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可再生能源亚太区市场总监彭澄瑶:海上风电市场很快会变成欧洲的红海市场
以“创新驱动 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18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于11月22~23日在重庆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主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能见APP全程直播。
GE可再生能源亚太区市场总监 彭澄瑶发表题为《海外风电市场的展望与挑战》的主旨演讲。她表示海上风电市场很快会变成欧洲的红海市场,包括在韩国、日本海上风电也在探讨当中。在英国主动投资、投标,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可以看到,非常多丰富经验的海上风电公司进入进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彭澄瑶:大家上午好,海外市场要非常全面,重点有三个版本跟大家讲:一跟大家分享目前看到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风电,在全球各个市场的竞争地位,把平价上网作为一个标杆。跟当地主流的能源城市评价的情况,在美国市场评价,以美国现行的政策还没有完成实现,大家还在依赖一些短期的红利,把它放在非平价上网当中。深色的是已经实现的,蓝色的线条会在短期内,通过各种政策,包括在2025年前达到平价上网的事情。
第二张在看市场,可再生能源项目核准的形式。之前各位也分享了,我们也进行了沟通,希望大家以不同的视角,我更多的是针对如何拿到项目。
目前主要把已经近来的电价或者资源竞拍的市场用蓝色标注。蓝色的已经竞拍了,紫色的有计划还没有发布的地方。形式有多种多样,大家说资源竞拍分三个大类:一谁的电价低给谁;二资源不说,电价不说,你们自己去找,我们给你拍容量;三资源容量电价都有规定的,先后的开发秩序,有点像中国。还有某一个时段的限量,不是多少电拍的,不管用什么形式?是风电、光伏、太阳能、煤电、火电,不管,只要满足时段就行。不同的竞拍形式都竞拍了,给你的风险或者纬度完全不一样;三看全球的热点,红色的是中资企业竞争非常强的区域和市场;橙色是还可以的;浅黄色是比较弱的。不只是发电企业,还包括很多能电出口,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也在看,为什么在这些区域和国家不一样。首先,主要来源于对这个区域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几大类一大类,主要包括中国的招商,包括火电、水电的项目,还有单方市场;二订购现场的项目,电力拿好了项目,通过订购和收购的项目,然后把资产收购过来,通过运营资产,后期运营熟悉法律法规,然后涉足;三就是直接买断当地的,跟其他电力运营公司进行收购重组,通过企业间的并购熟悉当地的政策法规,同时通过他们接触到当地的机会;四包括中国和地域之间,包括国家和国家的合作关系,非常强的影响到中资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中国企业去国外参与项目中遇到的,不仅是运营商,对开发商都会遇到。在当地项目经验的要求,是资质的要求,很多资质是不够的。如果之前有水电项目、火电项目的话,你的资质就够了,已经有的项目,很多国家都有要求,所以门槛比较高。
第二如果看到的中资企业或者中国的发电企业到海外去做项目,如果做开发的话,如果不是当地的业主着力融资的话,非常难得拿到贷款,如果中信保中资银行或者机构,不愿意直接把钱压下去的话,中国的企业项目很难在当地进行下去。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信用的程度,包括资质问题,这是一个;另外中国最近几年的钱太多了,大家也不需要依赖国外的,大多数地域和市场,还是有钱去投的,造成短期向海外走出去的一种情况,如果中资企业带着大家走出去的话,就是非常大的瓶颈。
这几条是我们总结起来的,在全球风电市场上看到的机遇和挑战。一条机遇海上风电发展的市场。不管是海上的技术也好,会带动海上风电市场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热心观众朋友们努力参与到风电发展上来,在英国主动投资、投标,在中国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一点是,在海上有作业经验和在海上有经验的人,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都没有了,都是在海上搞陆上风电起家的旱鸭子,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可以看到,非常多丰富经验的海上风电公司进入进来,这给中国海上风力的一种启示,让专业的人快速帮助产业提升。海上风电市场很快会变成在欧洲的红海,包括在韩国、日本海上风电也在探讨当中。
另外全球性的市场需求及增长。在全球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考虑市场需求及增长,现在欠发达地区,在规划基础能源需求的时候,也看到能源经济性的考量,钱的释放性是非常大的。我们看中东、北非、拉美、印度、东南亚同时在做。
