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每年一亿千瓦风光增长目标并不够,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1)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
本届大会以“碳中和——风电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历时四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高峰对话、创新剧场以及关于“国际成熟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国际新兴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风电设备智能运维论坛”“碳达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转型”等不同主题的15个分论坛。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出席大会并参加了开幕致辞。
以下为发言全文:
李俊峰:
风能大会及展览会连续举办了14届,由中国风能协会,国际风能理事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三家举办。大会使全球风电企业专家、学者、政界人士共聚一堂,讨论风力发电的问题,我对我们所有在座的包括到场的未到场的朋友,对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应对气侯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又聚集一堂,利用三天时间一起讨论在新的形势下,也就是说全球提出来碳中和的目标大背景下,风力发电这个行业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应对新的挑战做出新的贡献。今天利用开幕时间,我个人讲几点看法,也提醒各位朋友关注这个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提出来碳达峰、碳中和这个目标,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担当,而是全球共同行动,大家一定要想到这一点,因为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之前,特别是提出碳中和目标之前欧盟已经宣布了,之后宣布该目标的还有另外一些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都宣传了碳中和。
现在碳中和的大幕已经拉开,但是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很多,因为去年我们全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超过了一万美元,几乎在很多场合,除了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不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了。
大家想一想,再过15年或者14年半,按照中央目标我们2035年现代化国家要初步建成了。那个时候我们生态环境质量要有根本性的好转,我们应对气侯变化的目标要实现温室气体的稳中有降。现在我们国家大体上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很多方面我们任重道远,所以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虽然去年我们风电装机突破了七千万千瓦,今年似乎达不到那么一个目标。我们在十三五制定能源发展规划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希望新增的电力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来满足,这个目标已经落空了。十四五我们又有一个畅想,新增的能源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但是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或者1—9月份执行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有可能又要落空了,甚至发电也落空了。
因为今年上半年或者1—9月份的时候,我们全社会用电量增加了接近14%,换句话说我们今年上半年1—9月份,特别是新增的发电量接近八千亿千瓦时,风能、太阳能充其量全年不会超过三千亿千瓦时,既不能满足新增能源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的目标,甚至不能满足新增的电力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现在中央提出来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提高到20%,2030年提高到25%,相应的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提高到40%和50%,我们离这么一个目标,还非常非常之远。所以说我们需要做出更扎实的,更积极的奋斗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我们不要说2060年碳中和这样一个远景目标,就是2025年20%和2030年25%的非化石能源指标和相应的发电量的指标,以及实现2035年温室气体稳中有降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还是任重道远。因为如果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稳中有降,首先是我们的化石能源消费,或者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应该开始下降,这下降就要求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间要开始不仅满足新增能源的需要,同时还要有总量的替代,或者存量的替代,所以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每年大约一亿千瓦的风和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可能要做的更多一些。
中国风力发电装备制造能力大体上占到全球三分之二左右,我们不仅要为我们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贡献,同时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习近平同志在今年7月30号明确提出来我们在海外也在境外停建煤电,电力发展是现代化的必须,如果煤电减下来,必须用我们的清洁的低碳的电力补上去,包括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任务和新的市场,我们不仅要满足我们自己20%、25%的目标,同时还要为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和发展中国家,他们实现能源转型做出我们的贡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祝福我们的风电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但是也要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任务的艰巨和挑战,希望大家行稳致远,谢谢各位。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