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一一 回顾龙源风电前期开发青年集体
2004年,龙源在实施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测风项目以及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东南沿海六大风电基地的战略设想。项目前期储备和风电开发体系建设成为首要环节。根据龙源的战略部署,来自于龙源总部项目开发部(后改为计划发展部)、龙源风电工程设计咨询公司(福霖公司)、中能科技公司和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新疆研究所)的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怀着对龙源风电事业的热爱,积极投身于前期开发工作之中,勇当风电事业的开路先锋,推动龙源形成了项目储备一批、核准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发展态势和全国风电开发格局。他(她)们当时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除了大量的技术工作外,还有繁重的野外踏勘任务,也承担着野外踏勘的许多风险和危险,现在回忆起来还依旧让我深深感动。这批年轻人伴随龙源风电事业共同成长,他(她)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也已走上领导岗位。这批年轻人是一个群体、多个团队,我印象深刻的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只选择其中十位,写写他(她)们的故事,对现在从事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年轻人也许会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风电开发排头兵 一 王承凯
2003年,王承凯从中科院电工所研究生毕业,应聘到龙源总部项目开发部工作。
参与资源储备,推动形成龙源风电全国开发布局。王承凯对全国20多个省(区)150多个风电项目进行了踏勘、开发协议签订、资源测量评估、可行性论证、核准等工作。参加了2004年以来龙源参与的所有国家和省级特许权项目的投标工作。2004至2012年,龙源累计核准风电项目超过1200万千瓦,大多数项目他都参与了。
跋山涉水是他的工作常态。2004年7月,王承凯在赵力军的率领下在伊春林区踏勘。夏季的东北林区活跃着一种叫"草爬子"的吸血虫,人被叮咬后,可能会引起森林脑炎等严重疾病。登山之前,有着丰富林区工作经验的赵力军,为大家配备了迷彩服,戴上类似养蜂人用的防护帽子,并叮嘱大家扎紧衣领、袖口、裤腿。但是一天踏勘下来,身上还是被叮咬了十几处。王承凯回到北京后,我和黄群(时任龙源分管前期工作副总经理)知道了此事,要求他马上去医院检查。黄群说"如果王承凯因为被"草爬子"叮咬致病,龙源要按工伤来养一辈子"。这以后福霖公司和中能公司经常去东北林区踏勘的同事都注射了森林脑炎疫苗,也发放了前期野外艰苦补贴。
跟踪行业发展形势, 开辟低风速新领域。2009年,龙源委派王承凯等赴安徽开展低风速地区风电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他一年内多次前往安徽等各地,以滁州来安项目为突破口,先后储备了江苏、山东、天津、陕西等一批优质低风速风电资源。
注重技术引领,助力构建前期技术支持体系。作为前期工作的技术骨干,他指导中能公司、设计咨询公司以及区域公司开展前期选址、测风与资源评估、可行性研究等工作。打破常规,提出了创新性风机选型与微观选址策略。根据新形势变化,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深度要求及限电分析方法。首次组织应用卫星数据模拟测风技术,提高了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风电发展赶潮人 一 李星运
构建龙源测风技术支持系统。2006年9月,李星运调至中能公司风电前期部,首次接触风电业务,他虚心向龙源总部项目开发部金春姬、吴涌等人请教,并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创新。用不到一年时间,建立起集测风塔建设安装、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技术支持系统,保障了龙源风电大发展时期的前期工作需要。十几年来,中能测风业务从当时人工管理30座测风塔发展到现在自动管理近2000座测风塔。
