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国家电网报8版:架起雪域高原光明幸福路
本报记者党亚利索朗多吉9月17日,初秋的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热闹非凡。身着盛装、喜笑颜开的藏族群众与电力工程建设者共同欢庆着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的开工建设……工程的建成投运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形成西藏统一电网。这是西藏电力工业又一个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电力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藏区群众不断走上富足与光明的幸福之路。
电源发展:快速增长播撒光明希望
时光追溯到西藏电力工业的开端。1928年,旧西藏噶厦政府从英国引入设备,建设了一座装机容量92千瓦的北郊夺底电站。但这座电站因运维管理不到位、备品备件不足等,到1946年就停止了发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在几代电力人的辛勤耕耘和接续奋斗下,西藏电力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为全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地建成了以拉萨西郊电厂、山南沃卡电厂、日喀则塘河电厂、林芝八一电厂、昌都电厂、拉萨火电厂等为代表的骨干电站。电力装机规模逐渐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电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8年年底,全区已经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32万千瓦,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初期的3992倍。
如今,行走于国道318沿线,尼洋河流域、拉萨河流域的群山峻岭之中,人们能看到轰鸣的发电机组将倾泻而出的水力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并通过一条条跨越悬崖峭壁的输电线路送向远方……
主网升级:电力天路解决缺电矛盾
“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好柴火和蜡烛。现在很少停电,电压也稳定可靠,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电了!”说起用电,拉萨市城关区俄杰塘社区6组居民顿珠老人高兴地说。
老人的体验源于西藏主电网的不断升级。尤其是青藏、川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相继建成投运,实现了西藏电网与四川、青海和全国电网的联网,解决了西藏电网长期以来的缺电矛盾,有力推动了当地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外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以前因为缺电,我们厂平均每年停产3个月,有的年份甚至6个月。直到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投运,我们厂电力短缺的问题才得到了彻底解决。现在,我们想什么时候开设备就什么时候开。”西藏高争水泥厂生产部经理李建勇谈起近年来的用电变化。
三条“电力天路”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瓶颈问题,还使西藏电网迈入500千伏超高压大电网时代。西藏主电网如今已覆盖64个县,供电人口2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2%。2018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69.02亿千瓦时,是1959年用电量的7843倍。
农网建设:民心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手机信号满格,电脑室可供查询信息和联络,电热水器可以随时用……如果不是生活在这里,2017年9月才来到西藏边防连队的小赵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祖国边境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如此便捷——这是大电网延伸为西藏几千千米边境线带来的变化。
主网“大动脉”为农网“毛细血管”提供了不竭力量。随着主电网不断升级换代,西藏农牧区电网建设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更多偏远的边境乡村因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焕发出勃勃生气。
2018年2月,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用上了大电网的电。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说:“通电后,来玉麦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了。现在乡里有好多建设工地。大家都在建房子,准备搞农家乐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玉麦乡用电吃紧,仅靠1台125千瓦的小水电机组支撑电力供应。如今的改变正是源于近年实施的新一轮农网建设改造、“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工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二、三期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及“户户通电”工程先后实施,基本解决了西藏农牧区群众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200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集团优势与专业优势,不断加大对藏帮扶力度,相继完成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一系列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累计注资超过30亿元,并落实70亿元帮扶资金用于西藏电网建设。
到2021年,随着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产,西藏将形成统一电网。届时,西藏主网将覆盖全区74个县,供电安全可靠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西藏各族群众也将全面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国网西藏电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