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动起来,秩序加速恢复”
在郑州“一天下了一年雨”的极端天气中,人们互助前行——
一份自制的暴雨自救文档、一个收留路人的决定、一道奔驰救援的身影……7月18日至21日,郑州遭遇强降雨。在“一天下了一年雨”的极端天气中,城市经历种种考验,但更有温暖涌动。 温暖 7月22日上午,郑州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宋连英代表医院来到于逸飞的家里探望,将一张医院的录用通知书和象征着医生责任的白大褂交到他的手中。 这是对于逸飞7月20日晚救人举动的褒奖。当晚,郑州市地铁五号线沙口站至海滩寺站附近,众多人员被水围困,其中不少人急需救助。通过了郑州人民医院的面试、笔试,正处在试工阶段的于逸飞,披上崭新的白大褂开始救人。从18时许到24时,他跪在地上做了将近6个小时心肺复苏,救助了十几人。 在冰冷的暴雨、积水面前,很多人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7月21日上午,雨势稍有减弱,很多人从郑州市一家名为东方嘉禾影城的电影院走出,返回家中。一个“郑州暴雨电影院留上千人过夜”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 “没想到这个夜晚能这样平安度过。”在电影院两公里外一家公司上班的孙宁宁说。走进电影院前,她已经在漆黑的路边站了三四个小时,路口的积水漫到了腰部。“经理打开门招呼我们喝水、休息,看到亮起的灯,我感到了温暖。” 孙宁宁说,自己将永远记得这一幕:宽敞的放映厅里,几乎每个座位上都半躺着前来避雨的人,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孕妇。 东风路一家包子店,老板拿出所有食材包成包子,送给往来的路人。 许多公共机构都为被困群众提供了临时避险场所。还有市民自发组建“郑州托管房屋临时避难所”,发布空闲房屋位置给需要的人。 郑州东站,整个候车大厅都在漏雨,列车停运,部分乘客被困在其中。一群来此搭乘高铁的少年为了安定周围旅客的心情,演奏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灾害中,人们彼此依偎,互助前行。 感恩 7月22日下午,郑州市防汛应急响应从I级降至Ⅲ级,但灾后救援尤其是重灾区群众转移和救援工作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记者在郑州市东四环和郑开大道交叉路口看到,四周还有大量积水,尤其是沿郑开大道往东方向,航拍镜头下,俨然一片泽国。不远处的白沙片区,是本次暴雨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来自周口鹿邑的货车司机老刘,已经在郑开大道与东四环交叉路口的立交桥上困了2天时间了。他陆续见到不下20支民间水上救援队,心情也逐渐安定下来。 老刘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外省的救援队前来救援。刚刚路过的山西省介休市天龙救援队13名队员,是从巩义的防汛救灾现场赶过来的,已经连续奋战两天了。 在京广快速路与陇海路交叉路口,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队员带来了6台专业排水设备,7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排水。 为加快道路积水清理进度,郑州市城管部门从周边省市协调了50多台抽水泵车进行不间断作业。目前,市区60多处积水严重的桥、涵、隧道,已有一半以上恢复了畅通。郑州市公交线路也在陆续恢复运行。 来自7省的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多人、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紧急驰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每当救援抢险的照片和视频被发布到网上,“感恩”总是留言里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复苏 住在郑州市普罗旺世小区的居民发现,今晚,周围亮灯的小区越来越多。 普罗旺世小区有4000多户居民受停电影响。为保障断电小区的居民尽早用上电,郑州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一线。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城北供电部运检二班班长陈刘旭告诉记者,为第一时间抢修保通,该公司自7月20日晚开始,启动三级应急抢修梯队,197支抢修队伍、3634名抢修队员不分昼夜开展抢修。 同时,国家电网统一调度,从25个省(区)抽调员工和设备驰援河南,使得电力供应重点已经由应急抢险转入抢修恢复。 河南移动紧急设立抢险作战室,截至今天上午10时,已抢通退服基站3116站次。 在郑州联通中断服务的基站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断电造成的,技术人员协调支援团队运送便携式燃油发电机,为基站提供临时用电。 有了电力和通信,城市迅速进入“复苏”状态。马路上的行人开始增多,许多商铺在清理淤泥的同时也陆续开始营业。 7月22日21时,两天两夜处于“孤岛”状态的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通过冲锋舟、直升机,把1000多名滞留病患及家属全部转移完毕。 “城市动起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可以加速恢复了。”在郑州主干道值守交通岗的一名民警,在路口奔走到腿抽筋,但仍在为城市的“复苏”坚守岗位。(记者余嘉熙通讯员董君亚)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2021年7月23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