挑战,大家提到融资的挑战。另外电网调度要求日益严苛,发达国家的设施是比较老旧的,他也不吨的遇到挑战和要求,发展中国家电网是同步建设的,所以一边建一边学。电网要求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不仅仅严苛。然后再加上国家是精细化的可再生能源,配置会远远超出,以前我们认为的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对整个电网也有要求,对他们也会压倒所有电厂供应商身上。最后行业步入数字化时代,整个能源行业要进行数字化,主要是有很多宽带式的搭建造成的,打破长网和用户端的界限,整个发电厂不再是在开发商手里,这种数字化的营利模式、营收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和考量。
2017年全球竞拍项目规模57.7的竞拍,增长60%,超过60%的项目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取开发权的,欧洲贡献了30个GW,这个有不可复制性,已经完成的项目,还有很多已经完成,还宣布的竞拍项目规模将保持,甚至超过2017年。印度、意大利是单一体量的市场,包括太阳能海上工业,2017年是2.17个,2018年5.8个GW,包括海上工业计划跟一篮子竞拍。
在拉美地区墨西哥接替巴西成为拉美最大的市场,中东和非洲很多国家走一条捷径,看到周边的邻国通过竞拍获得补贴,对于很多非洲国家和中欧国家效仿这种,以竞拍的方式带来的一步到位式补贴退坡。日本2017年开始竞拍,2018年第一轮,但是日本全球竞拍是反面教材,因为政府在竞拍的设置上非常卡,第一步告诉你价位是什么?不告诉底价是什么?大家不知道;第二电网的申请周期异常漫长,加上日本有一个职业的工业协会,对所有项目工程审批时间也是异常的长。第二轮拿回来的电价竞拍完之后的电价,远远没有达到竞拍的目的。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日本有风电的模式,但是降低政府的采购成本。截至2018年已经建标,但是没有签订最后活跃的项目中有30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等待融资确认。
看一下电价。一个是基准化的价格,每个地方的电价不一样,包括PPA的年限、税费不一样,所以我们做了基准化。
有三个市场:
一德国。德国通过5轮的竞拍,按照时间顺序,电价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这当中有两点:一是当时竞拍的价格比较低,第四轮和第五轮,他们的风电竞价之后,第二轮和第三轮价格要高不少。政府已燃区接受这样的报价,主要原因第二轮和第三轮非常高,第四轮和第五轮一个是噪声的评估,另外就是电线高度,两个非常严苛评估,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要求交这个报告,才能让他们去维护。
二巴西。巴西第27轮可再生能源竞拍共1.25GW,陆上风电之赢的了114MW,激烈竞争导致最终竞拍电价远低于政府的预期低价,陆上风电比预期低了75%。到2017年重新开放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断崖式的下降,也是创下了历史之低。
三印度。很多外国开发商很难涉足的地方,包括风电、太阳能。从目前看到的情况来看,印度中标竞价远远低于已知的成本,在刚刚结束的报价当中,太阳能报价,政府看到议价之后直接取消了,没有任何意愿接受涨溢价的空间。
这是2018年成交的电价,以及认为在当地现行或者短期内可以预见的技术成本,能够给到项目的基准成本比较。在20年范围内做升级改造,中间这条线是零,它的基准值还有非常多的空间。主要看到的差值空间,大家所有的空间成本,目前中标的差距,在利用竞拍和项目投产的时间差,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来套利。包括德国的项目肯着是很低的,但是交付的时间是2023年,还有2-3年的时间,启迪有更好的技术和成本下降,最大的偏差主要来源于当地政策的干预,未来当地的干预,像联邦政府担保购电协议,土耳其因为有国有银行的优惠贷款,在土耳其当地招商引资跟套利有点像换一些资源,可能会有一些层面上的承诺。当然也有开发商的偏差,像阿根廷在今年的时候,他们开了1.8GW的拍卖,当时我们看到在2017年的时候一年之内贬值了一半,美元的价格来签订合同,任何汇率波动对他们都是营商。另外重要组件的进口税率,包括印度这些问题,可以肯定是很大的差距。
前面很多鼓劲这个市场非常好,大家都去,增长率20%几,我给大家泼冷水了,我还是不容易的。但是还是充满期待的,以我们自己的观点,绘制了两张图,一张是全球陆上风电的风机容量在过去20年增长了13%,这个容量的增加,初步的发电量和收益。另外可以看到,这个区县可以看到,在过去的30年,装机量翻一番,风电成本下降15%,整个风电产业还是有比较大的潜力。
另外全球风资源开发的趋势,中国是非常其他的市场,红色的那条线是中国的开发,我们在中东开发创造了历史性的进步。在中国肯定的市场,在世界上的市场差别是很大的,这是一类的风场。在美洲、拉美地区,资源开发得差不多了。但是在欧洲的市场可以看到,基本上还是一个中高速的应用。另外,除了中高速之外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GE可再生能源。我们的水电业务,还有叶片的业务,在座很多也是GE的客户。全球有35万台装机。这张图是我们全球的布局,有60个国家或地区,今天讲的,不管是律师事务所还是咨询公司,不管是生产研发公司还是设备制造,还是办公室在全球各个地方有“一带一路”的地区和没有“一带一路”的地区都给予支持,这是全球的装机,北美、欧洲、亚太地区都有需求。如果大家有水水的需求,立足沈阳,通过“一带一路”,供应全球12个国家的装机需求,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质量标准,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