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徐辉:车永远不会成为只是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而应是变得更智能便利

能见App 2018年9月21日 438

2018全球未来出行大会整合全球顶尖智库、产业资源、核心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出行相关的产业体系化资源,深入探讨汽车与出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实践,从产业政策、战略路径、技术与产品创新、法规标准等多维度助推汽车升级与发展。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于9月21日上午举行,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徐辉出席会议并作“半导体助力自动驾驶”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开心能够来参加今年的未来出行大会,我从更多技术的角度给大家说明一下或者讲解一下这些车载的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做“半导体助力自动驾驶”,就是我们真正从技术层面如何实现驾驶员变成乘客。

首先大家也都可以想到,未来出行大家的脑海里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或者未来出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想不管大家的期待或者要求是什么,无非是希望未来出行能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智能、更加便利、更加安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是需要我们本身汽车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的。其实技术创新的实现,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化和电气化的过程,为了实现电气化我们作为半导体来讲必须先实现半导体的技术,最终创新在车上实现,所以我们半导体行业必须走在行业的最前端,能够把技术在半导体的层面实现。

英飞凌是怎么看待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呢?我们其实也非常同意将来汽车“四化”的方向,我们认为节能减排一定是个大趋势,高级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过程一定是个大趋势,车联网到信息安全最终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一定是个大趋势,我们基于这些大趋势总结了我们自己的核心观点,我们总结下来有这三个核心的观点:

第一,我们认为零排放是一定会实现的,将来会有一天我们的汽车是零排放的,就是将来的车一定都是电动汽车。

第二,我们认为驾驶员最终一定会变成乘客,就是自动驾驶是一定会实现的。

第三,虽然大家在想智能化的过程中也许车是会变化的,车一定会变化,但是车一定还会是车,车的最终的目的或者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最安全的方式把乘客从A点送到B点,所以车永远不会变成一个轮子上的智能终端,但是在安全的条件下车会变得更智能、更便利,能够让大家出行的体验更好。

今天回到我们的主题就是自动驾驶。如何实现自动驾驶?其实自动驾驶说其简单,但是其实是一个蛮复杂的技术配合,其实是需要车载的很多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完美的实现最终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如果我们分成三大类型的技术来分解一下,首先,从最底层的车的动力系统和车载功能的控制系统,在这个过程所有的动力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就是我们用自己自身的自动控制来取代人手的操作或者人脚的操作,这是最基础的执行层面的功能。中间层面就是感知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传感器的功能来取代人眼的功能,能够真正让汽车自己去感知周围的环境,能够做出相关的判断。最终最上层就是取代大脑的过程,就是如何真正让车内的计算机能够做相关的数据处理,而做出最好的、最安全的决策,在整个过程中相互配合都必须是在完全安全的过程中重现的。另外,在整个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是必须保证信息的传输安全的。

其实驾驶的体验或者驾驶的过程其实是大家全身心的投入的,我们不仅要用双脚去踩油门、去刹车,我们要用眼睛无时无刻的看着前面的道路或者周围相关的车,同时我们的大脑是要一直在做判断我要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能够在开车的过程让我最安全的到达,其实我们真正说的自动驾驶就类似人本身去操作的整个过程,我可能分成三个步骤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解放双脚。解放双脚无非就是说让车自己可以自动的控制加速和减速,以我们电动汽车的逆变器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其实控制原理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安全,我们的逆变器其实是分成控制、驱动和功率三个部分的,我们必须从三个部分分区的优化和相互的配合能够做到最高效、最安全和最可靠的用自动化的方式来取代我们双脚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我们从电源的供电、到主控芯片的安全,到驱动器和功率模块,最终包括其中的传感,包括电流的传感、位置传感、角度的传感,能够最终让我们整个系统以最高效和最安全的方式去控制电机,让电机能够自动化的取代我们双脚的控制,这个就是解放双脚的挑战和工作任务。

第二,解放双手。这个功能可能对我们来讲更加重要,如何真正可以让电子的转向不用我们的双手来控制,很基础的原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想到,如果过程中方向盘的控制失效了或者被别人控制了,这个过程中车是一定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是达到最高级别的安全等级的,其实这两天大家也都听到功能安全的概念吧,其实电子助力转向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是最最核心的系统,所以它必须达到最高的安全等级,所以我们现在一个新的概念就叫做“Fail-Operational”,就是说这个系统是不能失效的,我们怎么做最高保证和不失效呢?即使在失效的情况下,也必须能够以最高的速度有一个紧急的后备的方案,让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一个地点,怎么做到呢?除了研发系统的设备要有更多的可靠性之外,还要考虑冗余性的备用方案,就是说我们关键系统里必须有冗余的设计,才能真正保证这个系统是安全和可靠的。

