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碳交易市场 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 英大集团服务“双碳”发展愿景

国网英大金融 2021年12月24日 2668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根据生态环境部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作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重要股东之一,英大集团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作主旨演讲,表示将为产业链、能源行业、社会各界提供绿色金融和碳资产管理服务。

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相关政策文件有序出台,助力落实“双碳”行动。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对落实“双碳”工作作出顶层设计。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入明确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指标。

英大集团心怀“国之大者”,在“双碳”领域一直努力打造碳交易与碳金融、绿色金融的央企标杆,全面布局、精心组织、扎实行动,今年以来取得一系列成果。

服务用户群平台优化再升级

2021年3月,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碳资产管理平台”)上线,为服务“双碳”提供一站式绿色解决方案。为更好服务“双碳”愿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英大集团以各界碳服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对碳资产管理平台进行迭代更新。

今年8月2日,碳资产管理平台服务再升级,演进为碳资产管理、碳分析、碳查查、绿色评级、绿色金融、碳交易六大功能模块,集“算碳、观碳、管碳、融碳、易碳、降碳”为一体的“碳管家”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体四翼”总体布局下的碳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平台注册企业可依托平台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摸清家底,全面监测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有效落实,压紧压实各层级的约束性目标任务。此外,还可以全面反映自主减排贡献,充分挖掘碳减排(CCER)资产,通过应用碳交易市场机制,推动减排资源投入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碳资产管理能力,实现碳履约成本最小化、碳减排项目收益最大化。

目前,碳资产管理平台在“算碳、观碳、管碳、融碳、易碳、降碳”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已融入25个行业碳排放标准,8类碳减排方法学算法标准,实现精准算碳;使用户摆脱海量数据的困扰,对自身或所辖区域碳资产、碳生态一目了然;支持微观企业碳管理、集团用户碳管理、供应链碳管理以及政府宏观碳管理;为市场碳金融机构提供经过评价的优质绿色客户,为平台优质绿色用户提供优惠的碳产品;一键完成全国及全部地方试点交易所开户;为平台用户与绿色技术服务商智能提供技术撮合服务,降碳能力、成本、时间一目了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客观、直观、精准的碳核算评价体系少不了。电力大数据实时性、精准性和普遍覆盖的优势,在碳排放核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6月3日,英大碳资产联合厦门供电公司以电力大数据融合链接煤、油、气、热等其他各类能源消费数据,建立首个专业模型绘制电碳生态地图,实现从电量看碳排放的全景、动态展现,高效服务政府决策施策和社会用能转型。为厦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精准赋能。

丰富产品线多元领域迎突破

英大集团组织集团各金融单位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部署要求,积极推动《国网英大集团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及《英大集团绿色金融行动方案(20条)》中列明重点工作任务相关成效,明确各金融单位的绿色金融业务着力方向和重点工作,搭建集团绿色金融统计指标体系,首次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集团年度综合计划,统筹协调绿色信贷、绿色票据、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等各项业务发展,使集团各金融单位形成助推“双碳”行动的合力。

中国电财开展“电子商票+买方付息贴现+绿色票据贴现”组合金融业务,累计投放“双碳”贷款141亿元、完成绿色票据贴现7050万元。英大财险高效推广抽水蓄能电站、光伏风电设备及新能源汽车保险。英大信托先后落地多个全国首单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英大证券完成的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绿色公司债券,为国网系统内单位首次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绿色公司债券。国网租赁发行全市场首单绿色“碳中和”债券和全国首单租赁企业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英大产业基金设立绿色专项产业基金,目前已完成商业条款谈判和基金募资工作。

英大投资加大与同业、兄弟单位的合作力度。根据前期调研情况,与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推进基于该行普惠金融业务场景的相关合作,还将绿色金融产品纳入集团与兴业银行总行的合作框架。积极推进与英大保理合作,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在保理通产品、应收账款保理、质保金保理、电费保理等业务场景以及风控、贷后管理等环节的合作。

