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院范茂松:梯次利用电池在电力储能的应用研究

能见App 2018年4月4日 483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ESIE 2018)”,于2018年4月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ESIE 2018是在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指导下,在中关村管委会、中国能源研究会支持下,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打造的储能产业专业品牌会展被誉为全球范围内市场定位最精准、最具影响力的储能专业品牌展览会,亦是储能业内含金量最高、指导性最强的高规格会议。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范茂松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题为“梯次利用电池在电力储能的应用研究”的主旨报告。

以下为发言内容:

范茂松: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今天看到梯次利用这么多人关注很欣慰。梯次利用从2011年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你去找相关的资料也很难找,去做退役的电池也很难去找,那时候电动汽车还没有进入快速发展期。

接下来中国电科院这几年在梯次利用和电力储能上的应用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这几年我们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这个背景很清楚了,未来几年退役电池,这个电池退役量快速增加。梯次利用这个概念大家比较清楚,这个电池电动汽车上换一个场景,低速车、电力储能或者基站的备用。梯次利用的意义大家也比较清楚,对于车刚才王主任说了,想降低电池在车用阶段的成本。现在由于新电池成本比较高,还是一直限制储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障碍,而梯次利用降低储能的工程造价,梯次利用比较环保,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

因此,这几年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开展梯次利用的研究。在国内分了大概有三类,第一类,就是电动汽车厂,像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比较关注这个。比亚迪在它的工厂建了15兆瓦-30兆瓦的电站梯次利用电站,给它的工厂用的。第二类,像铁塔集团、电网公司属于储能的用户,铁塔拿来做备用,南方电网在系统里面做储能。最后一类属于第三方的做储能的一些机构,比如像上海煦达,在江苏溧阳建了梯次电站,主要做峰谷差。

国外做梯次利用主要是车厂在做,像早期的通用大概2011年的时候,和ABB合作,当时做的几度电,当时做家庭储能。这两年做得比较大的一个是宝马,一个是奔驰,宝马就是电动车在2016年有一个2兆瓦,用在光储充电站储能系统。奔驰去年开始建了,有一千量奔驰smart建一千兆瓦时的储能电站。这个我算了一下,电池的利用率非常高的,一辆奔驰smart6度点,是18兆瓦时,它的退役利用率超过90%。还有国外VR实验室,涵盖运输各个环节的标准,叫1974标准。从这些研究来看,早期的开始电池比较差,研究电池怎么样。这几年随着电池性能逐步提升,拆解经济性比较差,以模组直接利用的方法,现在是兆瓦级别的。

梯次利用对于电力储能是消纳退役电池有效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力储能有特别多的需要储能的场景,我们有时候说这个储能五大类17项,我列了一些典型的储能应用场景。我们就拿现在国家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按14%去配的话,现在消耗120GW时的退役电池。

下面我介绍一下这几年我们中国电科院,针对一些典型的退役电池样本开展的工作,我在这儿讲三种样品。第一个,当时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是在奥运主厂区50辆纯电动车,是为运动员和记者服务的。这个电池是2020年退役。第二个,是深圳K9电动公交车用得这个电池,是2015年以,这个不讲谁的厂家。第三个,国家电网公司建的第一个大型的充放电站,是青岛薛家岛,也是电动公交车,是2016年退役。

第一个奥运这个,当时它用得是锰酸锂电池,当时拿的时候有几个模块没有给我们,一车325块电池,把所有一套系统去拆解,做了基本性能的表征。我们发现这个电池剩余容量基本上50%-60%,内阻增加了一倍,自放电率比新电池降低了很多。测试了这个电池倍率和温升特性,发现倍率的性能已经很差了,EC的温升大概有5度。我们针对比较典型三种工矿做了寿命实验,大概能用多久做一个预测,第一种,做容量备用,我们类似UPS这种,我们给它做了一个预测,发现这个电池在衰减它80%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三年的时间,跟铅酸相比没有什么优势的。第二个,我们做了一个削峰填谷的电流比较小,但是充放电深度比较深的就是80%-100%充放电深度,这个寿命做了预测,逆核1500次左右,这是实验室理想的条件下做的。然后做了一个20%,大概DOD充放电类似于电网调频的这么一个工况。随着电阻越大的话,这个电池衰减越快。

