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东部沿海发展路径求索:盐城向海图强赋能“蓝色经济”

能见 2021年11月5日 4403

文/黄云鹰、王粉龙
“双碳”时代,在全球能源市场面临深刻变革、能源转型的大势下,江苏盐城在争当“双碳”目标践行者和引领者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前行。
位于此地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中国仅有的14个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扇窗口。
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盐城又是我国引领碳中和革命的“碳路先锋”。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提“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又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能源供需情况来看,我国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主要富集于“三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我国的高耗能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和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地理上的供需错位,使得东南沿海的本土新能源基地变得尤为可贵。
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盐城扛起“双碳”使命,强化“C位”担当。 2020年,盐城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占江苏省28.17%。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38万千瓦,占全省47.71%。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352万千瓦,以39%的占比在全国独占鳌头,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达到一成。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15万千瓦,占江苏省14.01%。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其新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市用电量的1/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初具雏形。今年4月份,盐城新能源装机率先突破千万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在迈向碳中和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盐城对标的不只是丹麦港口城市埃斯比约——世界上最著名的海上风电母港,而是瞄准“国际绿色能源之城”,把向海发展、绿色转型作为战略取向,致力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曼彻斯特”和“休斯敦”。
风电、光伏“两翼齐飞”
图/三峡响水近海风电场
盐城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黄海之滨,拥有最大江苏国土面积、最长海岸线、最广沿海滩涂、最大海域面积。千里海疆、茫茫沿海滩涂蕴藏着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盐城见势早、起势快,运筹帷幄下好先手棋,经过十多年不懈奋斗,已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早在“十三五”期间,当广东、福建、浙江等“后浪”纷纷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的步伐时,盐城已经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中, 形成以五大新能源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集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和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国家电投、华能、国家能源、三峡等一批大型央企纷至沓来,实现风光资源的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上玻院、京冶轴承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长风海工等海工制造企业抢滩登陆。
在盐城打造“海上风电第一城”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聚光灯下,由京冶轴承参与完成的“光纤输出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目前风电轴承行业获得的国内最高荣誉。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风电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主轴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这项技术的突破及其在风电轴承行业的应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打破国外垄断。
作为中国海上风电领域的先行者,盐城在创新强链方面勇挑重担,涌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除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外,金风科技等风电企业先后承担30余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共取得400余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京冶轴承激光淬火技术、金海新能源新型反向平衡法兰制造技术全国唯一。
同时,盐城加快配套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材科技江苏省风电叶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盐城创新示范卓有成效,先后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首个风电水一体化项目、首个海上风电实训平台、风电领域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十大产业创新示范工程。
掌舵扬帆,御风而行。不久前,盐城发布了“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绿色能源之城和国家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
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巨大,规划有902万千瓦的近海风电资源,占江苏规划容量的76%;同时,规划有24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十四五”,面对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盐城从全产业链协同降本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成立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发挥联盟成员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合作共享,搭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带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到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近海海上风电开发基地。坚持示范引领、稳步推进,推动千万千瓦级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基地规划布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国家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推进提供经验和借鉴。
规划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风电装备制造集群”。 盐城将持续推动产业补链强链,聚焦风电产业链高端产品、关键技术和缺失环节,重点招引主轴轴承、控制系统等风电关键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规划还特别提出要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企业。
海上风电与光伏是盐城新能源产业的“两翼”。如果说海上风电是盐城产业绿色转型的排头兵,那么光伏产业则是盐城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点领域。近年来,阿特斯、天合、协鑫、润阳、正泰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在盐城实现全球布局。仅今年上半年,盐城建成电池片产能32GW、组件产能22.4GW;在建电池片产能30GW、组件产能9GW,均位居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盐城将“力争把盐城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基地和全国综合产能最大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 一方面,加强金刚线、浆料、玻璃、背板等配套部件供应能力,提高光伏产业本地配套率;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研发异质结、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技术,抢占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同时,盐城以“打造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为目标,统筹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建湖、盐都、射阳、阜宁、滨海、市开发区、大丰等县(市区),在“化散为整”上下功夫,整合分散屋顶资源,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沿海光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抢抓BIPV发展风口,启动BIPV产业布局,分层次打造BIPV示范项目、示范县和示范区。
“双碳”引领,盐城新能源产业蓝图更为壮阔。盐城明确提出重点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的同时,同步打造“可再生能源+储能示范基地”“长三角绿氢示范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这幅蓝图让我们依稀可见一个属于未来碳中和时代的绿色发展的工业中心雏形。
崛起的国际绿色能源之城
图/盐城港射阳港区
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回顾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出其代表城市的崛起,而这些城市往往都与能源紧密相连。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城市是曼彻斯特。煤炭与蒸汽机结合,释放蒸汽机巨大能量,曼彻斯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城市是休斯敦。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力能源。时至今日,在页岩气革命加持下,休斯敦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当前,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顾问杰里米·里夫金曾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阐述过他的敏锐观察: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回到中国,未来四十年碳中和革命将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与曼彻斯特、休斯敦一样,中国东北的煤炭、石油驱动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兴起与建立。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体系逐渐向东南沿海城市转移。
“双碳”使命引领,又将引发新的产业变迁。在这次产业大转移中,能源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清洁能源富集区将产生更大的虹吸效应。
经济版图的重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比“三北”和西部清洁能源富集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盐城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交通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显著。
首先,“30·60”双碳目标正推动能源产业集群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向以清洁能源为中心的产业转变。盐 城拥有丰富优质的风光资源,在过去十余年间率先建立起坚实的产业基础。
其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叠加赋予盐城新的机遇和使命。 盐城是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和经济腾飞引擎。盐城这颗棋,对打通内循环、盘活长三角全局意义重大。
在《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盐城的豪情壮志清晰可见: “二○三五年盐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综合竞争力进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先进行列,高质量发展跻身东部沿海城市第一方阵。”
目前,盐城已经形成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钢铁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产业将继续抢抓机遇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汽车产业稳定传统汽车基本盘、突破新能源汽车、瞄准智能网联、开拓汽车服务和后市场;钢铁产业加快建设钢铁大基地,推进产能集聚;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印制电路板三大地标特色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有望形成相互交融的新生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吹响能源变革号角。面朝大海向未来,绿色转型作典范。“风光”盐城,正砥砺奋进“十四五”,阔步迈向两个“2000”蓝海,创造创绿色智慧能源美好未来。

