工具,除了在获取屋顶资源之后进行的初步设计,我们现在也在开发详细设计的产品,包括会出方案的对比,这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开工之前将整个设计、投资方案都基本确定下来了,事后的偏差率还是非常小的。所以我们从资源获取到评估到设备选型到系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并网验收整个环节都已端到端地建立起来了,与我们最早开发出来的后端的电站监控管理运维的系统进行贯通。所以这是端到端。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开发了其他的工具,这是在施工过程当中,这是针对分布式的,相对来说它“短平快”,所以我们开发了EPC的管理工具,将很多过程进行拍照视频,便于后续的追溯,影响了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把控好项目的风险。
再往后走,我刚才讲了,从前面的设计到并网,其实后面的这些运维,这里面有很多平台以及号称的大数据平台,坦白而言没有一家企业真正能够将这些数据用好的,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努力,这么多的数据如何往里面加人工智能以及继续学习的算法,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形成运维的指导,甚至有时候是决策。这是我们目前在做的。
第二,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还可以结合着其他的数据(气象数据)做比较精准的发电预测,因为现在光伏的装机和并网越来越多,原来电网公司对于光伏发电的功率预测要求不是很高,原来做风电的要求非常高,达不到要罚钱,以前光伏罚得要少一点,但到去年年底今年光伏大量装机以后电网一定会出台更为严苛的功率预测的要求,所以我们一直在功率预测这一块做了非常多的文章。这里面基于两块:一块是基于海量数据开发设计形成的天气预报的模型,当然这个数据是跟全球很多的气象数据员因为合作,包括与英国、欧洲合作。我们还与超级计算机进行合作,因为这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的,比如我们与无锡太湖之光、广州天河二号进行合作,所以基于这些数据、数字模型以及超级计算及才能够真正将预报的精准度提升一个台阶。
除此之外,我们之前做了很多基于数据的分析,驱动运维的决策,这里时间关系跟大家稍微地展示一下,我们现在完全基于数据对于阴影、灰尘等进行分析与评估。
最后是整个标准,我们在2015年就推了阿波罗评级,这是帮助金融机构对于电站的风险进行一个打分和评级的,能帮助金融机构对于电站进行风险定价。它的背后就是一套标准,通过不同阶段的多少维度,几百个风险点的评估,包括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我们也通过线下与检测机构合作,将线下检测的能力应用上去,所以最后会形成一个对电站的第三方公正的评级结构,当然过去几年分布式的交易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支撑了很多金融机构在分布式这一块的融资与交易工作。
最后,因为我们是第三方,我们自己不做任何的组件、逆变器、支架,我也不是EPC,所以我会与大量的行业内的公司因为合作,当然我们会挑选这个产业链上最优秀的企业大家一起来合作,包括屋顶的一些防水加固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所以我们今天只是搭了一个台,而且我们跟大家一起在这个台上能够将这个戏唱好,因为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努力将分布式光伏行业的标准更好地完善起来,建立起来,真正地让这些企业感受到分布式光伏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也希望能够一起来携手将这个行业往理性的方向去发展。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能见App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如果您从事光伏、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 App 光伏侦察员饭饱饱手机:18501929214微信:kangx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