大力拓展空白区域风电项目。2007年5月,李星运调至龙源总部计划发展部,主要从事与政府接洽,运用技术手段选址,现场踏勘,开发协议签署等工作,先后在山东、山西、天津、陕西、云南、安徽、贵州、兴安盟、锡林郭勒等空白地区开展工作。这期间他主动出击,通过陌生拜访、亲友引荐等多种方式寻找风资源商机,签订了大量开发协议。他每年出差200天以上,先后走访踏勘过80多个旗县,主导、参与签订的开发协议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
白手起家,填补湖北湖南、宁夏开发空白。2010年9月,龙源委派李星运任湖南湖北筹建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他和四位同事一起,成为湖北、湖南风电开发的拓荒者。一年中,他们先后在湖北湖南两省的保康、黄陂、京山、临湘等16个县区签订开发协议。他到湖北湖南筹建处工作不久,龙源又安排他到宁夏任筹建处主任,同时代管湖南湖北筹建处一年,在宁夏的五年间,由最初的三人白手起家,在仅有一个开发协议的基础上,又先后与8个县签订开发协议,并最终建成了7个风电场,共计72.95万千瓦。
李星运自2006年从事前期工作开始,多年来孜孜不倦奋斗在风电开发第一线,他总说,有幸赶上龙源乃至中国风电发展大潮,能为中国清洁低碳事业做一些工作,将无愧此生。
(三)逆风飞翔开拓者 一 李予州
2008年,李予州到龙源总部从事项目开发工作。他爱岗敬业、勤奋努力,面对新的业务、困难的项目,他毫不犹豫冲在前面,填补了龙源风电开发上的诸多空白。
锲而不舍啃硬骨头开发项目。蒙西是李予州真正接触风电开发的第一站,2007年被派到蒙西公司挂职锻炼一年,协助蒙西公司开展前期工作。他专门挑大风扬沙或风雪天气去政府办事,别人都不出门,这时找政府部门办事的人少,便于沟通。那时候出去办事都是坐长途车再转摩的,冬季零下20多度,坐着摩的风吹膝盖留下了病根,有一次风大把摩的刮倒了,他还受了伤。精诚所至,他与县(旗)里干部成了好朋友,还被蒙古族干部邀请到家里做客。与蒙西电网公司合作开展风电并网运行研究课题,撰写了一篇风电AGC(自动发电控制)的核心期刊论文。
发挥专长打开涉网业务。2008年,三北地区风电场已开始出现限电,并网消纳成为风电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龙源开发工作中一个薄弱点和难点。当时龙源还没有建立起来与电网企业相互沟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没有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由于李予州具备涉网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发部由他牵头开展涉网业务。他深入风电一线调研,建立比较完备的风电限电分析基本方法并应用到项目评估中。龙源在后续项目开发中,尽可能避免了限电造成的投资损失。
足球外交优化开发环境。为建立起与电网企业有效沟通渠道,他还发动同学朋友组织与电网企业每月一场的足球、篮球联谊赛,没想到对方技术出众、作风硬朗的足球边锋居然是电网企业总部副总经理。在健康愉快活动中,大家增进了了解和友谊,自然也增加了工作中的互信和效率。
(四)披荆斩棘前期女将 一 钮璇
2001年以来,钮璇跟所有前期工作男同胞一道,跋山涉水开疆拓土,吃大锅饭喝山涧水。她从最初统计分析风资源数据,到从事前期项目开发管理,再走出办公室奔赴大江南北拿资源找项目,多年默默坚守。
2006年9月,龙源首次派出开发部蔡兆文副主任、钮璇到云南考察风电,并选择陆良杨梅山作为进军云南的切入点。陆良山地杂草丛生,岩石突兀,陡峭的山顶人迹罕至,无路可寻。一次与同事到杨梅山踏勘,车到半山腰雨雾弥漫,能见度不足10米,车如蜗牛爬行。为节省时间他们下车爬山,跟着向导用柴刀开道,深一脚浅一脚前行。雨淋过的草地特别湿滑,一不小心就滑一跤,就这样从早上8点走到下午2点多,每个人一身泥水,又冷又饿,来不及下山吃饭,就在老乡家里因陋就简,折树枝做筷子,就着盐巴辣椒吃煮土豆,然后奔赴另一个山头继续踏勘。
从2006年12月龙源与曲靖市签订开发协议,到2008年8月取得省能源局前期路条,这期间钮璇多次往返北京和云南,穿梭于省、市、县各级政府之间。钮璇曾记录了一段工作日记:第1天从北京飞昆明,拜会省能源局领导;第2天从昆明赶往陆良办理风资源评估、预可研审查手续;第3天上午从陆良前往曲靖办理转报手续,下午到昆明报送文件,到昆明院谈预可研审查事项;第4天从昆明返回陆良等待福霖公司预可研寄达;第5天取到预可研后到陆良县发改局出批文,转到曲靖市发改委拿批文,下午到昆明院送预可研,到省气象局拜会局领导,联系风资源审查事宜;第6天补充省气象局要求材料,到省能源局汇报预可研审查安排情况,联系安排微观选址等工作;第七天针对昆明院提出的超规补充材料要求,请省能源局协调,同时到昆明院沟通,下午与曲靖市发改委领导见面汇报,……第15天召开风资源评估、预可研报告审查会。就这样关关攻克,点点推进,钮璇等按时完成了杨梅山项目路条和报告评审。
