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压减燃煤逾二十年 温暖与大气治理共赢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北京:压减燃煤逾二十年 温暖与大气治理共赢
新华社记者倪元锦
北京于11月中旬已步入供暖季。随着北京在过去二十多年对燃煤治理的逐步推进,从前开窗、出门可闻到的刺鼻煤烟味已销声匿迹,燃煤锅炉房脏乱差的运行环境已荡然无存,平房居民冬日里买煤、搬煤、拢火、倒灰的场景已鲜为人见。
监测数据显示,北京与燃煤直接相关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已从1998年治理初期的120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18年的6微克/立方米。2019年的前10个月,二氧化硫浓度已进一步降至4微克/立方米,实现了温暖与大气治理的共赢。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已获得明显改善。
北京煤烟型大气污染防治战役的开始,是1998年对城区1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改造。20多年间,北京市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持续发力压减燃煤以改善空气质量。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指出,在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形势下,北京市燃煤消费量从峰值的3000余万吨降至2018年的400万吨以内,累计减少87%;电力、燃气等能源占比超过96%。由内及外、行业协同,能源配置的一升一降之间,呈现出一座北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据介绍,多年以来,北京压减燃煤工作由城区向远郊区逐渐推进,从电力、工业、供暖、居民消费等方面,聚焦燃煤消费主要领域,分阶段、有侧重地压减。
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首钢启动搬迁调整,5700台、2.2万余蒸吨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核心城区9.37万户居民告别燃煤取暖。
2008年至2018年的又一个十年,四大燃煤电厂实现关停或停备,北京工业领域基本实现燃煤“清零”,累计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民用散煤140余万户。
截至2018年底,北京平原地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燃煤锅炉已基本实现“清零”。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按照控总量、禁增量、减存量、防反弹的压减燃煤总体思路,综合施策,逐步形成完备、系统的管理机制。
工作统筹上,有关部门印发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压减燃煤工作方案、秋冬季攻坚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提纲挈领,节点明确;法律法规上,依据大气法和北京市大气条例,颁布全国最严禁燃区规定;标准体系上,制定燃气轮机、锅炉、水泥工业、煤质等领域地方标准,形成全国最严、国际先进的煤改清洁能源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财政投入上,制定、完善压减燃煤经济鼓励政策20余个,补助范围广、支持力度大、持续性强;成效巩固上,加强电力、燃气保供体系构建,加大违法用煤执法检查。
据了解,供暖季里,北京将继续聚焦电力、燃气供应保障能力,完善设备维修维护机制,让居民的供暖设施使得住、用得起、烧得暖,让煤改清洁能源工程继续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