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淦:光伏531政策的出台有其必然性 未来一切交给市场
能见App讯:9月16日,第三届能源思享汇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本届论坛以“变与不变”为主题,通过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开拓创新、互联网+智慧能源、风,光,储多能互补;技术进步及成本降低等多个议题的探讨,激发行业参与者的思想碰撞,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副理事长孟宪淦作大会致辞,并在发言中表示应该客观看待531政策出台的必然性。“2009年整个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是13亿,到了2017年补贴缺口是1127亿。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个补贴到了2020年可能要增加到3000亿。所以刚才这个数字只供参考,补贴的问题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5.31”出台了,虽然出台得非常仓促,非常被动,甚至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么激烈的政策,有点措手不及。我们分析一下发展来看,还是有它的必然性。”
孟宪淦认为,531之后政府职能在转变。过去政府几乎包揽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工作,政府负责征集和发放补贴,政府决定固定的上网电价,政府安排项目的审批。今后这一切都交给市场,企业自己到市场中去竞争项目,竞争电价。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
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思享汇了,感觉办得一次比一次好,尤其是这次的主题“变与不变”,正好是“5.31”通知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首先要讲《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就是总量目标,总量目标表示一定时间内的市场有多大,以及政策的保证能力有多大。现在的问题是市场爆发式增长,但政策支持的能力不足,尤其是补贴这个环节。“5.31”出台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支撑能力不足,先看看发展。“十二五”规划原来设想只有200万千瓦,结果完成了4300万千瓦。“十三五”的目标是105G,到2017年7月就完成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155GW,今年全年可能新增还要40个GW,那么“十三五”的目标肯定是要翻番了,210GW以上。而在2007年,我们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时,2020年光伏发电目标是180万千瓦,1.8GW。结果我们最终要完成200多GW,是原来设想的100多倍。这种发展速度不但在我国,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发展快确实是个好事情,但带来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就是刚才我讲的,政策支撑能力不足。
政策补贴的需求,2009年可再生能源补贴总额是73亿元,到了2017年补贴需求是1250亿,其中光伏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12年前两批电价补贴,光伏发电只有7.9亿,占补贴总额的4%。到了2017年,光伏补贴总额是530亿元,1182亿度电,占整个补贴的43%,就是说和风电差不多了。但是2017年风电的发电量是3057亿千瓦时,光伏是1182亿千瓦时,同样的补贴,但光伏发电只有风电的1/3。虽然我们强调光伏有很多优势,但政府和社会是有看法的。在讲究质量和效益,讲究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光伏如果越来越占有这么大的补贴,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补贴缺口也是越来越大,2009年整个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是13亿,到了2017年补贴缺口是1127亿。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个补贴到了2020年可能要增加到3000亿。所以刚才这个数字只供参考,补贴的问题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5.31”出台了,虽然出台得非常仓促,非常被动,甚至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么激烈的政策,有点措手不及。我们分析一下发展来看,还是有它的必然性。
“5.31”的三点看法,控制规模,加快退出机制,鼓励平价上网。核心就是要尽快建立一个没有补贴的光伏市场。这个思路不光是我们国家做,其他国家早就做了,德国早在2013年就控制发展规模,2014年开始引入竞争机制。2016年全面实行了,2017年印度、中东、南美平价上网的用电成本都在3毛钱左右。我国公司跑到墨西哥去竞标,都报出了0.12元的上网价格。中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为我国的平价上网做出一些贡献。
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一下光伏界制造业和光伏人伟大的贡献,1976年我国在浙江的宁波和河南开封建立了两个小的国产生产线,年产0.5千瓦,每瓦组件价格400块钱。当初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钱,一年工资买不了一张组件。现在做到2块钱一瓦,甚至更低。从一年工资到一瓶矿泉水的价钱。一瓶水几口就喝完了,一张组件可以工作25-30年,大家看看谁的贡献大。但我们的光伏人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目睹了光伏人一拨一拨的,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所以我们要为光伏人、光伏企业,尤其是占90%以上的民营企业来点赞,来歌颂,这就是光伏人伟大的历史使命。
变和不变,我们总的政策是不变的,但有些具体的方式和目的是要变化的。我想有三个转变:
一,“十三五”早就明确的两个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高补贴的依赖模式向竞争低补贴模式转变。我们细细想一想,“5.31”就是符合这两个转变,有人把“5.31”说为新政,我个人觉得其实早就和大家打过招呼了,只不过我们总想充分利用政策尽快发展自己,但这次政府突然采取一个果断的措施,让我们头脑要清醒一些了。今后更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加强市场竞争力,我们才有出路。这是第一个转变,“十三五”早已明确的两个思路转变。
二,政府职能要变了。过去政府几乎包揽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工作,政府负责征集和发放补贴,政府决定固定的上网电价,政府安排项目的审批。今后这一切都交给市场,我们自己到市场中去竞争项目,竞争电价。政府做了什么呢,政府就是要来决定发展规模,决定保证消纳,降低非技术成本。
三,政府支持方式变了。过去我们支持上网电价是发电侧,今后支持消费用电侧,就是配额制。配额制实际要各省区完成配额,保证消纳。政策自己定,数据自己定,自己监管,最后就保证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交易中具有一定竞争力。
希望大家能够把政策和形势好好研究一下,使我们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