"云南是我第一次参与开展前期工作,我克服了胆怯,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真正喜欢上了前期工作,我觉得前期工作没有捷径,除了专业知识、工作思路,靠的就是认真、韧性和真诚。我执著于这种认识和理念,因此才有后来在山东、天津、上海等地与政府既热忱合作又斗智斗勇的经历,才有后来自告奋勇到江苏海上公司挂职锻炼的勇气,尤为自豪的是我有幸成为龙源总部去基层挂职锻炼的第一位女同志"。记得当年我曾经找钮璇谈过话,鼓励她到基层一线锻炼。
(五)刚柔相济拓荒者 一 张吉
张吉,2006年进入中能公司风电前期部,主要从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海洋勘测与海洋工程等工作。入职十余载,从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到空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从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到风高浪急的东南岛礁,他的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开展2000多万千瓦风电前期项目风资源勘查与评估,完成百余座测风塔建设。见证了中能公司从成长到壮大,风电前期部从成立到坚实,业务范围从陆地到远海的历程,他以智慧和汗水推动风电事业发展。
以智慧为催化剂,推进虚拟测风技术发展。"如何才能提高测风效率",张吉一直苦思冥想,"苦干蛮干要不得,还得从技术上突破"。2009年初,张吉带领团队,率先自主研发风资源数值模拟技术。面对缺乏技术指导、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困境,张吉没有退缩。通过查阅文献、钻研资料、四处请教,自主研发基于气象大数据数值模拟的风资源图谱和虚拟测风技术。经反复验证后,张吉带领的团队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硕果累累一一"风能资源勘察系统"、"基于集合预报技术的风资源预测模拟系统"、"虚拟测风塔"及"虚拟气象站"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技术相继被开发出来,解决了龙源风电前期工作和设计上的难题。2011年,配备了风资源勘察系统的中能公司前期部,测风业务量自开展以来增长17倍,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以汗水为助推器,开辟海上风电工作。2012年,张吉在福建南日岛开展海上前期工作,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为了保证勘测质量,张吉每次随船出海一周左右,吃住都在海上,疲惫的他因身体吃不消患上了牙周炎,加之适逢雨季,每天大雨都狠狠地出来秀一波存在感,有时一淋就是几个小时。为了顺利完成吊装任务,张吉和他的团队从凌晨2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4点,随时掌握天气情况、海洋气象,布置吊装方案,寻找合适的吊装时间窗口。南日海上测风塔竣工时,他们已整整30个小时没合过眼了。历时半年,张吉和他的团队建设了国内第一座基于整体吊装技术的海上100米测风塔。开发了第一个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潮汐潮流预报系统。
经过努力,张吉主持开发的"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信息管理系统",获得2013年度中国电力行业信息技术成果一等奖。同年,张吉主持并完成了原国电集团科技项目《海上风电场风资源及水文信息观测与评价技术研究》,该项目验收时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专家组,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权威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他也因此获得2014年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不畏艰难探路者 一 吴涛
吴涛,2006年入职中能公司风电前期部,主要从事测风塔微观选址和工程建设与验收工作。他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能毫不犹豫冲在前面。
2007年5月19日,一个平常的周末,早已习惯把休息日当作工作日的吴涛,风尘仆仆赶到呼伦贝尔牙克石进行选址工作。来到牙克石,吴涛才知道,此时正是当地森林脑炎爆发的高峰期,森林脑炎主要通过一种叫"草爬子"的昆虫叮咬后传播,一旦发病危及生命。当地人一般在注射疫苗,等疫苗起效一个半月以后才能进山工作,"怎么办?立刻返回北京还是坚持工作?"吴涛深知这个项目来之不易,为了尽快完成此项工作,仅注射了一支疫苗后,明知疫苗还没有起效,毫不犹豫上山进行选址工作。
