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光伏事业部总经理:储能17种应用场景不可能用单一技术路线覆盖
能见App讯:9月16日,第三届能源思享汇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本届论坛以“变与不变”为主题,通过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开拓创新、互联网+智慧能源、风,光,储多能互补;技术进步及成本降低等多个议题的探讨,激发行业参与者的思想碰撞,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
浙江超威电力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经理安华阳做《以金融之手引领多元储能》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储能不可能目前有单一的技术路线,覆盖17个储能应用场景。所以超威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形成混合方案,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安华阳介绍了超威的融资代持方案。“比如在这个项目里采用超威电池,大概设计是这样的,可以锁定这个项目预付10-20%预售款,这个项目先装在超威项目里。你提前和超威签一个预收购协议,我们在融资期结束后实际发生股转。在这种模式下,业主方只要提供少量的资金就可以锁定这个项目,把这个项目建成,并享受项目建成收益。而且这种方式不是撮合交易,完全不需要业主和金融机构对接。借助超威强资性取得融资,我们目前可以做到7-10年融资,融资成本可以对客户释放6.37-7.84%。这种模式下,超威可以完全保障电池的性能。”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大家好,提到超威,可能在座有些人不熟悉。尤其是很多光伏界的同事,可能对超威确实不大了解。我这里说一下,超威是甄子丹代言的超威!
超威是成立于1998年,我们是2010年在香港上市。我们最新的数据是中国500强当中排名16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30位,中国轻工业电池行业排名第1。目前我们集团有1585项专利,在全国有30万家销售服务网点,全球研发中心差不多有17家,其中有16家都在海外。集团是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动力电池到电动汽车;一条是储能电池到储能系统,目前第一条路线基本已经完成了。超威电力是一个崭新的企业,它是2017年3月份注册成立的,承担了集团从能源制造向能源投资、能源服务转型的重要载体。我们享以分布式光伏储能电能为切入点,构建面向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综合性能源网络,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服务商。
超威电力发展路径,第一阶段走重资产模式,是以光伏电站、储能电站持有为主要业务模式,逐渐向轻资产、服务输出转型。整个超威电力对储能的理解,储能目前来说有17个应用场景,基本上涵盖了储能所有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不可能目前有单一的技术路线,覆盖这17个应用场景。比如说你在大规模削峰填谷场景里,几十兆瓦,甚至未来会达到300兆瓦时以上的安装,对电池安全性要求高,反而对充放电要求低,就是平稳的充放电。这在调频服务中可能需要零点几毫秒的大电流充放,所以我们判定不应该是单一技术路线,而是用多种路线形成混合方案,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比如说一个场景中,一种电池适用2-3种电池,形成混合方案。基于这种想法,超威可以提供量产有4种电池,然后另外有2种电池可以在一些重点项目提供应用。
第一个是钠盐电池,钠盐电池我们从GE收购,GE仍然保留一定股份的电池。这个电池能量密度能够做到锂电池3倍,充放电次数达到7500次,实验室数据是2万次。这个电池核心主要优势就是安全性高,目前通用在一些潜艇,在人流密度非常大的商业区都有应用。它火烧、枪击、刺穿,假设外力撞击,把电机掰弯都没有任何风险。而且使用运营成本非常低,在高寒地区不用加热,在赤道地区不用上空调,实际运营成本也是非常低。今年超威已经把它在国内量产,生产基地就落在集团所在地长兴。预计到明年它的成本会有一个大的下降,这是我们寄予厚望的电池。
