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要闻 | 远景领衔十余家头部整机企业,共商共建风电后市场新生态
4月24日,由风电设备运维服务合作组织主办、远景能源承办的“第九届第二次风电设备运维服务合作组织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 "产业协同,共建风电设备循环利用生态体系" 为主题,特邀来自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风电开发企业、风电设备整机企业、运维保险服务商等机构的70余位行业权威代表,围绕“136号文”背景下新能源全面入市面临的挑战、AI时代智能运维、“以大代小”合作模式、风电循环利用发展、风电技能型人才培养等中国风电后市场直面的关键挑战和热门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风电后市场的未来。
本届会议轮值主席——远景能源后市场交付与市场总经理程海栋表示,作为风电整机头部企业,远景不仅关注“前市场”,在“后市场”也进行了大量的战略投入,为行业系统性解决资产托管、“以大代小”、后市场运维等关键挑战带来了新思路,五年间远景业务规模和订单总量都实现了指数级增长。风电设备运维服务合作组织倡导公平竞争规则,在推动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组织成员间的合作共赢持续创造着大量机遇,为中国风电和资源循环发展贡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程刚齐指出:按照已批复的“以大代小”项目统计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有4.3GW-5.8GW,2030年将达到10GW。风电整机企业因具备“一站式回收”优势,建议整机企业建立回收能力,力争成为风电资产循环利用的主力。风电设备原材料标准和制造工艺要求高,主控系统、传动系统等在退役后仍然可以跨行业再利用,国内外也都有过“二手风机”再制造、回用的先例,大幅提升了风电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瑞君主任认为,“136号文”提出的新能源全电量入市,是继“去补贴”之后新能源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风电机组“以大代小”有望顺势开辟风电发展新的增长极。资源是风电项目的根本,是影响项目“一辈子”的重要因素,即便是消纳能力和电价都非常出色的项目,也应保证资源不能太差。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大代小”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老项目的资源、新机组效率、市场化的机制,挖掘项目潜力,焕发经营活力。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中心总助李维进一步强调,“以大代小”项目收益测算应聚焦电价、原机组发电小时数、原机组技改后小时数、等容/增容等关键影响因素,从项目设计、新老风机处置、基础线路处置等方面精准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并确保项目招标全过程合法合规,争取实现废旧资产价值最大化和安全生产。与此同时,他建议风场改造升级申报时,特别关注国土、环评、规划、政策、电网接入、申报时效等关键事项。
圆桌论坛中,远景能源后市场解决方案总经理赵清声表示,资产托管的本质是帮助客户管理投资回报率的下限,要善用AI大模型对大部件失效风险、限电风险、电价风险等进行风险预控和优化运营。针对风电技能型人才短缺的行业难题,远景目前开发了一整套现场人员的能力模型,对应130+项子能力证书。建议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人员能力认证和行业标准,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和对广大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风电设备运维服务合作组织”于2016年在上海创立,由国内十余家风电整机企业自发组织,旨在为风电运维服务行业创建一个“平等互助、资源共享、规范自律、共谋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