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5年碳达峰!中国第二大碳排放行业最新指导意见出炉

能见 2022年2月8日 4187

文/粟灵

2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钢铁行业“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这一目标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延迟5年。 早在去年3月,中钢协也曾在其官方微信上发文透露,《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经完成初稿,该方案将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 钢铁行业是仅次于能源行业的中国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2019年,中国能源行业在全社会碳排放中占比达40%,工业领域占比为31%,而工业领域中的钢铁行业占比就达到15%。 钢铁行业减碳目标从激进到相对稳重,是中国“双碳”策略整体上转向稳中求进的一个缩影。 自2020年9月习主席在联大首提“双碳”目标后,一些地方和行业由于认识不足,统筹不周,跟风表态,盲目急进,甚至出现了“运动式减碳”。去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批评了这一现象,并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八九月间“拉闸限电”现象席卷全国近半省份,再次让中央看到稳中求进的重要性。 于是,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对于碳排放第一大户能源行业,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在此背景下,碳排放第二大户钢铁行业也随之调整了行业碳达峰目标,将之前较为激进的2025年碳达峰目标延迟5年,与全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持平。 这一调整是基于行业现实考量的结果。《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与过于激进的目标相撞,都有可能引发新的系统性问题。 那么,钢铁行业要如何实现碳达峰? 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给出具体方略: “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生产力布局,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鼓励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 简单总结,就是钢铁行业碳达峰将主要依靠控产能和降能耗,中长期减碳路径则或将聚焦氢能冶金、电炉炼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新技术。 关于新技术发展情况,国泰君安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曾表示,目前小规模的氢能冶金二氧化碳排放基本与电炉持平,后期随着制氢成本降低,氢能冶金或将逐步推广。 不过,延迟碳达峰并非纵容钢铁行业继续维持高碳排。去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会逐步完成除发电行业外的其他七个重点能耗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的纳入。这意味着碳交易成本高企将倒逼钢铁行业在2025年前就得加速推进碳减排。 而政策层面的一张一弛,也将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避免“硬着陆”创造更加积极稳健的环境。

END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将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

全球能源互联网 / 二氧化碳 / 碳排放 / 能源安全 查看更多
资讯

刘振民在合作组织COP28能源主题日活动上致辞

12月5日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能源主题日,“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主题活动在COP28举办地阿联酋迪拜举行。本次活动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主办,联合国气变公约秘书处、联合国亚太经社委、联合国西亚经社委、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中国生态环境部、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世界气象组织等7家机构联合主办,以实现全球碳

资讯

刘泽洪出席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11月21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出席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以“构建交直流混联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消纳”为主题作主旨发言。 刘泽洪指出,“双碳”目标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的难得机遇。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是关键。江苏是我国能源消费

资讯

合作组织举办新型电力系统专委会中国-南美储能技术线上研讨会

12月5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在京举办“新型电力系统专委会中国-南美储能技术线上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合作组织新型电力系统专委会委员保罗·埃斯梅拉尔多主持,邀请来自合作组织、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智利南方能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6位嘉宾,分别从新型抽水蓄能及中国西部调水新方案、智利储能市场发展概况、先进重力

资讯

刘泽洪与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举行会谈

8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在京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 刘泽洪对中国能建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和近期研究成果。他表示,合作组织近期研究形成《中国清洁能源基地化

资讯

直播预告 | COP28:“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主题活动

12月5日(COP28大会能源日)上午10:00-11:30(北京时间14:00—15:30),“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主题活动将在COP28举办地阿联酋迪拜举行。本次活动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联合国气变公约秘书处、联合国亚太经社委、联合国西亚经社委、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中国生态环境部、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世界气象组织等7家机构联合主办,以实现全球碳中和为目标

资讯

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部级研讨班学员到访合作组织

11月3日,由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绿色能源与新能源高质量建设”部级研讨班学员一行到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合作总监程志强出席座谈交流活动并发言。 程志强表示,近年来合作组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电网规划研究,形成了系统全面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理论体系,开发建设了全球清洁能源开发评估平台,为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了帮助。希望

资讯

刘泽洪在第二届能源电力数字化峰会上致辞

12月9日,第二届能源电力数字化峰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峰会以“数字赋能·融合创新”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能见科技等机构联合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出席峰会并致辞。 本次峰会深入探讨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能源发展之道,搭建行业沟通交流平台,助力我国低碳能源快速发展。有关能源电力主管部门、电力行业、油气行业、煤炭行业、数字化行业代表及相关专家、学者参会。

资讯

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出席世界水电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当地时间10月31日-11月2日,2023世界水电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出席大会并宣布大会开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31日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2023世界水电大会由印尼政府和国际水电协会主办,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承办,1000多名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学术界的高级别嘉宾出席大会。 李宝森指出,当前

资讯

中国电力市场的时空格局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 撰文 | 张永平, 周锋, 彭丽楠, 俞洋) 中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分上下两篇,此为上篇,将分析中国电力交易现状和特点;在下篇,我们将会讨论建立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议路径。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自然现象所影响,2023年7月全球平均气温已打破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7.23摄氏度。6月以来,中国多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激增,用电高峰期提前而至。

资讯

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出席维也纳国际能源与气候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当地时间11月2-3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奥地利联邦政府和奥地利开发署联合主办的维也纳国际能源气候论坛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3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出席全体大会并作英文主旨演讲,合作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华为公司共同举办“面向可持续未来的能源气候发展”主题边会,为推动世界能源系统转型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李宝森指出,当前,人类面临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