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下半场:海外蕴藏巨大宝藏
光伏市场的风口还在,但风向已变。
近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对外发布《阿里巴巴国际站光伏行业跨境电商发展报告》。
从反响来看,这份报告颇受行业重视。因为出品方阿里巴巴国际站,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成长起来的第一个业务单元,在开拓国际外贸市场方面专注且专业。
基于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最新数据,报告就光伏行业在国际站上的数据表现、国家趋势和产品热搜关键词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光伏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尤其是2019年,压标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大多数光伏企业的首选战略。
随着欧盟取消双反等政策的有利助推,光伏行业在海外士气正盛。尽管中国光伏制造业已经具有俯瞰全球的竞争力,但路并不好走,未来仍将面临更多挑战。
兴起
光伏产业起源于欧洲,以德国为首,开启了全球光伏的盛宴。
2004-2011年,欧洲光伏装机占全球比例达86.4%,其中2008年欧洲国家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32%,2010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36%。全球光伏市场以 “欧洲独大”。
回看德国当时的电力成本,2011年的工业电价为0.22欧元/kwh(合人民币1.7056元),光伏成本为0.08欧元 /kwh(合人民币0.6202元)。高昂的用电成本为欧洲的光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更直接的原因,高补贴政策进一步促使了欧洲光伏产业的集中爆发。在欧洲当初施行的FIT政策的国家中,补贴最高点接近50欧分(合人民币3.6125元)。而欧洲国家的度电成本大约在0.1-0.2欧元/kwh之间(合人民币0.7753元-1.5506元/kwh)。
同一时间,中国光伏市场起步。2005年,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在全球光伏市场带动下,我国成为全球光伏产品的重要生产国,九成以上的产品以出口为主。
于是,巨大的海外市场加速让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统计,到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10强中,中国企业占4席。
随着中国等国家厂家的发展提速,欧洲光伏企业陷入“倒闭潮”。当初的“一方雄霸”成了中国光伏企业的“手下败将”。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开始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令人愤慨的是,中国的光伏企业自此开始在国际上连遭非难。欧盟发起光伏“双反”调查后,美国光伏“双反”调查、印度光伏反倾销调查、美国光伏第二次“双反”调查等多起贸易救济调查接踵而至。
结果出乎意料,欧债危机在这期间逐渐发酵,光伏补贴开始降低,加上国内出口市场遇阻,令欧洲光伏市场元气大伤。
调整
实际上,欧洲光伏市场的没落,反而让觊觎已久的其他国家有了入场的机会,也让“挣扎在一线间”的中国光伏企业抓到一丝生机。
之后几年,日本、美国、印度等市场迅速兴起,亚洲(不包括中国)、欧洲、北美洲三大洲装机量占到海外新增装机的60%以上,海外需求从欧洲独大过渡到 “三足鼎立”的态势。
究其原因,亚洲、北美等国家在光伏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为他们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美国联邦现金支付补贴达到30%从根源上促发了美国市场的增长;日本在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发生后,明确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印度政府2022年实现100GW的装机目标由来已久,包括40GW太阳能屋顶发电和60GW大中型太阳能并网项目。
作为新兴光伏市场亚洲的最大光伏市场,中国光伏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和技术提升中不断突破,到2017年新增装机53GW,超过了全球近半数的需求水平。
意想不到的是,2018年,中国政府出台“531”新政,光伏行业突然遭遇巨大波动。不少企业在这场寒流中损失惨重,国内企业在慌乱中看到了海外市场这条新出路。
同年,欧盟对华双反终止,国内企业立刻加大出口力度。但国际贸易政策形势依旧严峻,印度宣布对光伏产品施加防卫税、美国201条款以及贸易战所施加关税,但借助中国光伏组件的成本优势,2018年组件出口金额不降反升。
根据国内光伏产品的出口数据, 2017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印度、日本金额约51.6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金额的49.4%,而2018年印度、两者出口金额约37.9亿美元,金额占比却仅为29.2%。到2018年,国内组件出口金额129.9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4.31%。显而易见,海外光伏市场的集中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深化
如今,欧洲市场沉寂已久,印度、日本市场发展稳定。而中国光伏产业更加不再依赖于几个或某个主要国家的市场,产业对贸易政策的敏感度也在大大降低。
目前非洲、东南亚电力基础较差,需光伏填补。非洲仍有许多地区并未通电,若其要达到100%通电率,单个非洲国家光伏缺口便可能达到10GW以上。澳大利亚政府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发电量为33000GWh,同时澳大利亚几乎没有本地供货能力,光伏产品对进口依赖度较高。
由于海外光伏的蓬勃发展,继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之后,硅料也开始加速主导全球供给,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联合主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预计,今年海外市场将由去年60GW增至85GW。
专业人士表示,我国光伏制造业海外产能主要是“下游在外”。硅片电池集中在东南亚、土耳其,组件海外产能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海外项目则集中在美洲、欧洲、亚太等发达国家,基本是以制造业带动销售为主的模式。
从国内政策变化来看,无论是地面还是屋顶,今年将主推平价项目,在下半年的平价项目中,无一例外都将“消纳”作为前置条件。同时由于电价的下调,中间环节受到挤压,从业者的收入大幅缩水,即便去年新增装机达到了44GW的水平,利润总额仍然被压缩。
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不断承压,只能加速在海外市场寻找增长点。
据了解,国内产能规模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2019年上半年订单均已签满,甚至部分企业已开始签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订单,大部分都来自海外市场。隆基乐叶预计2019年组件产品海外业务占比将超过50%。晶科能源也将“加大和深化全球化布局”作为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战略。
毫无疑问,在光伏的下半场,加大海外布局已成为日渐明晰的扩张路径。野蛮发展已经过去,一些新的空间亟待发掘。不论是扩大内需还是转战海外,光伏行业的未来都充满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