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大规模储能项目初具成效 商业运营具备现实意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光热及风光发电并网储能项目共计246个,装机总规模达10.3GW。新能源发电侧建大型储能电站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日益突出的弃风、弃光问题,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意义重大,备受行业关注。
9月19日-20日,2018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就进一步推进储能在发电侧上的项目规划、安全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运营模式、电网接入、标准体系、风光储电站考核机制、调度模式、储能项目备案、审批流程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彦龙: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储能技术组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发电侧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层研究会今天在这里组成,我代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有500多家会员单位,是政府管理和参谋的助手,是联系企业的纽带,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对储能技术在未来电力系统的应用,以及当前开发的储能技术发展方向,推动国家层面加大对储能的研发投入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补贴机制,建立中长期的规划提出意见。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影响能源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大幅度上升,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保证供应向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转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新特点。为此国家能源局正在大力实施能源系统系列补短板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天然气储能设施,积极推广煤电灵活性改造,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等一批示范性项目建设。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可再生资源总投资达到2798亿美元,不包括大型水电,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15.8%,其中2017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达到了126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光伏和风电的装机量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意见中指出,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和微电网。合理的配置,鼓励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合理配置储能系统,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系统,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协调运行,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储能补偿机制,支持应用多种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难以控制,在电网薄弱地区容易引起电压和稳定性问题,同时陕北地区弃光率维持高位,除了用电量趋缓,用电负荷较低以外,线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大型的储能电站具有规模大、设备单位成本低、投入少、电网配套投资低等优势,对快速大范围的解决各地调峰调频资源不足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缓解日益突出的问题,提高电网稳定运行效率。
全球光热和风光发电并网储能项目共计246个,总装机规模达到10.3GW,随着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以及各地支持政策的出台,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电源侧项目正全面的发力,项目从几十兆瓦级,正在紧锣密鼓规划落地中,这些将进一步为我国大规模储能建设,从项目规划和系统集成,以及商业运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营。能源转型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和各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探讨在储能项目上的规划、安全、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运营模式、接入、标准体系、风光储电站的考核,以及电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为推动储能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贡献更大的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