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电力设计院总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潮流——以信息技术、储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多能互补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光热及风光发电并网储能项目共计246个,装机总规模达10.3GW。新能源发电侧建大型储能电站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日益突出的弃风、弃光问题,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意义重大,备受行业关注。
9月19日-20日,2018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就进一步推进储能在发电侧上的项目规划、安全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运营模式、电网接入、标准体系、风光储电站考核机制、调度模式、储能项目备案、审批流程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军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朱军:尊敬的刘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首届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的召开,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产业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我国正面临深刻的能源转型,以信息技术和储能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多能互补,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引领能源行业迈向多种能源深度融合、集成互补的全新能源体系,储能技术也受到各界的关注。为此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了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并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对储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储能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政策保障。
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发展总体布局、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太阳能、煤炭资源等是西北地区的优势能源。国家也将西北地区定为多能互补基地,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利用大型能源基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使间歇性、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有效的利用。将促进电网结构形态、规划设计、调度管理、运行控制以及使用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为保证国家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深入研究储能技术,适应电力市场需要,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从2015年至今已经完成了多能互补技术及应用十个子课题,储能技术及应用研究八个子课题,对储能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在新疆哈密、喀什、酒泉等地区开展了储能项目的前期工作,有的工作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高层论坛与与会代表分享我们的工作成果,共同探讨中国储能技术的发展,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并且建立工作联系,为中国储能技术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西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