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罗 狮子
毫无疑问,2024年将是储能加速出海的一年。
开年未满一月,国内头部储能企业已接连拿下2个海外大单。
1月12日, 西班牙Grenergy公司与比亚迪签署协议,为其 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智利OasisdeAtacama(阿塔卡马绿洲)4.1GWh储能项目 采购首批电池储能系统;同日,海辰储能与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正式签署 5GWh储能电池框架采购合作协议 。未来三年,海辰储能将基于自主研发的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产品,向Powin提供商定的储能容量。 实际上,自2023年起,伴随着行业的骤然升温以及竞争压力的陡然增大,储能企业向外求索的计划已经开始提速。 「储能之音」梳理头部储能企业海外签单情况后发现, 目前,储能的海外战场已非阳光电源、比亚迪及华为等先行者的天下,后来者同样来势汹汹。 2023年至今,储能企业海外签单规模已超百吉瓦时,新签单企业16家 (海外签单详情见下) 。 储能企业之所以急于“向外求索”,原因在于,“向内求索”的路已逐渐行至瓶颈。对于如今的储能行业而言,出海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题,而是关乎存亡的“必选题”。
一方面,国内价格“内卷”不见消停。2023年第四季度,储能系统报价已刷新至0.638元/Wh的低价;储能电芯(LFP磷酸铁锂)最低报价也已突破0.5元/Wh,低至0.42元/Wh。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降价潮之下,智光储能总裁姜新宇曾指出,即便不算各类需要摊销的费用,2023上半年,系统集成商的毛利空间也已被压缩至7%。
高工产研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达26个,投资额超 3000亿元,产能达到820GWh。 2023年前8个月,100多家储能相关企业推出项目 规划,计划投资金额超5700亿元,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规划建设产能超1.5TWh。 然而,即便在乐观的装机预期及足够长的市场消纳时间之下,国内市场仍难以消化上述新增产能。根据 彭博新能源财经 预测,到2 030年, 中国累计储能装机容 量 可达250 GW/701GWh,几乎是2022年底水平的 23倍。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储能企业或将开启集体出海模式,但与此同时,同样可预见的是,中国企业出海也不会是一片坦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