另外锂电,这也是我们已经做了三期,投入30亿的传统产品,市场上很火了。市场的主流,我就不再赘述了。
铅酸电池,基于铅酸技术的铅酸电池,明年会面市。启停电池、铅酸电池等等,在这个电池模块上,超威在生产规模、成本上,我们自认为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
锌溴液流电池,我们超威有一定股份,法国电力也有一定股份,锌溴液流电池在成本和技术上有一定优势。另外,我们在美国超威研究院还储备了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还没有在国内生产。我们近期会提上日程的,超威法国研究院的锌电电池,类超级电容的电池,它的充放电电流目前可以做到10C,这是目前几个主要的技术路线。
刚才讲到了多元储能,我们怎么借助金融手段让多元储能在市场上有它的应用。目前2018年社会融资成本大概是这样一个水平,大家可以看到成本低的银行贷款、承兑汇票之类的,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央企、国企这些手里,反而越是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他们现在的融资成本非常高,而且能够拿到融资的利率也比较高。
基于超威崭新的技术,比如钠盐电池,在座各位可能听都没听到过,我们如何让产品在市场中应用呢,我们推出了自己的方案,简单是融资代持方案。比如在这个项目里采用超威电池,大概设计是这样的,可以锁定这个项目预付10-20%预售款,这个项目先装在超威项目里。你提前和超威签一个预收购协议,我们在融资期结束后实际发生股转。在这种模式下,业主方只要提供少量的资金就可以锁定这个项目,把这个项目建成,并享受项目建成收益。而且这种方式不是撮合交易,完全不需要业主和金融机构对接。借助超威强资性取得融资,我们目前可以做到7-10年融资,融资成本可以对客户释放6.37-7.84%。这种模式下,超威可以完全保障电池的性能。而且这种模式下完全不考虑业主的资信,理论上业主是个人,失信者也好,与我们无关,因为这个项目融资完全基于超威在融资。
同样此类项目除了在储能之外,我们也可以延伸到类似光伏项目,调频项目,其他一些和光伏密切相关的项目上。目前项目主要还是倾向于调频类。市面上大家最终关注的,尤其是光伏行业同事进来最关注削峰填谷,我们反而认为单纯用户侧削峰填谷,不建议大家把重点精力放在上面。现在峰谷差最好的三个地区,北京、上海和江苏,江苏的峰谷差最终大家分享,要给业主一定分享,拿到我们手里不会超过7.5毛。再往浙江地区可能只有6毛多的水平,在这种水平下除了对电池生产企业,对投资商来说,我们认为还是相当吃力,还是要加一定增量服务,判定它才有价值。
比如削峰填谷加一些增量管理,加一些需量管理,比如原来要上充电桩,电网不增容了,把这些成本打到削峰填谷,我们判定这个项目才有价值。现在超威电力在储能项目上倾向于四类应用场景,17个场景中判定有4个场景有它的商业价值,如果在座有兴趣的话可以会下沟通。反而单纯用户侧削峰填谷目前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我们以光伏项目依托于集团130万方屋顶,16个生产基地,我们做了一部分,也做了少量外部项目。储能项目,限电地面电站是我们重点投入的,最近拿下的是一个调频项目,以我们部分光伏项目。受“5.31”影响,现在对项目要求更加提高了一些。
这是超威做的新能源小镇,超威在资本方面上还是相当开放,我们引入了浙能、长兴当地政府,大家一起合作做这个新能源项目。基于超威项目所在地3.3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以新能源命名的新能源小镇项目,是一个比较小型的微网项目。
超威在2010年上市之后,在资本授意之下,我们迅速从日发货7万只到现在日发货平均70多万只,超威对资本还是非常重视,我们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相当重视产业和资本的力量。我们集团在2017年取得了新能源政策生产牌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个牌照目前在市场上报价多少,这个牌照我们投入了小20亿,目前以物流车为主,和“三通一达”也有融资服务。主要依托融资租赁方式,现在在新能源汽车运营投入上,跑的汽车已经达到了2万台,这个我简单介绍一下。
在锂电上,江陵汽车全系都是超威提供的。我们在启停电池上,2017年开始生产,目前在大众出的途昂,斯柯达全系,别克英朗系列,基本占有了市场份额很高的量级,未来有可能与大家发生合作。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内容。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