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创新创业大赛】微租 ——打造中国第一运力服务商
11月1日,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首季创业大赛在北京举办。本次大赛旨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创新引领发展,着力促进开放合作,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品牌,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筹办本次创业大赛。本次大赛主题为“电连未来·闯赢先锋”。活动将发布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创新创业品牌,签署产业基金战略合作意向书,举办首季创业大赛决赛,获奖项目商业路演,签署投资意向书。
4号选手微租CEO郝继斌带来的双创项目是微租——打造中国第一运力服务商
以下为文字实录:
4号:大家上午好,我是微租的CEO郝继斌。我们对整个汽车行业的看法,当然业界普遍的看法,认为汽车行业会从传统的消费类市场,包括现在做新零售市场,向运营级市场转变。我们也看到,各大主机厂商也在从汽车制造向出行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商转变。我们微租做的在整个移动出行落地的工作。
我们是一家2014年成立的公司,目前全国在13个城市开展规模化运营,整个业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滴滴和中信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企业。
这是我们大致全国的布局。大家可以看到,主要的城市都有布局,全国有两家网约车4S店,3家售后修配厂,管理的车有12000辆左右。
我们是2014年成立的,全中国最早的一批,为网约车平台提供持续稳定安全运力的公司,2014年的12月份正式成立公司,2015年开始以金融的形式进入到网约车市场,从事网约车金融的运营。2017年8月份,北京总部正式落成。2018年2月份,获得了中信产业基金的股权投资。
商业模式。整个在汽车产业链上,左边的是汽车生产厂商,右边是金融。中间是整个微租,通过不同的模块,提供的一些服务。我们通过这些服务链接到网约车司机,通过滴滴的平台,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大的维度上可以讲,目前的网约车平台,主要提供的是乘客端的服务,他去响应乘客的出行需求。出行需求的提供者是谁,真正落地的人是谁?类似于微租这样的企业。可能今天跟新能源有一些关系,我们目前也在全国尝试运营差不多有700台左右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和南方的城市进行试点。
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一家落地运营的公司,也是一家做行业及SaaS公司,最早,目前唯一一家,在做运营体系SaaS的公司,有一套非常完备的ERP系统,是一家大数据驱动的公司。
如果在座机有关对技术感兴趣的,这是我们整个的技术框架,从底层应用,大数据搜集层,到报文层,分析层,ERP系统,或者SaaS跟传统其他企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传统的都是统计类的,只是把表格功能内嵌到系统里面进行输入和输入,再往下进行报表的导入和导出。我们通过不同的收集运营数据,在背后对各种运营数据和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和监控,在系统中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和解决方案。最后还有一些事物拦截和BI的功能。
我们SaaS系统分成两端。左边是内部的ERP系统,用户基于全行业的从业者,全国将近6000多家的网约车运力提供公司。右边两个微租社群的公众号是针对网约车司机的应用,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再深入介绍了。
这是我们内部的SaaS的一些简单的操作界面。里面有一些具体的事物拦截的功能,还有具体的行业指标,对标的标准。
说到大数据驱动。真正能够为我们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东西?通过实际验证,我们能够为网约车提供的,能够把网约车司机的职业成长的成熟周期缩短到三分之一。传统的网约车行业的司机,基本上要53天,能够从一个完全不懂这个行业,到能够顺利运营,能够拿到行业平均收益的水平。基本上,我们可以把整个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我们找一些司机画像,通过分析画像,追踪司机的IPH,持续了解他的TCU,有效改善客户的运营效率。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单小时的收益。
我们有一大块板块是做网约车金融服务,80%的盈利来自于网约车金融。和传统金融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自己打造了一套自己的风控模型。我们有超出地理围栏的实时报警功能,有离线报警的功能。
风控模型。传统的汽车金融行业的风控逻辑,是基于客户既有的历史表现,他在之前从业经历,或者职业生涯中积累起来的信用表现,比如说征信情况,比如说是不是有社保,资产情况怎么样,其他网约车平台上履约情况怎么样,这种模式并不适应运营级的市场。对我们来说,网约车司机是一个蓝领中底层的职业者,绝大多数没有很好的收入保障,很多都是外地人,也没有社保。他们的历史风控表现,可能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传统的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很少能够给这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样给这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用一个什么样的风控模型,来重新构建这个行业?首先有一个代行风控模型,大数据平台670项指标,做了主成分分析,加上司机提供的资料,还有人为的主观判断,做了一个模型出来,根据运行三年历史的司机表现和资料表现,反映出哪些数据能够为评分做支撑。我们分ABCD四个等级,A、B级是优质客户,C级客户一定程度上质押保障金,D类客户就不做了。
我们能拿到司机全流程的,第一个是他的运营数据,他实时的收入是多少。我们有他全量的GPS轨迹数据,有他实时还款情况。比如说一个客户进来是83分,由于表现不断下降,信用表现会不断下滑,一旦触及风控,就能迅速锁定风险,并且处理资产,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客户分级管理体系。
因为司机是非常社群化的一群人,劳动者基本上是聚集的,所以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社群化管理的体系。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也会做一些其他的交流。大致就是这样,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4号选手带来的项目展示,请评委打分。
徐华:你这个系统做的非常完善。我想知道,你现在做到哪个阶段了?
4号:我们现在的系统已经完全上线使用了,将近使用了一年多时间。核心模块的功能和数据模型的完善,现在还在进行中。事物拦截的层次还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底层的应用层已经几乎完全成形了。
徐华:你在哪些网约车平台上已经使用了?
4号:现在跟滴滴出行合作,它也是我们的股东,我们现在给我们的股东提供单一的运营服务。
徐华:它是你的第一,还是第二大股东?
4号:它是我的第一大股东。
徐华:你们属于它孵化的一个项目?
4号:我们最开始是它的运营商,是它的服务商,它在选择服务标的时候,认为我们未来可能有服务整个行业的潜质,所以投资了我们。
徐华:有关键的运营数据吗?你们为滴滴测试的时候,测试了哪些数据?
4号:主要跟踪两方面的数据。第一个的司机IPH,单小时收益,通过我们系统,通过运营体系赋能,把司机的IPH,每小时提升4到5块钱,跟其他行业比。另外一个是TCU指标,车单小时每公里的成本,通过燃油、违章和运营行为的分析和调整,把TCU大致降8毛钱左右,每公里。
徐华:你们之前为滴滴做了一些增值服务。
4号:可以这样理解。
徐华:你们现在准备往第三方独立平台去发展,独立的服务平台,对其他各个网约车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对吗?
4号:对。无论网约车司机,或者出行服务在哪个平台完成,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出行平台的产业级服务。未来不仅会服务滴滴,也会服务其他的网约车平台。
徐华:大数据+金融。
4号:对,可以理解大数据+金融。