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壤塘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5月2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阿坝州壤塘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4年5月2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2日-2024年5月28日。 联系电话、传真:0837-2379688(生态环境局办) 通讯地址

中盛煤业矿井水处理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4年5月22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确保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2日-2024年5月24日。 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关于2024年5月2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镇海区粮食物资中心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 宁波市镇海区粮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85008.19万元,利用废弃矿山建设仓库和厂房,总用地面积78921m2,总建筑面积72220.74m2,建成后实现谷物仓储11.31万吨(按90%稻谷,10

康南乡城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污水处理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康南乡城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污水处理站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有关要求,现对该项目进行信息公开,以便了解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杜祥琬院士:把海上风电搞起来就开创了“东电西送”

能见App 2020年12月5日 593

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为大会开幕式视频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杜祥琬:能源转型从根本上为了人类为了国家科持续发展,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这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梦想,最近我们国家提出来2030年前要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我们可以说现在我们风能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我们在本世纪初研究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时候当时有四个字,很多业内的同志认为这四个字是微不足道,现在认为这四个字是举足轻重,现在人们至少承认风能可以举足轻重了,但是现在风能面临的形势让我们一定要想到另外四个字就是担当大任,举足轻重还不是担当大任,现在这样的形式下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就是必须要有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来担当大任,我们现在是2亿千瓦风电总装机,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到20亿千瓦,这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但是必须到这样的水平才能担当大任,当然我们是要装机,但是又不仅仅是装机,我们要有高质量输出的能源、高质量的电源,现在我们是有条件把这件事做好的。

一是国家的风能资源,我们国家风能资源足够多,几十亿千瓦装机没有问题,海上风电几十亿千瓦、几亿千瓦。风能资源是有足够多的。二是技术能力,多少年前我们没有技术能力,也很难怪别人说我们微不足道,但是现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市场也都接受、大家也都看得出来风能是可以很好运行的,海上陆上的风电都是技术可行性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也被市场证明了。三是经济性,本世纪初为什么微不足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阳能也好、风能也好成本太高,经济性不行市场就不会接受,我们技术进步导致了风能、太阳能成本大大下降,有资源、有技术、技术性又好,这种情况下现在已经进入了平价时代,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来把风能发展好,担当大任。

我们要有一个心态,我们现在在成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对任何的质疑都要当作是对我们的提醒,努力把自己做好,海上风能还真的有一些特点,海上风能非常不容易,困难比较多,海上风能的优点是运行小时数比较长,每年运行3000、4000小时都有可能,中国人经常说西电东送,我们如果把海上风能搞起来就开创了东电西送,如果广东开展起来海上风能可以开创南电北送,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出成果也要把风能做好,同时也要出人才,我很希望在座的企业家、科学家们、工人们大家做这件事情,能够产生一批国际一流的风能专家、风能人才,来培养后人,来支撑我们国家风能的不断刺激发展,要把中国的风能做成支撑未来发展的重要能源。

我觉得现在我们虽然是2亿千瓦这样风能的总装机,在“十四五”期间要准备把2亿千瓦的陆上和海上装机做到翻一番都不止,在“十四五”期间要能够做出来一些样子来。

风能有间隙性,如何通过灵活性的调节合跟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调峰、储能、电网包括化石能源大家能够协同好、相互配合好,在这个当中在中国能源大局当中、在多能源的协同当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使我们社会各界能够相信风能是可以做好的,是可以占领未来能源战略制高点的,希望大家努力把事情做好,预期着你们成功。

最后预祝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杜祥琬 / 太阳能 / 院士 / 风能 查看更多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之路该怎么走?

核心阅读 新型电力系统究竟长啥样?又该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业内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其构建方式和具体技术细节方面,仍处于探讨和探索的阶段。 “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走向碳中和的一个关键举措,需要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实现安全、可靠、灵活供电。”9月11日,在第五届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为主题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

资讯

借力可再生能源——农村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在全社会节能降碳大趋势下,农村能源降碳路径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8月25日全国低碳日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与中国沼气学会联合倡议,号召农村能源从业人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农村能源节能低碳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期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30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中也表示,正组织编制《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

资讯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怎么“转”?

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实现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推动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对于落实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农村能源低碳转型应该怎么“转”?在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这一话题引发专家热议。 从两个路径、两个角度推动农村能源转型 农村能源是农业农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保障。“因此,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依托能源效率提升与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城市副中心要“能光伏处皆光伏”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城市副中心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将安装光伏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打造“无废城市”。城市副中心要构建安全、低碳、绿色、高效的综合能源体系,在不影响建筑美观的前提下,实现“能光伏处皆光伏,和储能相结合”,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   绿色发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要大力发展可再

资讯

杜祥琬院士:减污降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正值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一年之中的攻坚期。记者了解到,多地治理虽取得实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PM2.5浓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3倍,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完成。此外,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进一步加剧治理压力。 如何寻求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向记者表达了

资讯

储能爆发前夜 新能源配储若干难题待解

近日,连续高温让全国多个地区的电网再度突破历史最高负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许久未见的分区停电情况。对于能够削峰填谷的储能,大众再度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武魏楠) 在明确中国将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后,如何平衡高比例新能源给电网带来的波动就一直是热议的焦点。在《能源》杂志主办的“第二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

资讯

杜祥琬院士:拉闸限电的症结在体制机制 而不是技术

电力安全始终是中国电力发展的首要命题,也是电力规划工作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源结构转型速度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由煤电主导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配套政策机制和解决方案尚不完善。 结合中国电力系统现状,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与中国能源网推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专家谈”系列栏目,定期邀请电力行业专家分享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内核以及其在“十四五”期

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1/3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3亿辆,每辆

资讯

杜祥琬院士:未来5年储能成本将降低1/3,未来10年再降66-80%

文丨新浪科技 9月26日上午消息,在2021中关村论坛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据估计,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突破经济性拐, 他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1/3,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66-80%。 他说,未来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既有利于节能,又可做到储能的作用。他引用了《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指出, 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