英大保理则以绿色保理为主攻方向,重点落地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收款保理及国补资金保理业务,此外,针对新能源电厂建设需求陡增产生的资金缺口,联合发电集团项目公司开展联合保理业务,上半年绿色保理规模15亿元,储备项目突破40亿元。

构建生态圈赋能行业新发展

上半年,英大碳资产为宝胜股份颁发了第一个企业绿色评级证书,根据绿色企业认证结果,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宝应支行对宝胜股份发放了5000万元贷款,而借助绿色企业认证实现与核心企业、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多方联动的首款贷款类服务产品--“碳e融”也正式落地。

绿色企业认证通过使用英大碳资产自主构建的绿色企业认证评级标准,对国网供应链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认证。

根据绿色评价结果,不仅在国网“智慧供应链”体系中对绿色评价较好的优质供应商给予采购倾斜,还可以让企业获得更优惠的绿色信贷服务,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绿色项目进行资质审批时提供依据。

自“碳e融”上线以来,英大碳资产与中国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商业银行试点推行“碳e融”绿色供应链业务及可持续挂钩信贷业务,新增线上供应链金融授信规模5亿元,实现投放规模8000万。通过开发碳e融系列产品,英大集团推行普惠、信贷、增信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业务,逐步形成国网英大金融板块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落地,“双碳”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当前和今后长期的投资热点。5月9日,长三角金融中心携手华证指数成功发布了碳中和指数(SSI.995035)及碳中和300指数(SSI.995036)。该指数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个完整覆盖碳中和领域的可投资主题指数,填补了市场空白。

碳中和指数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万得、恒生等多家主流金融数据平台已将该指数纳入展示,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双碳”领域的重要投资指数指标。各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出对于与长三角金融中心共同开发指数挂钩金融产品开发的强烈意愿。其中,与中信证券合作发行的碳中和指数挂钩收益凭证已于11月成功落地,上线即售罄。

自发布至今,碳中和指数实现收益31.07%,碳中和300指数实现收益35.31%,显著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99%),领跑资本市场。

“十四五”开局之年,“双碳”目标扎实推进,英大集团深度服务主业、深耕产业链和能源行业,为实现“双碳”愿景不懈努力。

生态环境 / 风电 / 绿色金融 / 碳交易 / 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资讯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我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作出批复。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予以公示。 公示如下: 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你公司报送的《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8.4GW 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110 千伏配套工程环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中节能铁汉与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太平湾举行工作会谈

5月11日,中节能铁汉常务副总经理(挂任)、董事杨凯华会见来访的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以下简称合作创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太平湾)副总经理赵永勃一行。双方围绕合作创新区开发模式、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节能合作发展部副主任、综合解决方案协同中心总经理柴疆参加会见。 杨凯华对赵永勃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节能“

资讯

光伏要闻:两大光伏龙头联手!

证券之星 光伏行业周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次报价多晶硅价格再度下调,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企业检修预期加剧。 财信证券最新观点指出,钙钛矿电池生产流程中,目前仅有激光设备确定性较强,其他环节中镀膜和涂布均有自身技术特点,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宏观方面,工信部鼓励企业调整用能结构,使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了

资讯

江苏连云港启动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江苏连云港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最近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即将启动。作为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国核电旗下田湾核电站1-8号机组相互耦合,形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对于调整区域能源结构、科学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在用能需求高但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大型陆地光伏项目需要占用

资讯

新策略可提升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科技日报合肥5月13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特任研究员胡芹课题组在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课题组针对非铅锡基钙钛矿半导体存在的自掺杂严重、缺陷密度高、非辐射复合损失大等问题,成功构建钙钛矿同质结,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提取。这证明了同质结构筑策略在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其他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日前

资讯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电解铝行业何去何从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碳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碳市场的交易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从短期来看,《条例》的实施将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和运行更为高效,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同时,随着碳

资讯

四部门: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记者5月1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金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

资讯

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镁基新材料在交通运输、医疗器械、3C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发展镁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4日,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贺东为大会致辞,池州市副市长何刚,鹤壁市副市长胡红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德峰,府谷县委常委、副县长白艳霞,巢湖市副市长苗宁宁,联想集团首席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