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型分布式能源的未来 ——第二十届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能见 2024年10月30日 1318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这是“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积极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结合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完善源网荷储多要素互动模式,持续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调控水平和就地就近消纳能力。

 

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已经驶入了“快车道”,从风力发电到光伏电板再到氢能供应,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随着风光装机迅猛增长,如何高效消纳产能?持续增加的能源需求,如何排解节能减排压力?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又如何保证能源安全稳定?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关键在于如何持续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的跃升发展,积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就是重点工作之一。

10月2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中国能源网主办,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油气》杂志、绿色和平、北燃能源、施耐德电气、卡特彼勒、双良节能、协鑫综合能源、远大空调、美的光伏、能环宝、滨崎动力、星星能源、渲光科技、联盛新能源等单位支持的第二十届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革新:迈向新型分布式能源的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前沿实践,共商探讨分布式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本届论坛涵盖了政、企、研、学、用等领域的200余名代表参与会议。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主任段洁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强,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高雨禾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荣誉顾问、华电重工原党委书记赵胜国,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长史立山,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首任主任白荣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原理事长助理迟国敬,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潘一玲,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原主任徐晓东等出席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秘书长、中国能源网副总经理张葵叶主持。

 

致辞发言

史玉波在致辞中强调,过去二十年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在中国开花结果,日益壮大,成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当前新形势,仍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政策措施、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开放、加大国际合作。一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突破。包括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二是落实政策引导和支持。包括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三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包括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价格和成本疏导机制、理顺市场机制和管理模式。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整合资源、共享技术、互补优势,共同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张玉清在致辞中指出,二十年来,中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的转变。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正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分布式能源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近年来进入产业快速发展期。然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成本下降空间、技术革新需求、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完善等。为此,应做好项目立项科学论证,加强技术创新,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及生产区域自平衡以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冯丽雯在致辞中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热电联产作为分布式能源的雏形被引入中国,到今天,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国家能源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年,分布式能源行业经历了从政策推动到市场化发展的转变。然而政策支持的不稳定性、技术创新的需求、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水平的完善,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都在制约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扩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场景,强化分布式能源安全保障作用,提升系统经济性,增加复合弹性,推动智能化建设,并持续推动技术进步。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主任段洁仪作题为《新型能源体系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形势与未来趋势》并提出,现在能源转型面临的形势非常紧迫,主要有四个突出。一是低碳转型的时间非常紧迫。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跟碳脱钩,但是我们面临的出口碳关税的相关问题又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二是风光装机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了目前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困难和光伏产能的过剩,包括储能产能现在也有过剩。三是能源的需求还在持续增加,去年全年的社会用电量是9.22亿千瓦时,预计到2060年,随着终端电气化的转型,电能在整个能源体系里面要占到70%,用电量达到12~20多万亿千瓦时,在这种情况下,节能减排的压力非常大。四是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绿色低碳转型,又要保证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从过去保资源的安全到保系统运行的安全转变。在整体转型形势下,分布式能源系统得到了各方极大的关注,应该说是分布式能源发展20年来受到关注最多的一年,我国频繁出台诸多政策支持、规范和约束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今年确实是分布式能源最热闹的一年。

同时,段洁仪面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标尺预测了分布式能源发展呈现的六大趋势。第一,发展环境。发展环境方面从单一的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变。第二,系统形势。要回归到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形势,要增加负荷弹性,电网更友好,包括储能形式多样。第三,收益模式。要从简单的对电网售电向虚拟电厂等多元模式转变,回归本源。第四,与电网关系。要从电力系统的负担向重要支撑的角色转变,分布式系统更利于扩展和容错。第五,商业模式。从简单的商业模式向多元化商业模式转变,以后会出现大量的虚拟电厂聚合商。第六,管控方式。从传统管控向数智化水平不断迭代提升转变,能源系统必须与信息技术做全面的集成和深度的融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强作《支撑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理念、目标、路径探讨》报告表示,目前,放眼世界,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应该是技术水平最高、最可靠、最安全、最巨大、最复杂的电力系统,如果在人造系统中,中国电力系统是绝对的第一。

对于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子,姚强认为还处于探讨阶段。过去的电源完全受控,基本上电源围绕负荷的需求,在电网的统一调度下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平衡。但是未来不是这样,风光本身有它的可预测性,但是理论上它是不可预测的,受天气影响不仅短期不可预测,长期也不可预测。负荷本身不可预测,在控制逻辑上来讲,它完全是在非确定性环境下做出立即决定的一套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特别是分布式系统这部分,包括虚拟电厂概念的提出、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更像是智能驾驶,智驾永远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必须立即做出确定性的控制,围绕这一点,如何建立能源大模型成为关键。

