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启迪能源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冯武军:发展氢能应考虑经济性
10月30日上午,《2020年全国智慧用能与节能技术发展论坛》分论坛“综合能源系统与综合能源服务专题论坛”在北京贵都大酒店举行。
会上,清华启迪能源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冯武军发表了《科技创新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
冯武军建议,为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冯武军提出了“系统谋划链条环节”、“顶层设计应用场景”、“核心产品自主可控”、“因地制宜安全经济”等建议。
他认为,在综合能源的框架范围内,国网发展氢能,或者把氢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子,在技术上不能跟跑,而应该通过创新的模式把氢能事业做好。
冯武军还从制氢、储运、加氢三个方面探讨技术方面的支撑。
以下是发言节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一起交流。
我比较侧重在综合能源服务下的氢能是什么定位。氢能很热,不仅仅局限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而且还要很多应用场景。
氢能就像以前进军充电桩和纯电汽车的模式一样,氢能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这几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也就是如何把制氢做好,如何把储运走好,如何把加氢做好,如何把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
当然,还有如何把氢能发展到除了汽车以外的领域。但目前我们国家从跟跑,到很多方面也有领跑的方式,我一直觉得,国网发展氢能,或者要把氢能放到很重要的地位,就不能跟跑,而是通过创新的模式把氢能事业做好。
目前,我感觉,如何把制氢,储氢、加氢,包括燃料电池,甚至应用侧,我觉得比较难可能还是储存和运输。
比如说储,之前定的是两个“一体化”,讲的都是储,储能方式有化学的和物理的。
第二就是顶层设计的应用场景。氢能目前炒得比较热的是关于车的,船、火车,甚至无人机。以前国网上课题的时候还专门有用直升机巡检,现在都变成无人机了,无人机现在不用锂电了,都用氢燃料电池。
这一切反应了我们要充分的去考虑场景,这样的话才会把布局抢先占有。当然我刚才说的更多的是分布式能源,又可以把它作为储能的方式。在弃风弃光弃水等情况下,希望氢能能作为很好的储能方式。
目前来看,锂电比较贵,钠离子还没产业化,大规模的除了水电外,压缩空气储能的成本比较高。氢能作为大规模的,不管是发电侧,都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第三,核心产品的自主可控。目前来说,城市来说,基本上有50个城市都在玩氢能,都制定了氢能规划和行动计划。这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较厉害,但河南、河北,包括西北都在做。
所以,在这种很多都是盲目的情况下,要么引进,并购,还是存在自主可控的问题。就像芯片一样,现在被别人“卡脖子”。
我特别希望,对我们来说,不管在那个环节里,最好能够有自主研发的思考,或者说跟高校院所合作开发,这样未来占有主动。
第四,因地制宜安全经济。目前从事氢能产业的公司比较多,有的还是上市公司。对国网来说,要从事综合能源,要绿色低碳,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它经济性。
下面我想说的是,在这几个环境里,有哪些能够用科技的手段支撑,创新,使得先进技术给予参考。
首先是制氢,从能效的角度来说,用氯碱,焦炉煤气制氢这个相对来说是能效高一些,效率高一些,之前提的最多电解水制氢相对来说还是效率最低。
国网专门上过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情况下,如何实现电解水。从行业整体上来看,效率最高的还是“灰氢”。
第二,既然要绿色、低碳、清洁,那灰氢自然污染就比较重,绿氢没什么排放,电解水污染排放是最低的,煤制氢污染比较高。
碳排放方面,十四五估计会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事项。2035年离得也不远,碳排放的角度来看,电解水制氢的减排效果是最好的。
但从经济性来看,目前灰氢比较便宜,规模比较大。比如说,燕山石化,河北定州,都是焦炉煤气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也能达到五个9,而且比较便宜。虽然有排放,但是可以马上支持冬奥会的使用,光靠电解水很难。
当然,不是说灰氢就不玩,关键是怎么看。我的个人看法是,灰氢过程中,恰恰也把钢铁、煤化工等工业工艺转型,原来是做甲醇,合成氨,合成氨的经济价值也不高,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改造解决掉。
刚才说的灰氢,有合理性,除了经济便宜,能到七八毛钱,也能到燃料电池车应用的纯度,但能不能把它节能减排的工艺改造了。焦炉煤气等都是提存,在这个工艺中,可以用中温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研发出来了,比较成熟了。
它的最核心的是,这项技术取得的关键突破是,开发450-500度低温烧结工艺,传统的基本上都是700-900度,避免吸附剂活性成分损失。
还有一种制氢方式也很好,既环保,有低碳,就是化学链制氢,尤其是短程化学链制氢技术。
什么叫短程化学链制氢?举个例子,以前钢铁厂里的粉尘,它和燃煤火电厂的粉尘不太一样,里面有很多金属。在原油除尘的工艺上加上一个反应器,高温蒸汽,高温水和铁进行反应就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我们拿到的就是绿氢了,跟电解水一样。
接下来谈谈储氢,目前用的最多的是高压储氢,35兆帕,70兆帕的高压。如果不高压,太不经济了。
我想给大家的推荐的是有机液态储氢。目前来说,这种技术是非常好的方式,不仅仅是对汽车,分布式能源也可以。这里有几个比较,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锂电池等,液体有机非常经济。
有机液态储氢目前有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个是南京大学,它们都是玩催化剂的。这其中,甲苯用的最多的是日本。
未来,除了想玩高压储氢,我还是推荐有机液态储氢。
还有一种方式储氢是天然气储氢。最好的方式是大规模通过管道方式运输,但是氢在一定的高压下,万一管道的焊缝跟氢反应,安全性问题不太好保障。
管道输送目前没有可行性。但是往天然气里面掺20%比例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在德国、法国,以及河北也在试用这种方式。
另外,应用侧的使用其实也没有问题。汽车想达到欧六的标准,用现在的汽柴油肯定达不到,但是把车改成CNG的车,往里面掺15%的氢气,改改装置,就能实现。这个我也是很推荐的。
再来说说加氢。如果不考虑有机液态的方式,还是考虑高压的方式,建加氢站,就像充电站,我建议,加氢站也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撑,改变目前过于依赖国外的现状。
有两个方式改进,第一个是在阀门和管件方面变成一体化;第二,氢压缩机一定要用新型的,不仅时间段,节能效果还好。假如我们要投加氢站,可以考虑用我们国内的技术和设备。
再说压缩机,这以前是火箭用的,一旦大量用到加氢站,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个,燃料电池。由于时间关系,不在这里展开说了。当然最难的是SOFC,也是国外防着我们的。
未来,在综合能源中,某些地方如果适合做分布式能源中的东西,建议把SOFC的东西嵌进去,当然规模不用大,发电效率高,能够达到60%。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在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