第三,解放双眼。谈过了解放双脚和解放双手,现在怎么真正让我们眼睛休息,能够解放双眼呢?就是我们的传感器,我们传感器是有很多种类的,我们也认为不可能单一的传感器能够达到自动驾驶,我们希望更多的传感器能够相互配合达到最高的能效,能够让车真正360度自己去感官世界,我们认为现在最主流的技术就是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这个组合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了,我们也在积极的研究激光雷达的技术,因为我们认为激光雷达也是后续在半自动驾驶到自动驾驶中会成为一个主导趋势的传感器的技术,所以我们认为在整个自动驾驶的发展过程中一定是各种传感器的技术相互配合,自动驾驶的级别越高,肯定是需要更多的传感器系统的配合和数量,能够真正做到360度所有环境的感知都能够安全的做到的。

第四,解放大脑。最后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放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这是需要整个的行业和各个高技术的企业能够联合开发的,我们现在英飞凌已经在跟行业内相关企业,比如说英特尔或者NVIDIA,包括百度,我们各个企业应该是发挥自己最擅长的技术,能够真正做到相互配合,能够开发一个最核心的中央计算系统,能够真正取代人的大脑的工作,甚至可以自己学习,能够将来感知所有的环境,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和最合理的判断,这是最终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一个必须条件和后面我们大家要更多的努力能够做到更好的大脑,能够控制车的行驶。

刚才是车本身的技术,真正能做到自动驾驶,车是必须改变以前的这种全封闭的独立的驾驶状态,所以它就必须谈到车联网,所以车必须能够连到整个的智能交通体系之中才能真正做到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当然会带来相关的便利,在同时车已经变成一个完全对网络开放的载体,在这里面谈到很多的信息安全的风险,在整个车联网各个信息传输的环节,大概可能有50个可能被黑客攻击的连接点,这就造成了很多信息安全的风险。如何真正做到信息安全?就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些关键的环节中要一个加密的保证,能够让整个信息车联网的过程中能够让整个信息安全得到保证,不被黑客攻击。

我就以软件远程下载做一个简单的案例,如何真正做到信息安全的传输和下载。我们认为远程下载可能分成三个部分去看,第一部分就是服务的认证,就是说首先我们作为车的主人和车厂的信息的相关服务器的双向认证,就是我首先要知道要下载的信息是不是真正从我要的车厂的服务器下载的,首先信息源的双向认证很重要。同时传输的通讯通道,就是通过什么样的网络来下载这个信息,在传输的通道上有加密的保证,这是第一步,这是甚至信息下载到车之前。

软件真正下载到车其实不是直接下载到控制器的,是先下载到车的中央存储器,这个下载的过程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包括在开车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但是这个过程我们必须做第一道认证,就是车厂必须有一个签名的过程,才能认证接到的信息是正确的,也是我们想要的车厂发放的,这是第一道通过加密的芯片来完成签名的过程,确认之后我们就会把相关的软件和信息下载到车内的中央存储器。

在这个过程之后就是如何真正把相关的软件下载到适当的控制器的部分,这是最后一步,就是在车内的控制单元,要做第二道的解密和认证,在中央控制器的信息是否下载到了合适的或者目标的控制器,第二道的解密我有一个解码的软件,能够确认这个信息是正确的,也是我正确的接收源,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去用这个代码的记忆写入我们相关的ECU,做我们相关的软件升级。所以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道路我们要有不同步骤的信息加密,才能保证最终的信息安全。

除了整个技术环节之外,我想大家也相信从真正保证汽车的安全可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我们产品的级别必须保证我们的产品是有足够的质量保证的,就是如何通过我们卓越的运营的计划和质量的保证和生产的流程,能够保证车本身的部件是安全的、是高质量的。英飞凌作为领先的半导体厂商,我们其实一直在做两件事,一个就是自己的研发过程,和我们的生产过程是能够达到最佳的质量,同时,产能的保证也是对于现在高发展速度的新能源的产业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管是智能化还是电动化的过程,都需要半导体行业有足够的产能保证。

今年英飞凌是做了两个比较大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在今年5月宣布了我们在奥地利会新投资一个新的工厂,这个工厂将会有16亿欧元的投资,为了保证我们后续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产能保证。第二件大的事情,就是我们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已经开始正式批量生产的IGBT模块,现在的合资工厂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已经开始向中国所有的新能源的企业提供供货的服务,后面我们会继续在这个工厂也扩充我们的产能,能够为客户更快、更好的提供我们的IGBT模块的产品。

英飞凌是在德国工业4.0的初始企业之一,我们最早也是跟大家一起探索如何真正能够做到工业4.0的智能制造,我们在德国的工厂已经践行工业4.0了,是真正可以做到我们的实时监控生产,同时它是一个无纸张和无人生产操作的,就是我们生产线上是没有人操作的,全部是机器自动化生产的,这是最终我们认为半导体能够保证我们智能制造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也会继续推动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进展,我们在无锡的工厂也是作为英飞凌在中国的智能制造的一个典范的工厂。

最后我们认为,真正的自动驾驶是一个全产业的投入,不可能有一个或者一类企业能够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所以我们希望是真正能够和整个产业协作,大家循序渐进,能够给大家提供最好和最可靠的出行体验。

谢谢!