姚强还强调,一是在体制下思考分布式能源问题,建议县级供电企业做体制改革,打造以电网控股,地方平台以及相关利益方参股的平台,成为独立法人,实现自主决策自我发展,以县级供电体制作为分布式能源体系的架构,实现源网荷储多能互补。二是自发自用。分布式能源体系从物理技术、市场连接都要有非常清晰的界定。这里面一直强调的难题就是电网安全性。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风光的发展对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提出严峻的挑战。事实上欧洲的经验,是把这些新能源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威胁分布到千家万户去解决掉,而不是集中起来由电网企业解决。此外,厘清分布式能源体系,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根本逻辑至关重要。三是市场机制。地区与地区之间峰谷时段的定义和峰谷差的定义不同,还是要做科学决策。总体来讲,碳中和还得面向未来,尊重历史,守正取中,不能激进。电网扩大阵地,产业做大规模,乡村实现振兴,地方分享利益,民众得到实惠,社会成本最低,最终目标实现。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高雨禾代表项目组公布由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绿色和平能源低碳发展项目联合课题组共同撰写的《中国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探讨山东和江苏的先锋作用》研究成果。该成果聚焦于山东、江苏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深入探讨了以“户用为主—整村开发—集中汇流—全额上网”的“山东模式”和以“工商业为主—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江苏模式”的现状与挑战。她强调,山东省和江苏省作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大省在推动中国分布式光伏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先锋作用,其先进经验和创新实践可以为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用能大省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雨禾同时强调,“十四五”后期到“十五五”中期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研究成果揭示了未来中国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趋势。第一,分布式光伏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第二,提升配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服务分布式光伏“四可”功能建设已经成为电网的重点任务。第三,加快分布式光伏“入市”步伐以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第四,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将共同助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第五,分布式光伏配储将成为缓和消纳矛盾的重要一步。

高雨禾分享了报告中对中国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四点建议。第一,电网方面应积极回应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加快主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因地制宜与各方协商化解消纳难题。第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交易环境。第三,进一步发挥新型储能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的消纳和平衡作用。第四,大力发挥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创造更多的绿色价值。

 

报告发布

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编的《中国油气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24)》,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报告2024》等成果。

(图为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慧发布《中国油气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24)》)

(图为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研究员于立东发布《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报告2024》)

 

中国分布式能源二十年纪念活动

在中国分布式能源二十年纪念活动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荣誉顾问、华电重工原党委书记赵胜国回顾分布式能源在中国二十年发展,他表示,回顾过往,我国分布式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是由于学者、专家的呼吁倡议;二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出台政策;三是企业大胆实践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纵观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兴起于燃气,壮大在光伏,多能互补、多品联供的综合布局,分布式能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要时刻清醒认识分布式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这是分布式能源的新方向、新契机,也是新任务。

纪念活动颁发了“中国分布式能源二十年纪念——特别贡献人物、贡献人物、杰出贡献单位、卓越标志性项目”荣誉证书,同时公布2024年度分布式能源优秀奖项。

 

专题报告

下午专题报告环节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主持,来自业内多家单位机构的代表发表了专业演讲。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作了《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制》主题分享;博众智合(Agora)能源转型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发表了《对新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思考》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委会秘书长、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郝斌分享了对《光储直柔实现绿电就地消纳》的思考;协鑫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汤光先介绍了《综合体项目中的多能融合应用与实践》;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滕小果梳理了《北京城市副中心6#能源站绿色能源耦合案例》;双良节能股份公司低碳设计院副院长张振新分享了《多能互补、智能互联区域能源解决方案》;绿色和平东亚分部项目副总监张凯发表了《分布式光伏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报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热泵中心总工、全国暖通空调创新产业联盟热泵专委会秘书长杨灵艳介绍了《热泵构建新型分布式能源体系》;星星能源微电网解决方案总监何娜盈以《场景微电网,无微不至》为主题作演讲;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能源低碳发展专委会副秘书长林建提出了《含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绿色多能系统融合与规划》报告。

未来,为创造分布式能源多方共赢的大环境,仍需要提高行业规范空间、提高分布式能源自用比例、提升资产收益清晰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才能助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要求,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