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车囤金军: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化推广应用与挑战
2019年9月2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国际氢能委员会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济南”在山东大厦召开。峰会聚集国际专家及业内精英智慧,为产业界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共同交流探讨产业在政策、技术、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创新探索。
中通客车副总经理囤金军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题为《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化推广应用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
囤金军:刚才各位专家已经说了,燃料电车商用车的应用背景。
燃料电池汽车在美国、日本和欧盟都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在我们国内也从政府,国家层面也都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在燃料电池产业化推广过程中,可能要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认为整车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环境适用性是面临的问题。还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车载系统开发。在了解发动机的系统方面,我们要构建系列化的研发体系,另外研发低成本、高可靠的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研究,通过研究达成发动机系统包括从功率、重点、可靠性等方面,多方位,多目标的整车开发。另外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启动还有水、气、电、热多目标的研究。另外,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车载氢系统研发,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氢系统方面,我们通过搭载设置系统保证我们的车载系统达到整车要求的抗冲击及抗振动的多方面使用要求。
一体化的经济性提升。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整车的应用成本还是非常高的,氢气单公斤的价格非常高,造成我们整个运营成本比较高,在我们示范运营过程当中,成为我们推广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提高整车经济性是我们需要重点研发的课题,在整车能量策略包括燃料发动机配套方面,我们做一系列的研究。
在大规模推广方面,我们面临整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环境适应性进行解决。另外,在产业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整车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工程化的设计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的高效以及高效生产。再一个需要建立有别于常规车的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第三,给大家汇报一下,中通在燃料电池商用车方面的工作。中通是国内最早生产客车和上市企业之一。我们获得国家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新能源生产的企业资质。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863计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开发的体系,我们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6万多辆,18年,我们燃料电池市场占有率48%。我们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动力系统绑定匹配,氢安全进行了开发研究。为了保证整车质量,我们建立了氢安全以及氢能源检测的实验区。在公司内,为了满足生产和测试的需要,我们建设了400公斤的撬装加氢站。另外,我们开发了全系列的燃料电池车包括城市客车、物流车还有团体客车,我们现在公告一共有12个公告,18年销售742辆车占比48.59%,我们统计19年1到月份,我们销售1170辆,市场占比58.29%。我们现在搭建了整个的运营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我们觉得我们这个体系的总结能够迅速到其他的城市、地区做一些复制和推广。
我们9m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主要是在聊城和潍坊,累计加氢22702kg,潍坊公交车经历了冬天和夏天的考验,整体状况比较稳定,没有发现停运的状况。10.5m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大同运行,在大同经历了零下20度的低温考验,刚才林总也都汇报了,我们做的9吨燃料电池公交车,其中有一部分用的我们林总的。整体运营效果刚才林总也做了一些汇报。
第四方面,燃料电池虽然说我们做了一些示范运营,但是对大批量的产业化推广,我们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有待提升,主要在功率密度、寿命还有低温冷启动方面。2014年丰田发布的燃料电动汽车,我们通过提高双极板的寿命以及专用零部件,在功率密度提升上采取相应的方案。寿命方面,我们通过材料还有工程上的解决方法以及提高环境适应性,寿命基本上能够满足商用车的运用。我觉得下一步应该满足商务车的需求。在低温启动方面,零下25度的低温启动能解决我们使用当中的诸多问题。我们国产当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二,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系统成本,现在还是非常高,现在都达到了每千瓦一万以上,我们预测根据现在示范运营的情况,预测到2025年有望达到每千瓦一千元以下。
第三,氢气储运成本非常高。如果2025年按10万台计算,每公斤达到20块钱,示范运行成本低于燃油车的成本,极大推动行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四,加氢站的设施,这个数据来源是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国内正在运营加氢站23座,在建17座,我们的加氢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标题为编者所加,文字未经发言嘉宾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