根据电动汽车的标准,它筹建各种安全实验,因为储能电池的标准现在已经报批了,还没有出来,所以以前我们做这个安全实验都是用电动汽车的标准来做的,就是这个电池还是可以通过各种电动汽车的安全实验。

我们最后做了示范工程,这个示范工程是2013年,是26千瓦一千千瓦时,很简单,放在北京大兴出租车充放电站,主要就是调峰,中午的时候这个负荷比较大的时候用它顶一下。这个电池做了一百多次循环以后,这个性能很差了,后来基本上没有再用。可能还是因为这个本身电池的性能,新电池也不太好。第二个,我们做了磷酸贴铝的电池,就是K9这个,我们拆了39块左右,这个保留不错的。这个本身倍率不大,它的倍率特性还是非常好的。做了一下,在不懂倍率下这个电池的温升,虽然说这个电池倍率性能很好,但是因为这个电池容量比较大,我们单个电池不在模组里,一C是5度,两C是超过10度,超过散热的问题,工作电池不超过0.5C。做了不同温度的充放电,可以在零度以上的时候,这个电池充放电性能还是非常好的。但是零度以下,充电磷酸贴铝就很差了。

我们做了10种实验,按照31485不一一讲了,并且我们新电池做了一个对比,表面温度比新电池要低的。做了一下它的寿命,其实跟刚才那个差不多,类似于模拟的三种电网的工况,我们来看这个电池它的寿命明显要好很多,四千次含有93%的容量保持率,调频1.5万次差不多93%。这个搁置是做了6个周期,我们根据这个推算的话,做备用电源的话用10-12年。

最后我们用这个电池在我们张北并网实验室做了一个一兆瓦的储能系统,那边是风电联合的,主要用这个风电平滑。这个拓扑结构其实很简单的,就是一个模块是八串,30个模块串成电池数,磷酸铁铝,十串并联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像第一个系统,没有法天去做实验。但是从这一年多,它运行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个,刚才说的青岛薛家岛的问题,软包的22毫安的磷酸铁铝28支,容量还不错。这个1C的温升在3度左右。我们做得环境适应性,都是磷酸铁铝体系,基本上零度以下就很差了。这个是前一段时间,也是按31485做得案例,也是现在退役电池基本上电动汽车这个标准可以用的,也是模拟电网工况做得寿命特性。我们拿1400,1000%DOD就差很多,大概可以做到4次。做备用电源做了12个周期,大概推算八年左右。这个电池用电池模组,现在在张北风光储输二期建3兆瓦和9兆瓦的储能系统,这个安装调试完,这个系统跟光伏一块使用。

最后讲一下这些年讲做这些东西的体会。第一个,不是所有的退役电池都可以梯次利用的。为什么?尤其在2012年以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当时的制造水平还不像自动化水平这么高。当时的电池还是比较差的,无论从寿命还是安全性来看,去梯次利用,一个是本身有安全的风险,还有寿命比较差,所以没有经济的价值。第二个,刚才王主任也讲了,现在梯次还没有很多关键技术去解决,我这个电池来了,怎么快速评估有没有安全隐患,剩余寿命有多少。来了以后,怎么让它低成本的去重组,尽量的用它的管理系统,用它原来的结构件不再去拆解这种东西。第三个,是它的安全状态怎么判断。因为刚才我做了这三个样品,用的都是电动汽车的破坏性的实验去验证它的安全性,其实这个是不能准确的把这个电池在梯次利用阶段这个演变状态来判断的。这个电池到底用到50%还是40%,在梯次利用过程中,它什么时候发生安全隐患,什么时候容量跳水,这些东西现在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下面需要通过研究才能决定的。

因为退役的电池,它的状态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电池的性能去选择合适的场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个退役电池的价值。比如说这个电池,退役的内阻比较大的话,发热比较厉害的话,不适合去做调配,不适合做高倍率的充放电。

最后说一下期望,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退役电池的性能会越来越好,三元这个事王主任已经讲过了,现在做梯次利用不行的,这个技术很难保证。国家工信部推暂行管理办法,要建立溯源体系,要开放历史数据,可以提升梯次的经济性。现在国家出台不同政策扶持这个事情,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里面就列了梯次利用的国家项目,现在已经申报完毕了,当然还没有出结果。还有就是工信部一直在出台促进梯次利用和行业规范的发展。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还有国家政策的不断地完善,这个将促进梯次利用和商业技术的成熟。