自动驾驶 / 工业4.0 / 电动汽车 / 凌徐辉 / 英飞 查看更多
资讯

福龙马CITIBOT获华为2023智能驾驶杰出合作伙伴奖

4月24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MDC生态论坛“智在·必行”在北京望京凯悦酒店举行。作为深度合作多年的伙伴,福龙马CITIBOT凭借在智慧环卫领域应用实践的突出成就,在此次论坛上获华为颁发的“2023智能驾驶杰出合作伙伴奖”。 颁奖仪式现场(左一:华为MDC领域总经理张孝铁;右一:福龙马智能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章林磊) 华为MDC2023智能驾驶杰出合作伙伴奖 桴鼓相应 自2022年起,福龙马CIT

资讯

Mobileye将供应至少4,600万片EyeQ6 Lite芯片

  据外媒报道,汽车技术企业Mobileye在4月17日表示,在汽车制造商正在竞相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易驾性的背景下,该公司已获得了不少的订单,将在未来几年内向车企供应4,600万个EyeQ6 Lite驾驶辅助芯片。   Mobileye负责业务战略和发展的执行副总裁Nimrod Nehushtan表示,该公司正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场销售EyeQ6 Lite,搭载该芯片的汽车将于今年年中上市。   由于

资讯

锚定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 巨湾技研与亿航智能有新动作

CIBF 2024举行期间,巨湾技研与亿航智能联合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约定将在动力电池、相关充电桩及储能三个方面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巨湾技研与亿航智能战略合作签约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27日讯(张倩重庆报道)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加快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各省市、产业链企

资讯

关于汽车行业及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 巴菲特回应来了

当被问及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保险业务有什么影响时,巴菲特表示,自动驾驶可能会减少车祸发生,或者减少成本。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使用自动驾驶了,以后的数据会显现出它到底表现如何。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59周年股东大会直播截图 当地时间5月4日上午9点15分(北京时间晚10点15分),“股神”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59周年股东大会进入备受瞩目的问答环节。 当被问及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

资讯

国家能源集团成功开行3万吨级重载列车 创我国铁路编组最长、载重最大记录

4月20日8时18分,集团公司朔黄铁路总长超4公里、载重3万吨级的货运重载列车,从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肃宁北站出发,于11时39分安全抵达黄骅港站。标志集团公司实现了3万吨级重载列车在全自主技术应用领域的新突破,翻开交通强国能源领域新篇章。 此次开行的列车由4台国能号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牵引,总功率相当于52000多匹马力,满载324节车厢煤炭,总长4088米,总重量约32400吨,是

资讯

把激光雷达价格“打下去”,头部厂商争相“上新”

  从卷性能到卷成本,激光雷达新一轮战局悄然拉开。   4月19日,禾赛重磅发布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ATX。   虽然发布会上,禾赛并未直接公布这款激光雷达的具体价格,但根据其瞄准的核心目标市场——具备千万量级的15万元区间,可以猜测ATX将与速腾聚创几天前刚刚发布的中长距激光雷达MX直接竞争。   4月15日,速腾聚创发布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根据官方介绍,这款激光雷

资讯

Wi-Fi7技术大升级,你的换机动力在哪里?

  2024年1月9日,Wi-Fi联盟正式宣布,已完成并推出了Wi-Fi 7高级无线标准的认证,适用的终端产品可以正式获得“Wi-Fi 7认证”(Wi-Fi CERTIFIED 7™)并以此进行销售。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许多企业已经布局Wi-Fi 7业务良久,只待号令发出,便可迅速推出相关产品。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来说,Wi-Fi7和Wi-Fi6有什么区别,到底要不要换Wi-Fi7

资讯

通用汽车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均增长

  据外媒报道,由于汽车需求强劲,通用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达到3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7.6%,至430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8%,至39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达9%;调整后汽车业务现金流为11亿美元。   其中,通用汽车在北美地区的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7.4%至38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9.7%至361亿美元,通用汽车称这创下了同期新高。   基于此,通用汽车上调

资讯

福田汽车多款新能源产品发布 助力石家庄打造绿色物流新生态

2024年4月26日,福田汽车助力石家庄全面电动化暨福田汽车金隅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河北石家庄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石家庄渣土办领导,河北省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李晓剑,石家庄物流协会会长牟国华,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蔡恩禹,福田汽车副总经理王术海,福田汽车副总裁梁兆文,金隅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栋,金隅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云,福田汽车相关事业部领导、合作伙伴

资讯

日产一口气发布5款新能源车

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日产汽车发布新能源概念车 日产加速智能化、电驱化转型,以更平衡的产品阵容满足多样化用户需求 日产中国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应用AI等创新技术,将智能科技注入产品与服务 日产汽车坚定承诺不变:"在中国、为中国" "尽兴由NI"品牌焕新启航,满足每一个NI的个性化出行体验   北京2024年4月26日/美通社/ --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变,而中国市场已伫立于未来移动出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