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公司)工匠精神永传承

国网辽宁电力 2019年1月18日 510

2019-1-912版

工匠精神永传承

国产第一条500千伏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建设回溯

500千伏王石变电站,从人工巡线发展到现在智能机器人巡线。陈龙摄

国网辽宁电力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客户的停电时间。刘文剑摄

1985年,国内首条500千伏元锦辽海输电线路全线投运。王世平摄

500千伏王石变电站员工开展特巡。蔡娜摄

1978年11月,我国第一条全国电压等级最高、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全套国产设备的500千伏主干线路——元(元宝山)锦(锦州)辽(辽阳)海(海城)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始建设,线路总长度602千米,工程分段调试投产。1985年,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电网结构布局更加科学,解决了辽宁电网持续20年的缺电局面。

改革开放,电力先行

辽宁电网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恢复供电后,电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之后却一度徘徊不前,更高一级的电压等级输电系统迟迟未能建设,制约了电网发展。当时的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曾出现长时间不同程度卡脖子现象。80年代末,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趋缓,发电资源相对盈余。辽宁省输电线路的建设经历了恢复供电、升压改造、建设和完善输电主网架、建设采用国产设备的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等几个历史进程。辽宁全省工农业用电的需求迅猛增加,电力供应不足,成为当时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电力供需的巨大差距深深刺痛了辽宁电力人的心,发展能够实现长距离、大容量输送电力的高压输电技术成为破解难题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安全总监于长广说:“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当时一些难度很大而又不能绕开的问题摆在了辽宁电力人的面前。”据了解,当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元宝山电厂30万千瓦机组已于1978年投入运行,计划扩建60万千瓦机组。同时,辽宁省内鞍山、辽阳、营口三市当地电源仅有40余万千瓦时。由于规模大、距离远,输送容量大,必须采用比当时220千伏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才能满足辽南地区的用电需求。

1960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如今依然奋战在电力生产一线的国网辽宁检修公司锦州运维分部运行专工杨建国见证了董家500千伏变电站的从无到有。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重工业基地的辽宁,当时是缺电的,而远在内蒙古的元宝山电厂多余的电能却无法消化,如何把元宝山电厂多余的电能远距离输送到辽宁,是当时辽宁电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电压等级仅为500千伏,建设500千伏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是唯一的办法。因此,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发展民族电力工业的呼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持辽宁重工业基地的建设。”此后,董家500千伏变电站作为全国第一个集合国产设备的变电站,为国产电力设备的试验和成功上线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979年1月20日,隶属于国家水利电力部的东北电业管理局对辽宁各电力建设单位转发了水电部的急件——《关于下达一九七九年电力工业基本建设计划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集中力量搞好锦州电厂和元锦辽海送变电两个重点工程的建设。

时任东北电管局副总工程师、元锦辽海线路工程电网调度总指挥的金玉声告诉记者:“当时工程建设的场面非常壮观……大家凭着一腔热血,自力更生,收集参考国内外技术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消化吸收,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建设实践、培养了大批电网建设技术骨干。”

辽宁电力人深度融入改革开放的洪流,辽沈大地掀起了电网建设的高潮。时间回到1985年,当时我国电压等级最高、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全套国产设备的第一条500千伏主干线路——元(元宝山)锦(锦州)辽(辽阳)海(海城)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工程投运后,辽西电网处于低谷时,可将电力输送到辽南,同时,完善了东北电网南部的结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和供电质量。辽南地区用上了来自元宝山和锦州电厂的电,原来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缺电问题一去不复返。

电力发展辽宁模式

改革开放后,全国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工业的“食粮”。在那个宏大背景下,辽宁电力工业发挥着政府与企业、客户的桥梁与纽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为辽宁工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以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代表的输变电技术也正是在筚路蓝缕中艰难起步。

金玉声回忆说:“国内当时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费用昂贵,而选定在辽宁建设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研发制造500千伏设备,对东北电网乃至全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说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金玉声又补充道:“1981年,我们提出调试方案,1983年,基础建设完工并进入到系统调试阶段。因为采用的设备基本都是国产新产品,说句实话,当时心里真的没底,没有先例、没有标准,大家只能边摸索、边调试、边改进。”

杨建国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说:“当时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实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据了解,当时国内500千伏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但1984年投运的董家500千伏变电站却大量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董家、辽阳、王石500千伏变电站的很多设备都是由辽宁电力人自己设计的,然后交由国内厂家进行制造,填补了设备制造技术的缺失,不仅为电力设备制造厂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也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日臻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董家、辽阳50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又在鞍山市海城王石乡投运了王石500千伏变电站。王石变电站经过改扩建,面积从最初的15.73万平方米逐渐增加至现在的18万平方米。从建站开始一直工作至今的王石变电站运维班班长赵文斌对近40年来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感慨颇深,“当时,我们还是按照220千伏变电站的方式运维,那时天天担惊受怕。采用全国产设备,没有任何维护经验,对设备运行情况不掌握,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设备的巡视次数,记好数据,做好分析。现如今,变电站是在建设投运之后才实行值班制度,但在那个年代,变电站筹建期间就需要开始值班。夜间,值班人员需要给试验设备打压,耐压通过后才能保证设备的绝缘性能。”

董家变电站是国内首座国产设备集合的500千伏变电站,包括随后的辽阳、王石500千伏变电站在内,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辽宁电力乃至全国电力系统积累了丰富的500千伏设备运行维护经验,新中国的高压输变电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折射出中国电力工业从“拿来主义”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蜕变。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

历时一个月时间,我们在访问工程的亲历者与见证人,重温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历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一代代辽宁电力人对劳模精神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发扬。

于长广说:“干在前、作表率是劳模精神的具体体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正是由于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的存在,使得劳模、工匠的引领示范作用一直在推动着电力系统各专业的发展。”

“1984年,董家50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组织了各专业人员继续在作为‘国产电力设备试验基地’的董家变电站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同时,下大力气、花更多功夫来提升检修和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确保董家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回忆起这段往事,国网辽宁检修公司锦州运维分部主任的徐庆久感慨万千,“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师傅们特意把我们带到变电站门口,那里立有一块写着‘扎根董家、献身电网’的大牌子,嘱咐我们牢记这句话。”

采访过程中,徐庆久和杨建国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老班长肖松龄。国网辽宁检修公司锦州运维分部党支部书记王继伟向我们展示了肖松龄的工作笔记和手绘图纸。王继伟说:“老班长在电力行业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了30载,能够被评选为整个东北电网的首批高级技师,也证明了他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们应该将老一代电力工人的精神财富进行再挖掘、再提炼,并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工作在运检一线老辽电人的真实写照。走进新时代,仍然需要年轻一代电力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立足岗位、多作贡献,用勤奋劳动、智慧劳动书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顾波 刘子健 张爱萍)

重温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 / 国网辽宁电力 / 辽西电网 / 亮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