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

电科院 / 电池 / 测试 / 动力电池 / 比亚迪 查看更多
资讯

国网江苏电力牵头一无人机国际标准提案获立项

3月4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获悉,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无人机标准提案《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机巢系统测试方法》获ISO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委会正式立项。 无人机机巢系统具备支撑无人机自动起降、充电和驻留等功能,在电力、交通等行业广泛应用。但目前,针对机巢系统的检测技术标准仍为空白,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评测依据。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大力发展无

资讯

集团煤质快检通过率首次连续保持100%

3月23日,经过52天集中攻关,由集团公司总调度室牵头,电科院组织煤、电、运、销多板块上百家企业协同攻坚会战,集团公司煤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高质量数据集成功突破20000组,涵盖22个省份市场煤和自产煤,以及印尼、澳大利亚等进口煤,煤种品类达107种,实现集团内主力煤种全覆盖,构建国内唯一万组级高泛化性数据集基础模型。3月17日,该模型经第7次迭代更新后在集团公司9家试点单位应用,其中神东

资讯

各地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我国近期多地出现低温雨雪天气,供电供暖需求显著增加。各地各部门动态评估风险形势,加大增产保供,借力科技手段,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启动应急预案 湖南近日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国家电网长沙供电公司提前启动防冻融冰应急机制,对有隐患的山区线路提前做好重点部位特巡、通道治理等工作,确保城市电力“大动脉”安全可靠。截至目前,长沙电网运行平稳,未发生主网设备覆冰、主网线路融冰情况。 1月22日14时,南

资讯

我省建成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

近日,我省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成了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得以高效互动,实现了从“车等桩”到“桩配车”的转变。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促进城市充电网络与城际、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有效衔接”。早自2021年起,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资讯

集团召开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

3月5日至6日,集团公司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国家能源局大坝中心、水利部大坝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四川能源监管办到会指导。集团电力部、安环部、大坝中心、21家子分公司、44家发电企业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落实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大坝安全提升专项工作、集团年度工作会部署和安全环保1号文件要求的具

资讯

华为周建军:启航数字能源大时代,谱写生态合作共赢新篇章

【中国,深圳,2024年2月27日】2024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伙伴、产业组织、媒体等齐聚鹏城,共同探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共话能源生态共赢新篇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 周建军 在本次活动中,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表示:“在数字能源大时代,华为站在构筑新型电力系统的高度,站在融合电子电子和数字技术深度,站在三新基础设施的宽度,构筑

资讯

全省配网实现中低压停电实时感知全覆盖

2月5日,随着低压停电模块功能升级完成,国网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的配网中低压实时停电感知应用正式在全省推广使用,可全面实现对中低压用户停电事件的实时监测,整体研判准确率可达95%以上。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此前,我省已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中压线路故障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处置,但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停电仍缺乏主动感知,往往需在用户报修后才能前往处理,平均耗时30分钟以上,难以满足

资讯

致敬“她”力量!巾帼展风采

她们柔弱也刚强 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知性又智慧 尽显柔情担当 她们活跃在电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绽放着新时代女性的卓越光彩 近年来,国网江西电力涌现出一大批“一流服务、一流作风、一流业绩”的女职工代表,她们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积极投身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事业,其中陈焕萍等10名同志荣获“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致敬了不起的“她”。 在今天 让我们一起见证她们的风采 感受

资讯

电科院:开展技术交流 推进人工智能与电力机器人应用

3月21日,国网河北电科院联合河北工业大学开展人工智能与电力机器人应用技术交流活动,普及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推广电力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 当前,以“大云物移智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电科院对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与电网生产运行的紧密结合十分关注。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电科院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电网生产运行等重点支撑工作,结合自

资讯

【新春走基层】挂图作战 坚守有我

2月20日晚,华北地区渤海之滨的黄骅港突降大雪,短短数小时,港区就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在黄骅港务集中办公的国家能源集团煤质快检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攻关专项组正热火朝天地开展试验和研究工作,自2月1日攻关组成立以来,已连续作战20天。 煤质快检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点专项科技项目,当前步入提升数据量和检测精度、“六化”产品研制等关键攻坚阶段。在集团总调度室指挥下,电科院南环院牵头,以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