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会明:电动汽车的格局已经明朗 一个特征是微型化
9月4日至5日,2018中国(青海)新能源企业家峰会在西宁举行。
中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罗会明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罗会明:组委会让我讲微型电动车,我在电动车领域超过10年,当时没有补贴,是坐冷板凳。当时在2009、2010年时感觉到电动汽车老是做研发,做到一定程度搞产业化,要从哪开始,当时选择产业化的第一枪应该是指向微型电动车,我们搞了老款奥拓,那时就用了三元电池,220瓦时的能量,我们搞了一套电池出来,老款开了300公里,是最牛逼的,但那个车做下来要20多万,产业化也不小,还好接着没多久国家有补贴,当时我们和众泰交流,在杭州吃饭走不通,搞微型车,众泰就开始云100、云200,这几年微车发展的特别好。我们当时的判断是对的,去年下半年我说现在开始走向A级车,因为技术慢慢在成熟,今年A级车走势又很好,现在大家又问我们该怎么走,接下来我跟大家汇报这些年的体验以及和行业的交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一直都在探索中前行,刚才和投资方交流,现在我们干这一行真的贡献很大。突然技术冒出来,把你原来所干的活抵下去,比亚迪费了很大的劲推磷酸铁锂,三元出来了,再接下来固态电池又上来了,前面的活就白干了。所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传统车领域,基本没机会超越,人家有上百年的历史在那。混动车有一定的市场,但不会是主流,氢燃料电池什么时候有市场,不一定,中国已经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术,新能源的战略方面,国家安全战略上必须要走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条路。没有补贴怎么卖,卖微型电动车。电动车与自动驾驶技术是天然契合,无人驾驶和微型电动车完美结合,会改变现在的交通体系,进入交通4.0时代。这时什么品牌不重要,要的是交通出行功能。
氢燃料是终极方案,但产业化到大面积推广还要5——10年,这5——10年里,纯电动车会有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一旦形成消费习惯以及便利的充电设施,其它能源供应体系就很难替代。大家知道,车是活的,屁股后面跟着能源供应体系,曾经开着卡车后面有油桶,几十年之后,加油站在这么普及,电现在也很便利,特别是微型电动车,家用电220W,10安16安都可以,不管是市场需求还是国家政策引导,一次性充电续航里程主流车型都落在在200——400公里范围,对应的电池组是15——60KWH,车价在5——30万,如果不在这个区间,我认为会做的很累,哪怕是特斯拉。未来五六十万充一次电跑四五百公里标准里程,实际里程只有三四百公里,你花五六十万你会买吗?
电动汽车的格局已经明朗,另一个特征是微型化,A级车上午也有同行表达,A级车接下来会是增长比较快的市场。低速电动车的国标会出台,出台以后高速加上低速的微型电动车,将再一次产业化,低速电动车本来就没补贴,市场有100多万,有的坐在办公室不看低速车,但老百姓的真切需求才是市场,做企业要的是现金流,现金为王。低速车我非常看好雷丁,雷丁这一款车,底下十几个厂,非常现实。做锂电的,开始往低速车里放标准模块包,这是对的。现在不合法的上路很多地方去打压,等有了标准,可以上路之后这个市场就会真正起来。这一起来,加上高速微型车是高端的部分卖七八万,造型时尚一点有钱赚,没有补贴可以做,低速车5万块左右。我估计容量保守2000万辆,乐观3000万辆。两轮电动车产销就是3000万辆,摩托车的产销也是3000万辆,两个叠加6000万辆,再加上实际现有的微型车,300万辆,所以保守估计2000万辆,升级消费。
这一张PPT是产销情况,这些年都一直在增长。最适合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这张PPT上面点过的都有做成成品电池,在市场有应用领域的,或多或少而已。在动力电池这一板块,现在锂电池是政策和市场决定,空气电池才能达到350WH以上,才能满足充一次电跑四五百公里。这是目前数据公布的375WH。
企业做产品,我的观点是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一个产品就是满足部分客户的部分需求,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就是满足人出行的工具,满足了就OK。上下班150多公里的续航就够,要商用就200多公里。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微型电动车充一次电跑300公里基本满足需求,这个市场一片光明。这张PPT是市场的表现。
不可逆的板块已有高尔夫球车、旅游观光车等,这说明电动化有非常大的优势,微型电动车的技术成熟,工作电压低、电流小,安全有保障,车身轻量化,重量轻,配载电池小,改善拥堵,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专业的充电,使用很便利,专用220V、16安晚上从10小时得充电35.2度,必须得去专业的充电桩充,我们微型车有这么大的市场,率先产业化,我认为这三五年就够了。
现在买车是买面子,不一定是买交通工具,当你把一款车设计的很时尚就不丢面子。无人驾驶时车不是你的,你就可以用,不管是什么牌子、长什么样,把你送到目的的就完了,这时就是谁的智能化程度高谁就在市场上胜出,共享、分时租赁,现在我们就在开发这个平台,以后有车大家都可以用,不用的时候放在上面,是一个盈利工具。电动、无人驾驶、无线充电会形成完美的产业闭环,其它体系没办法打破它,因为形成了闭环。电动化、无线充电,扫地机器人没电了就自己找一个地方去充电,电动汽车也可以有这个功能。
联盟是按照科技部等6部门的要求从事标准工作,昨天讨论做电池模块标准化,其实建议企业把标准化方案提出来,交给联盟,由联盟直接发布,国务院给了这个权力,大家共同遵守标准。我们讨论了几次微型电动车模块标准化就是这个方向。
我就向大家汇报到这里,谢谢。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