为了预防昆虫的叮咬他冒着密林中的高湿和炎热,穿上了长衣长裤,在选址过程中,他在山中密林里磕磕绊绊的行走了九个多小时。结束一天工作下山回到住处后,他才猛然发现,即使是包裹严密的长衣长裤还是挡不住无孔不入"草爬子"的叮咬。当晚,吴涛在向公司汇报工作时仍坚定表示第二天还会继续上山选点。而第二天的选址地点是"草爬子"肆虐的重灾区,虫子更大,毒性更强。公司领导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果断要求他立即返回牙克石市做身体检查,到此吴涛才不得不终止此次选址工作。
他曾多次经历类似的危险与艰辛,有时在山上赶上下雨,雷电交加,山路泥泞,举步维艰。有时赶上下雪,寸步难行,而雪后更危险,因为刮过风后不知道哪里有雪坑,一旦滑入雪坑后果不堪设想。经常冒着严寒酷暑一走就是一天,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总是以微笑示人,而个中艰辛只有他本人知道。
(七)踏遍全国追风人 一 黎波
黎波,是2005年福霖公司转型后,从事风资源技术工作的第一批研究生。入职以来,黎波几乎全程参与了福霖公司所有项目的风资源评价、机组选型及微观选址工作。从最初黑、吉、辽等省份祟山峻岭冰天雪地中高速风电场,到现在安徽、贵州、江苏、山东等复杂地形低风速风电场,从西北部甘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陆地大规模风电场,到东南沿海海上风电场,他设计或作为校核、审查人员参与的项目容量在2500万千瓦以上。
不畏困难艰辛,追风足迹踏遍全国各地。2005年8月,刚入职不久的黎波在伊春小城山风场微观选址,被山上的蚊虫、毒虫咬的脖子、手腕满是伤口,腿也走出了滑膜炎。2009年5月,在牡丹江微观选址时,被"草爬子"叮进了耳朵,到医院才把"草爬子"取出来。像黎波这样爰岗敬业、肯于吃苦的风资源工程师,福霖公司还有很多。
注重科技创新,形成风资源开发核心竞争力。在追风的征途中黎波不断学习技术,参与完成了《风能资源评估应用软件开发》、《低风速风电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方法研究》等原国电集团多个科技项目,其中《海上风电场机组布置方案优化研究》获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三等奖,《风电场前期测风数据处理软件开发》获2012年度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风能资源评估应用软件开发》、《无人机遥控技术在风电场微观选址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获原国电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正是有了像黎波、张思为这样一大批优秀年轻风资源工程师的努力,龙源风电工程设计咨询公司(福霖公司)在复杂地形风电场、低风速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和优化布局方面,才能走在国内的前列,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八)风电项目开路人 一 张思为
张思为,是福霖公司转型从事风资源技术工作的第一批大学生。入职以来几乎全程参与了福霖公司承担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广西、广东、福建、江苏、安徽等地绝大部分项目的风资源评价与机组选型、微观选址等工作。他设计或作为校核、审查人员参与的项目容量1500万千瓦以上。
风电前期工作非常艰苦,因为风电场大多选择戈壁滩、沿海滩涂、茂密树林等地,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尤其是东北地区,张广才岭、完达山、长白山等地都是茂密树林,杂草、荆棘丛生,倒木横陈,举步维艰。因为东北施工期短,所以风电设计和选址大部分都在冬天进行,大雪封山,气温零下30度,寒风刺骨,雪深过腰,寸步难行,在齐腰深的大雪里走一天才只有二三十公里。夏天酷暑难耐,蚊虫、毒虫很多,甚至还有毒蛇、熊等野兽出没,危及人身安全。2010年春节前夕,张思为在黑龙江额图山项目选址时,由于雪齐腰深,行进艰难,走路里程达到三十公里,造成膝盖韧带断裂,当时找到车时已是夜里十点多,气温零下30度脚都没有知觉,直到进入暖气房后才开始觉得膝盖疼痛无比。
2013年,张思为调到龙源两广筹建处工作,个人用GPS显示里程四万多公里。多年来张思为以优秀的工作成绩,多次获得龙源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龙源风电开发前期战线的优秀年轻代表。
(九)与风电同行巾帼标兵 — 邹静
乌鲁木齐市以东约40公里处达坂城风电场,是我国首座万千瓦级风电场,也是龙源最早风电设计人员孵化地。