END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将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

海上风电 / 智慧能源 / 风电 查看更多
资讯

单机要求16MW+,中广核1GW海上风电项目机组采购招标

4月2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招标,共三个标段,规模共计1000MW。 项目规模:中广核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场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陆岸70km。场址面积147.3km2,水深46-53m之间,规划装机容量1000MW。 单机要求:单机容量16000kW及以上。 计划交货日期: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本标段全部风机交货。

资讯

大金重工与欧洲某海上风电开发商签署海风基础结构产品长期锁产协议

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下称“蓬莱大金”)与欧洲某海上风电开发商(下称“客户”)签署了锁产协议。根据协议约定,该客户从当前至2030年底向蓬莱大金锁定不超过40万吨海外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制造产能,并一次性向蓬莱大金支付1400万欧元的锁产费用。

资讯

65.92亿元!中国能建投资建设平潭A区450MW海上风电项目

4月30日,中国能建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投资平潭A区海上风电场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平潭A区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65.92亿元,其中我方资本

资讯

新泽西州电力局为高达 4 千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进行第四次招标

新泽西州公用事业委员会(NJBPU)已经批准了该州的第四份海上风电招标指导文件(SGD),并开始了招标。 招标申请窗口将于 7 月 10 日结束。该项目旨在授予 1.2 GW 至 4 GW 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 新泽西州州长菲尔-墨菲(Phil Murphy)说:"最新的招标进一步证明了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海上风电产业,为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带来不可否认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BPU 的最新

资讯

内政部建议在俄勒冈州和缅因湾销售海上风电

内政部宣布了由美国联邦海洋开发局(BOEM)提出的两个海上风能拍卖提案,这两个项目分别位于俄勒冈海岸和缅因湾。 该机构称,这两个项目的总发电量可能达到 18 GW。 "自拜登-哈里斯政府执政以来,内政部已批准了全国首批八个商业规模的海上风能项目,"内政部部长德布-哈兰德(Deb Haaland)说。 "今天的宣布标志着我们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支持家庭的同时,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绿色的能源未来方面又迈出了

资讯

助力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不断推进,中国能源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正处于新旧能源体系转换的关键过渡期,在能源消费方式的变革以及能源安全和保障的要求下,电力需求保持着较快增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日前,GE Ver-nova燃气发电服务中国区总裁许欣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全面聚焦能源转型的新公司,GE Vernova于当地时间4月2日完成从GE公司的拆分。

资讯

CIP 获得澳大利亚可行性许可证,成立平台公司

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公司(CIP)代表其旗舰基金,在澳大利亚首个海上风电可行性许可程序中获得了两个许可。 该公司获得了在两个区域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的场地独占权,一个区域面积为 586 平方公里,另一个区域面积为 689 平方公里,潜在装机容量合计 4.4 千兆瓦。 在获得许可证的同时,CIP 成立了专门开发和交付澳大利亚海上风电项目的平台公司--Southerly Ten。 "CIP是澳大利亚开

资讯

海南首台!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首台10MW机组完成安装

4月28日,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首台10兆瓦风电机组完成安装,标志着海南省首个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进入批量化、大规模安装阶段。 此次安装的1号风机为国产自主研发的10兆瓦风电机组,风轮直径达242米,叶片长达118米,轮毂高度136.7米,总重量1227吨,扫风面积近4.6万平方米。在额定风速工况下,单台风机叶片每转动一周可生产电量约21度,每转动1小时最大生产电量约10000度,可满足约1400

资讯

比利时能源岛建设获进展

据媒体报道,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人工能源岛首个混凝土沉箱日前完成部署,标志着全球首个能源岛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据介绍,伊丽莎白公主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350万千瓦,预计投运后可满足比利时15%电力需求;该能源岛规划面积5公顷,所建输变电设备将主要用于传输风电场电力;项目2024年开工,计划2026年投产,目前已获得来自欧盟新冠肺炎疫情复苏基金约1亿欧元赠款支持。(来源:BJX)

资讯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巴西近海项目意向备忘录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与北里奥格兰德州(Rio Grande do Norte)政府签署了一份关于为该州海上风电试点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的备忘录。 备忘录规定,政府将协助该项目与州政府的计划和政策保持一致,并支持项目开发和实施的必要流程。该公司将就项目安装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提供研究报告。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一直在与机构和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旨在获得海上风电领域的知识和培训,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