2003年,随着龙源风电逐步加快发展。很快各类设计任务应接不暇,当时达坂城风电场内十几位技术骨干个个身兼两职,白天是生产运营专工,晚上是设计所工程师,自行编制风资源数据处理程序,学习英语翻译设备资料,通宵达旦地边工作边学习。跟随着龙源发展的脚步他们开始走出新疆,足迹西至新疆伊犁,东至浙江临海,北至黑龙江黑河,南至云南陆良,跋山涉水,和龙源风电事业一起成长。
邹静,就是新疆风电设计研究所的一名技术骨干,地道的新疆姑娘,性格直爽,雷厉风行,任劳任怨。2003年3月,她随团队到内蒙古赤峰现场微观选址,连续十多天住在现场,条件十分艰苦恶劣,只有她一位女性,没有水、没有电,生活特别不方便,但邹静硬是坚持下来,出色完成选址任务。
2006年,新疆风电设计研究所改制,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设计道路。邹静担任设计部副主任,承担前期工作管理任务,她以严谨细致的风格,一次次高标准完成设计工作。据说后来的设计人员都怕她,说她是火眼金睛,错误逃不出她的眼睛,同时她也带出了几位优秀的设计人员。她是2007年获得龙源前期工作先进个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2008年,她调到龙源内蒙古公司,开始了风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作为龙源唯一一名女工程部主任,她团结带领部门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高标准完成了70万千瓦风电建设任务,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和龙源巾帼建功标兵、红旗奖章等荣誉。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她,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行,我能行"也成了她的口头禅。
(十)敢于创新风电人 一 赵瑞
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优秀的风资源工程师是项目"跑"出来的。赵瑞是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风资源工程师,累计参与完成了平坦地形、丘陵、复杂地形等各类风电设计容量约200万千瓦,前期可研项目容量约500万千瓦,所设计项目遍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辽宁、黑龙江、湖南等省区。
2009年10月,龙源山西小寨黄花母项目受地形影响,若采用常规布机方式容量仅有4万千瓦左右,但作为龙源在山西开发的首个项目,必须保证项目的收益和影响力。赵瑞对风资源情况和各项技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后,大胆推荐最小2.5D排布间距,并通过GE厂家的安全性复核。项目自2012年3月投产,已安全运行七年,项目收益达到当初设计水平。
2010年7月,在龙源甘肃玉门大坝项目设计中,由于项目主导风能方向非常集中,为降低风电场整体尾流,赵瑞大胆创新,确定垂直于主导风能方向3D,平行主导风能方向15D的矩阵排布方案。相对于传统的5D×9D排布方案,风电场整体尾流降低了1.5%,提升了发电量,开创了国内平坦地形风电场矩阵式大间距排布的先河。
赵瑞所在的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在风电设计领域硕果累累。赵瑞负责起草的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于2007年颁布实施。2012年起,他还负责起草了《风电场微观选址技术规定》、《风机基础技术规定》等企业标准。自主研发的"预制装配整体式风力发电机基础"和"新型风力机基础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回忆是美好的"。龙源风电大发展得益于公司管理团队的远见和力量,得益于当时高效务实的集团管控体制,得益于龙源上下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更得益于当时年轻人和年轻团队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十位风电开发前期战线的年轻骨干,只是龙源几千名青年员工的代表,还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和优秀的事迹,由于时间问题,不能一一写来。最后,作为一名风电老兵,我要向龙源(我永远的老东家)所有年轻人(包括当时曾经的年轻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长军 写于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